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一个在钉钉花了3万的乡镇老板,一年后干出了3亿

2021/5/8 15:19:00



文/ 金错刀频道


没想到,一次乡镇之旅,颠覆了刀哥对中国智造的一些认知。

以往想到中国智造,脑海会出现什么画面?

一尘不染的无人车间,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科幻感十足的显示装置...总之,各种高大上。

实际上,中国智造也可以很接地气。

上个月,刀哥去了一家叫做“龙辉起重”的起重机企业,虽然它给人的第一印象着实一般——乍一看和传统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没什么两样——但很快刀哥被打脸了。


就是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工厂,现在几乎所有工作都实现了数字化!

出货量、生产量、耗损率...在工厂的大屏上,各种数据实时更新;工人的生产、质检、发货、薪酬等各环节,极速链接。


总经理和大龙表示:连公司做饭阿姨、扫地大妈的工作,都已经实现数字化管理。

而且这些绝对不是瞎折腾。

自从开始数字化后,龙辉起重的产值从1亿提升至3亿并保持30%的年增速,2019年还成为当地县级市的纳税冠军。

所以说,这也是中国智造。外表错乱、粗犷,内在精确、智能。

让刀哥意外的是,和大龙透露,这一切居然只花了3万块钱就搞定了。

他怎么想到的?又是怎么做的?

1

再不数字化,工资都快算不动了!

龙辉起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羊流镇,这里是海内外闻名的起重机特色小镇,聚集了60多家起重机企业。

和周边同行相比,2005年创建的龙辉起重,历史不算长,规模不算大,人员不算多,员工素质没有更高,整体看着也没有更先进。

可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已经把许多央企国企发展成了客户,在长征十一号火箭对接测试现场、青岛四方机车高铁组装拼接现场……甚至是一只扒鸡、一桶花生油和一盒药品的生产车间里,都有龙辉起重机的身影。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龙的烦心事一点不少。

起重机这个行业已经很成熟,难有大的创新,这也不是一般中小企业优先考虑的事,所以要维持竞争力,必须提升效率,同时管控质量。

核心就是要管理好员工,提升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而过去的龙辉起重,和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一样,管理方式非常粗放,例如考勤,靠的是线下点名人工统计;还有生产问题,有时这个班组忙到几天不休息,那个班组却十分清闲。

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流程混乱,还引发了很多其他问题。

比如员工积极性不高,“跑冒滴漏”等浪费在所难免。人少时,企业还能承担得起,但随着人员规模扩大,“会把企业的整个利润给吃掉,拖垮!”

更让和大龙郁闷的是,他对“谁干什么事”“谁接什么事”“这事到哪了”等关键信息感到云里雾里,天天头疼员工在干什么,被迫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车间里,处理各类琐事。


就连每个月核算员工的工资,也能让他头大。

龙辉起重以前都是用Excel表格核算工资,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那时有很多人会直接跑到和大龙的办公室,当面提出要调薪,让他很头疼:员工说的定薪、司龄,以及半年没涨工资了,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而且我要怎么查?

在龙辉起重,工资涉及到定薪、考勤、绩效等多个维度,后来再加上类似上述每个人个性化的要求,准确计算工资就成了老大难。

(算工资)老出错,为什么呢?那个表格你改改我改改,最后改乱了。”和大龙说。

种种问题逼得他不得不变,否则做不到降本增效,管理者又琐事缠身,目光放不长远,企业肯定做不大、走不远。

数字化管理,最终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在他的设想中,通过将管理和业务数字化,利用完整、准确、及时的数据,对人员进行精细、精准的管理,企业或将一举解决以往的顽疾。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从来就不容易,龙辉起重也不例外。

高昂的成本是第一道拦路虎。部署生产管理软件,且不论数百万的起步价,光是请技术人员的费用就高得吓人。

和大龙曾经接触过国外生产管理软件服务商,请过来指导,每人每天费用是2000欧元,还要报销所有吃住行成本。这还不能做到一劳永逸,以后有了新的需求,就要再请。

不过成本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是装了之后,还没啥用...

这类软件,例如全球最知名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商之一——SAP,都有相当高的使用门槛,但龙辉起重的车间工人,很多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根本不会用ERP,教也教不会。


和大龙表示:“上了(ERP)以后不会操作,跟不上有什么区别?”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和很多中小企业一样,龙辉起重没有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业务场景和需求也会随时调整。另一边,ERP提供的方案和模板却有自己的流程和逻辑,很不灵活,企业必须去服从于ERP,这点龙辉起重很难办到。

例如在日常经营中,龙辉起重时不时需要雇临时工,后者提供不了发票,这样的支出就没法录入财务系统,然而雇临时工,对很多民营企业是个不可避免的情况。

这时候,和大龙深刻理解了一句行话: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

痛则思变,此路不通就尝试其他路,结果竟真让他找到了一条低成本、高效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2

一年开发200多个应用,只花了3万

和大龙或许料不到,最终让他得偿所愿的平台会是钉钉。

通过钉钉实现数字化管理后,龙辉起重不仅产值快速提升,此前令人头疼的效率问题也一并消失,成为了区域内同行业人效比最高、单位面积产值最高、工人收入最高的企业。


龙辉起重走到这一步,虽然不容易,但成功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成事在人,领导者的数字化决心很关键。

龙辉起重是个家族企业,和大龙是第二代。和习惯了传统管理和生产方式的上一代人不同,他迫切希望能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效率。

和大龙尝试了许多软件,有不少软件并不合适。有一次,和大龙花50万装了一个财务系统,其父亲有意见了,“找两个人记个账就完事了,瞎折腾干啥?”他却不在意:“很多(东西)不一定好用,但是你不用,你永远不知道它不好用,你需要试错。”

