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IDC报告:互联网+政务市场这么香,为何华为BAT等大厂均缺席?

2020/8/20 12:39:00

作者 / 靠谱的阿星

政府作为人类社会最大的管理组织,其管理效率的提升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福利。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化、政务网络化以及数字政府建设,相信很多朋友前往政务机关办事对“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深有感触,一些地方政府还在政务云、云计算公司支持下已经初步实现了“一站式办结”和“一网通办”等互联网政务服务。

在2020年7月底,全球权威咨询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19:服务至上,创新求变》报告(以下简称“IDC报告”或“该报告”),浪潮连续三年稳居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份额第一位,其他在外界看来比如太极、国泰新点、烽火、南威、神州信息等厂商紧随其后。

▲摘自IDC报告

不难看出,目前占据互联网+政务服务第一阵营主要在互联网政务领域深耕的传统服务商为主,为什么一些知名的公有云比如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金山云等的身影并没有看到?未来政务云市场趋势发展如何?为什么浪潮能够多年蝉联互联网+政务第一位,其核心竞争如何?本文试作解读。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的本质

IDC报告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规模为37.3亿元、同比增长49%,IDC主要把“互联网+政务服务”限定在大数据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等综合性管理部门建设以及招标项目上,实际上,根据最近赛迪资讯的报告显示,我国政务云服务在2019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59.3亿元,同比增长达25.7%;而2019年政府大数据市场规模也达到了384.5亿元,增长率达31%。

而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水平依然离不开我国政务云、大数据市场发展的现状,要深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当前依然面临不少难题:

(1)如何打破政务数据的“信息孤岛”?解决国家各部委数据与各地地方政府数据存在系统分割、标准不一、不能交换和核对难以共享的难点。

(2)如何实现多部门协调的事务审批上进行深度优化?推动在线政务能力“质”的提升。

(3)如何从重基础设施层、数据层等硬件建设分布向“业务应用层”软件建设加大投入?

(4)如何推动互联网+政务的“平台化”建设,并由互联网+政务平台作为运营平台对于业务进行通盘考虑。

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重点已经不再是政府组织大数据的托管和云基础设施的运维。互联网+政务服务行业服务商直接客户是政府,但最终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说到底是这是一项惠民、便民的工程。

如何助推政府加强对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安全保障,链接政务与办事群众的桥梁,需要服务商既要懂政务服务的业务,有完整的技术储备,还能够让老百姓拥有数字政务服务的获得感,因此并不是所有云巨头能够胜任的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的政务云厂商参与者主要分为纯运营模式服务商、纯技术解决方案、端到端模式等三种,其中太极、国泰新点、烽火、南威、神州信息等厂商均属于前两者,浪潮属于基于云计算平台和解决方案的能力为政府客户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在未来数年之内,传统IT厂商会进入到“技术解决商”阵营,互联网厂商、银行金融厂商会进入到“运营服务商”阵营,也会有公有云巨头借势“新基建”机会为地方政府打造一站式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因此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格局未定

比如国内云计算巨头比如浪潮云、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均重兵集结,在打造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实力强劲,并且拥有在C端用户大数据、企业服务场景以及5G通讯方面的优势。比如正在建造智慧城市和涉足“政务云”的华为云和阿里云,华为以“1+1+N”(1个数字平台+1个智慧大脑+N个应用)打造智慧城市马斯洛模型;而阿里巴巴提出“1+2+2+N”(政务云、政务数据中台+政务业务中台、移动办公端+政企服务端、N个智能应用)的数字政府架构体系,腾讯云则采用“互联网思维”的低价甚至免费策略为众多政府搭建政务小程序等,他们本身虽然在进入时机、专注领域上不占据优势,但在未来互联网+政务服务之中注定不会缺席。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将会出现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进入数字政府时代,更加需要云、数、人工智能、区块链融合能力。IDC 中国政府行业与智慧城市研究组研究经理詹墨磊表示:“‘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技术提供商来 说,需要更加全面的技术服务支撑以及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赋能。未来‘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将是技术提供商对服务模式的优化升级、新技术融合应用的更新迭代、政务应用创新的源源不断之新红海。”

