移动互联网

涨价、上市、合并,共享充电宝“这事儿”成了?

2021/4/9 15:17:00

近日,共享充电宝可谓是赚足话题。先是因涨价的消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后有又因一家在美上市,两家合并的新闻引起热议。



图片

集体涨价,从“烧钱”到“偷钱”


据悉,目前在商圈和医院等场所的充电宝价格是3-4元/小时,酒吧夜店收费高达10元/小时。要知道共享充电宝的初始价格是1元/小时。这将近900%的涨幅,是在令人咋舌。


图片


至于为何涨价,商户则表示:真缺钱。一来竞争激烈,抢占市场花的巨额补贴需靠提价回本,二来疫情影响、进场费上涨导致运营成本增加。


其实,涨价对共享充电宝早已不是新鲜事儿。迄今为止,共享充电宝经历了好几次涨价。最开始是在2019年下半年的时候,从原来的1元/小时涨到了3元/小时,然后在去年年底,悄悄的涨到了5-6元每小时,而在景区、酒吧等繁华地点,充电宝的格还会水涨船高,介于8-10元/小时。


收费接连翻了好几倍也就算了,这共享充电宝还让消费者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要知道,采用半小时计费方式,但大多数市民印象中是以小时计费的,所以会导致认知误差,难以第一时间察觉价格的变化,就算发现了也会因为着急用被迫接受价格。


此外,共享充电宝还在消费者归问题还上“抖机灵”。不少消费者表示共享充电宝借时容易,还时难。


有网友称自己在三里屯附近的一家酒吧租借的来电共享充电宝后,归还时却发现充电宝柜全满无法归还。在附近的酒吧逛了一圈发现都被塞满了,根本没办法还,后面被迫花99元买了。


图片


 还有网友表示,遇到过取出充电宝后,里面自动会吐出一个补满,让你没地方还或多借一个小时的情况。不然就是,当你还的时候整个机器都被收走了。”


据统计,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充电宝”相关投诉达36786条,其中“共享充电宝”的相关投诉案例共有6280条,涉及商家包括咻电、怪兽充电、云充吧、小电科技、速绿充电宝、速电充电宝等多个品牌商户。投诉焦点多为归还后仍显示未归还、联系不上客服、因各种原因无法归还充电宝并由此引发持续计费、押金无法退还等问题。


因此,有网友评论称共享充电宝“不讲武德”。



图片

跑步上市,难掩隐忧


2017年3月,趁着共享经济的风口,共享充电宝采用烧钱战略来低价推广获客。随后资本蜂拥而入,狂热程度堪比共享单车。


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小电科技、Hi电、小斑充电、魔宝充电、滴滴充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一出场就获得了不少资本的青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3月31日到4月10日,十天时间里,包括腾讯、蚂蚁集团等20家投资机构相继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投入资金约3亿元。同年5月,聚美优品CEO陈欧以3亿元现金投资共享充电宝街电。


此刻,共享充电宝市场一片生机繁荣景象。


一年后,曾经的百花齐放,到“三电一兽” (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小电科技、怪兽充电),再到如今的“三电一兽”与美团共享充电宝多足鼎立的格局。根据《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在2.5亿左右,交易规模达79.1亿元,多家共享充电宝运营商实现显著盈利,未来三年复合增长大约为44.9%,2022年预计将达到241亿元。


图片


4月1日晚,怪兽充电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在上市的时候,街电和搜电也搞出了大动作。4月1日晚间,街电和搜电正式宣布合并,合并后,用户规模将突破3.6亿,日订单峰值将达到300万单/天,市场份额或将达到行业第一。


图片


于是,网友纷纷表示cue王思聪,让他兑现当年那个赌局。只因王校长曾公开表示若共享充电宝成了,自己将吃翔。


而今天,怪兽充电年入过亿,是否就预示着王思聪赌输了,共享充电宝取得胜利了?。


然非也。


众所周知,企业能否持续赢利是判断其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唯一外在标准。因此,相比短暂的盈利,是否持续盈利对一家企业和一个行业来说更为重要。


然而,就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的持续盈利模式能力,依旧是存疑的。至少它的盈利能力与市场规模是不成正比的。


原因如下:


首先,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需求逐渐下降。共享充电宝在刚兴起时受欢迎是因为它抓住了消费者的两大痛点:懒和贪图便宜。


在出门带一部手机就够的今天,手机突然没电被大家视为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之一。若此时看到一个共享充电宝,莫过于遇到了救星。再加上当时各大共享充电宝品牌采取补贴策略培养用户习惯,共享充电宝自然就成为了“香饽饽”。


就算后来补贴不再,大家也宁愿花钱使用共享充电宝也不想带着厚重的移动充出门,毕竟相对于上百元的移动充,1元/小时的价格还是很亲民的。


但如今,共享充电宝的收费价格似乎已经超出了大众的能接受的范围。再加上泄露隐私等负面新闻频出,用户流失只会越来越多。


另外,快充技术的成熟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的一大威胁。


手机快充,从18W到125W,仅仅用时两年,为了不在充电上耗费更多等待时间,中国手机厂商的“激进”显得与通信时代发展极其同步。


图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曾说:“共享充电宝行业若想长久发展,持续盈利下去,还需要对其运营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


写在最后:


那个曾经被王思聪吐槽“能成我吃翔”的共享充电宝行业,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了,在这个没有手机则难以生存的时代,方便、便宜的共享充电宝充分地体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然而,当快充等替代充电技术出现时,方便、便宜不再成为优势,若还只把涨价视为唯一盈利路径,不去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共享充电宝只能面临被淘汰。


对于充电宝成了这事儿,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