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电影复苏,电影院仍未走出阴霾

2021/2/22 15:12:00

文/万俟 (公众号:海哥商业观察 ID:hgsygc)

经历过两年的影视寒冬,加上2020年疫情的打击,在2021年春节,电影票房终于迎来爆发。

压抑已久的观影需求,再加上原地过年等利好因素加持,今年迎来史上最强春节档。大年初一票房达到17亿,刷新了中国影史的单日总人次和单日票房的纪录,并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整个春节档,全国总观影人次多达1.6亿,春节档总票房达到78.22亿元。

在春天来临之前,很多企业没能熬过寒冬,仅去年一年就有多家影视公司关停、亏损。火热的春节档仍然掩盖不了电影行业发展的问题,影视业寒冬早从2018年便开始了。

资本让电影野蛮生长

2020年上映、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是围绕一场电影放映的故事,在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人们没有多少娱乐的方式,看电影便成了重要娱乐方式之一。一部《英雄儿女》即使看过多遍,再次放映仍然能够引起狂欢。

到了21世纪,得益于物质的富足和技术的进步,电影业也向前迈了一大步。

随着消费升级,电影院逐渐从一二线向低线城市普及。随着资本涌入,影院建设加快,山西省临汾市这样的五线小城,2019年影院数量也多达36家。

渠道的快速建设,有效带动了观影人次的井喷,进而带动了全国电影票房的大幅增长。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荧幕上开始充斥着烂片。

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从2015年到2019年,全国影院数量翻一番,从6395家影院增长至12408家。电影院银幕数从31600块增长69787块,平均增长率为22%,目前我国电影银幕总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过去一年,即使有疫情影响,中国电影院和银幕数仍然呈现正向增长。全国电影院净增加495家,银幕数新增5794块。

但是,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陷入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困境。观影需求虽然还在增长,但是已经开始放缓,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大公司争相扩大规模,整个市场已经供过于求。

2015年至2019年,全国观影人次从12.6亿增长至17.27亿。但是相比银幕数的增幅,观影人次的增长率远不及银幕数,除了2017年观影人次相比前一年增长了18%,其余几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下,2019年增长率更是仅有0.6%。

由于票房增速低于银幕增速,单银幕产出持续下降,到2020年,全国单银幕票房产出已连续第五年出现下滑,这就导致院线的盈利能力出现下降。单银幕票房从2015年的137.6万元/块降至2019年的91.1万元/块。

这直接提现到影视公司的业绩上,截至2019年末,A股31家影视类上市公司中有17家净利润为负数。2020年疫情更是给行业致命一击,关停的影视公司数量达 9860 家、影院类企业 2814 家。A 股的 27 家影视动漫公司里,有 23 家公司股票在过去一年下跌。存活下来的公司也在苦苦挣扎,巨头万达电影预计净利润亏损61.5亿元至69.5亿元,华谊兄弟预计净利润亏损7.8亿元至9.8亿元。

从渠道为王到内容为王

在野蛮生长时期,电影行业各个环节都积累下了不少问题,比如天价片酬、明星资本化、金融杠杆等。终于到了2018年,影视行业陷入寒冬。有业内人士分析,影视寒冬缘自资本寒冬。资本撤离最直观的原因是影视行业的不规范、波动性大、政策变动、高风险等特点。

我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包括电影的投资、制作、发行、放映(院线、影院)以及观影。其中,院线连接着产业链上游的发行和下游的影院,承担着供片商的角色。片方将影片制作完成后,要拿到电影院放映,必须通过院线来发行,并由院线就影片在所属影院放映进行统一安排。

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通常7%分给院线,50%分给影院。以中影影院为例,它可以拿走净票房的55%,中影集团作为院线方拿2%,制片或发行方拿43%。

院线和影院在产业链中更具话语权,而电影出品制作方话语权相对较弱。正因如此,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一部电影的成绩如何,并非是靠品质,而是取决于渠道。

被观众称作烂片的电影占据高排片、而小成本优秀影片拍片少的情况屡见不鲜,《百鸟朝凤》的制片人甚至为求排片下跪。此次春节档,同样也展示出排片的重要性。

春节档共有7部电影上映,其中《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热度最高,尤其是前者,凭借前两部积累的人气,排片一度占到60%,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最快破10亿的纪录。相比之下,另外5部影片只能“陪跑”,比如《人潮汹涌》首日的排片为8.5%,第四日仅剩2.8%,该片导演忍不住为电影发声“求”排片,主演刘德华也开通了第一个社交账号为影片宣传,目前票房也仅为1.5亿。

在电影票房增速放缓的同时,一部又一部影片刷新票房纪录,这说明电影行业还有增长空间。如果想要推动票房增长,就要刺激观影需求进一步释放。

随着影院充分渗透,社交媒体迅猛发展,让渠道的话语权被削弱,质量和口碑的作用对于影片票房的作用愈发凸显。这次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高开低走、《你好,李焕英》凭借好口碑倒逼影院增加排片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视频平台抢食影院

今年春节档的爆发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这些电影如果放到平时上映,恐怕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随着短视频、游戏等娱乐方式的兴起,电影已经不再是不可取代的娱乐方式。由于时间、金钱成本等因素影响,电影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020年疫情打击了很多行业,也推动很多行业发生变革,其中线上化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电影业也是如此。疫情加速全球电影发行方式革新,视频平台开始采用PVOD(单片付费)模式发行影片。

2020年春节徐峥导演的《囧妈》免费上线,2020年2月,甄子丹主演的电影《肥龙过江》以PVOD方式上线爱奇艺,此后,《春潮》、《春江水暖》、《怪物先生》、《冷血狂宴》等影片拉开了线上单片付费发行的大潮。2021年春节档,《发财日记》、《少林寺之得宝传奇》选择纯网络发行,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平台做了联合宣推。

美国也是如此,去年9月,迪士尼力作《花木兰》跳过院线渠道直接上线Disney+,迪士尼宣布未来几年将有50部影视剧登陆Disney+;华纳的DC宇宙大作《神奇女侠1984》也在HBO Max首映,华纳还宣布2021年北美上映的17部影片将同步登录HBO Max,这是院线窗口期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完全打破。

疫情影响下,过去一年上影节等论坛和各大影企的发布会上,影视公司们纷纷将线上发行视为了下一阶段发力的重点之一。

《2020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显示,在影院停摆、电影大盘整体下滑的趋势下,2020年网络电影的线上播放表现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2020年线上影片累计正片有效播放528亿,其中网络电影112亿,同比增长30%,占比提升至21%。2020年上新网络电影中,共79部影片分账破千万,同比增加41部。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

用户能够不去影院,随时随地在视频平台看电影;而电影人也有了更多渠道发行电影。对于制片方而言,如果线上发行商业模式足够成熟,能够为片方在创收上提供有力保障,也能缓解档期、资金等问题,让中小成本影片有喘息的机会。毫无疑问,这能够有效激发创作活力。

当然,电影的变革会损害院线利益,就在华纳宣布打破院线窗口期消息的当天,北美前四大院线中,AMC、Cinemark、Marcus股价都大幅下跌。

零售行业经历了电商变革,如果电影也实现了线上变革,可能未来的利益分配也会随之改变。观众最担心的是:未来是否会涌现一大批粗制滥造的影片、是否会影响到体验。其实就像零售一样,渠道变革,但终究是产品、服务为王,电影双线发展,受益最大的是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