(2)帮助一些三线城市打造互四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将成为市场开拓重点,而不同的地方政务平台除了标准统一外,还需要发展服务特色。比如浪潮打造山东政务云与重庆政务云,逐渐整合了辖区内的直属机关与业务系统,不断提升覆盖率,把部门单位数据接入到平台之中,积累丰富的政务信息化经验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经验。在贵州浪潮则突出“全省通办”品牌、在北京则发力“一窗”和“首贷”的优势、在内蒙古推行“好差评”等帮助政府破解难点、提升服务效率。

(3)推动政务大数据向全社会开放进程,尤其是鼓励互联网开发者基于政务大数据为城市、园区、企业、用户创造新的应用,比如运营平台如何开放API接口、并对优秀的应用和合作伙伴予以激励,不断盘活生态资源,推动全社会基于大数据进行创业创新氛围,因此纯技术服务商、纯运营服务商与服务商平台之间依然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三、浪潮在政府市场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传统IT厂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厂商、云服务商等如何才能一起互联网+政务市场蛋糕做大,从2002年至今坚持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深耕18年之久的市场领导者浪潮,对于各方参与者来说应该都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

在浪潮集团数字政府事业部总经理张峰看来,“浪潮能从一众对手中脱颖而出,核心在于浪潮具有条块化业务能力。”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内,浪潮与很多地方政府部门比如工商、税务、公安、食药监等分管单位打交道,还做了一些地方政府业务平台,这使得浪潮能够从垂直行业服务到以政务为单元横向服务贯通,站在一体化角度推进业务,积累出“条块化业务能力”。而其他厂商比如阿里云、华为、腾讯等由于他们本身主营业务并不是政务信息化,或者如一些技术服务商或运营服务商仅侧重于某一领域或者方面,很难积累出这种洞悉互联网+政务服务规律,帮助政府组织客户从整体性、全面性、主动性梳理、贯通不同职能部门的数据门类,并将之“条块化”、系统化。

浪潮作为中国政务服务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02年开始参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参与制定电子证照六项国家标准、基于政府信息化建设经验,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了国内业务最先进、功能最齐全、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的产品,截止目前浪潮云在全国29个省、138个地市、800多个区县得到深入应用,全国已有20000多个政府部门、375万公务员、6万多个业务系统在使用浪潮政务云,为5.1亿人口,1100万个法人主体提供专业服务。

当前数字政府建设已经从理念认同发展到“业务夯实”阶段,张峰认为“哪个厂商沉淀更雄厚,谁的发力也会越快”,浪潮于2019年就正式发布“政府业务中台”(Government Open Platform)能够帮助政府客户打通各个职能业务部门的大数据,实现政务工作流程在线化、服务及时化,实际上成为了地方政府向“数字政府”转型的新基建平台。

实际上浪潮帮助政府搭建GOP是以“6个1”方法论为指导,即通过“一朵云”(云计算)、“一个数”(大数据)、“一张网”(一网通办)、“一个口”(城市服务门户)、“一个运营商”(智慧城市运营商)、“一个生态”(智能产业生态),通过布局“云+数”一体化架构提升平台能力、数据能力和服务能力,助推数字政府落地。

因此浪潮之所以能够多年在互联网+政务市场独占鳌头,除了30余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以外,还在全国布局了7+69个云数据中心、具备提供16类200+产品、覆盖10000+业务场景服务能力,这样能够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适宜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的应用和服务。

在张峰看来,对于不同优点和特长厂商进入市场,浪潮会保持开放心态,当然越是在排在前面、竞争压力自然会越大,不过,由于目前政务依然处在“刚满18岁的成年阶段”,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政府内测、外侧都在变化之中,要追求“优中更优、好中更好”,全行业未来还有很长路要走。

【结语】

互联网以及数字经济发展适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广大地方政府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企业的有利抓手,“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场不同服务商参与,能够帮助政府提升管理效率的提升,更好履行政府职能。

随着“数字政府”在全国越来越多地方政府落地,会帮助政府开发和运营更多的、有温度的应用服务产品,不仅能够改善各地的营商环境,提升施政和决策水平,也能让每位国人切实感受“数字政府”带来的技术便利和服务效能。

▼作者简介

靠谱的阿星(李星),公众号:靠谱的阿星,知名科技自媒体&媒体专栏作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李星

    总访问量:87070
    全部文章:327
李星(靠谱的阿星),哲学硕士,知名科技媒体专栏作家,靠谱汇创始人,CMO训练营导师,荣获2017年钛媒体年度作者最具人气奖,私人微信号即QQ:1598145405,欢迎交流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