其次便是外部原因,钉钉也一直在升级,尤其在应用层面,钉钉提供了一个极其强大且开放的平台。

比如钉钉上的“智能薪酬”应用,用了它以后,现在核算工资,和大龙非常轻松,只需要做两件事:点击、确认。

还有钉钉上的“企业版饿了么”,更是把龙辉起重所有人都爽到了。

和大龙对接饿了么系统后,谁加班了,系统就自动给他的饿了么账户发16元餐补券,然后员工自己点外卖。

这么做一举两得,首先员工很满意,其次企业还省钱。和大龙表示,4月最多的一天17人加班,也就花了两百多块,很划算。如果请人做饭,一天光工资就得两三百。


每日餐补数据

相比这些原生应用,更让龙辉起重看重的是钉钉上的另一套工具——低代码

龙辉起重能低成本、高效能实现数字化管理,有很大程度就是靠低代码。

所谓低代码,即无需编码或只需少量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它改变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企业可以像拼积木一样,用预制模块化的方式搭建软件应用。

言外之意是,用低代码开发应用非常简单,没学过技术的人也能干。

钉钉上面就有很多低代码开发工具,既有宜搭这样的官方产品,也有像简道云、氚云这样的第三方应用。而且今年钉钉提出了个目标,要做企业级应用开发平台,所以越是开放,第三方应用就越丰富,完全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需要哪个选哪个。

和大龙也是在一番尝试后,才最终选中了简道云做低代码开发工具,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他和信息化中心负责人高林两个人,针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的不同场景,一年时间开发了200多个应用!


如果是以前,要解决这么多需求,开发这么多应用,至少要花几百万。但这次,他们只花了3万——给简道云的3万元年费。

这就是低代码最重要的优势:低成本、低门槛。

低成本意味着省钱,而低门槛的意义就更大了。

因为开发门槛低,用低代码,他们一两个小时就能搭好一个应用,所以有什么新需求,他们能快速上线或调整相关应用,非常灵活。

这一点非常对中小企业的胃口。在和大龙看来,企业不应该急于追求一步到位,考虑到业务的变化,流程也不会一成不变,最好能保持灵活性,随时组合、随时拆散。

而且过去技术人员在开发时,未必能很好理解企业需要什么,但现在用低代码,业务员自己也能开发,效率和实用性就得到了很大提升。

除了开发门槛低,使用门槛也非常低。相比以前因为员工不会用、上了跟没上一样的ERP,和大龙和高林用低代码开发的应用,扫地大妈都懂得用。

高林表示,根本不用培训员工如何使用,因为员工打开应用后,基本不用填,只需要选,三五秒就能完成记录。

对于龙辉起重,低代码的这些特点很好满足了他们对组织管理和业务数字化的需求。

和大龙说,数据的价值是靠不断挖掘的,用电量、下料量、质检量都能反映生产效率的差别。

如今他就可以根据各种实时数据的动态,调整每个班组、每个人的绩效,五人制班组内每个人的工资相互制约,以达到及时激励。“工人每涨一块钱都有根有据,小班组也更加团结追求更高的效率,工厂整体产值就上去了。”


具体到各个生产场景,数字化后,员工也能更好地把握流程,提升效率和积极性。

对于一家制造业企业来说,生产流程的管理很重要,所以高林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生产表单并投入使用,在生产过程中,每个流程上的作业工人只需扫一个二维码,就能将当下的任务数据录入到系统中,生产数据有了完整的记录,后续的追踪统计也变得十分简单。

为了更好地掌握进度,高林特意把质检也融入到上下游工序。在他看来,质检是最能反映进度的一个环节。

起初员工被要求报检,很多人并不乐意,但没多久他们的接受度就大大提升。


一来,如果不扫二维码质检,整条生产线都不计入绩效。也就是说“不质检、不填报,就没有钱”。因此所有工人都按时质检,数据可以实时在线,等到数据收集汇总后,再反馈回智能薪酬系统,计算每个人的绩效工资。

二来,企业把质检数据、承包费、工资绩效关联到一起后,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对员工也大有好处——现在龙辉起重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当地同类型企业1.3到1.5倍。

三五秒就能完成的动作,却能方便管理和生产,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

3

低代码的流行不是偶然

如今的和大龙,依旧忙碌,不过忙碌的事已经全然不同。

以前他成天在车间里逛,处理各种杂事,现在他的大部分精力只需要放在人事、薪资和战略研判等寥寥几件重要的事上。

如果他想了解具体事务,打开钉钉,在后台就能看到各部门、各区域的业务情况,也算是运筹帷幄之中。


龙辉起重的钉钉工作台

“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做,我们企业发展不到这个地步。”和大龙对数字化的效果很是认可。

不仅是他,员工也已经开始用数字化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为他们也真切感受到了低代码带来的数字化便利。龙辉起重的一位生产副总表示,以前做了多少吨、多少钱,汇总起来麻烦,有时还会遗忘。现在每天每个班组都在线统计,全厂不需要一个统计员,所有数据都很明确,扯皮很少。

所以最初由和大龙与高林两人主导的数字化转型,而今变成了员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主动地、自下而上地提需求,他们两人再去开发或调整,员工“反客为主”。

在刀哥看来,这是低代码对企业更深层的影响,它最终推动了人的思维方式的数字化。

由于低门槛、高灵活性等特点,低代码更能“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人能更直观地体会到数字化为自己带来的好处,进而从心里认可数字化,日后在工作中遇到新的难题,才能继续用数字化手段高效地解决问题。

正因如此,低代码已经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例如今年春节返乡潮,河北邢台市巨鹿县就用低代码开发,在钉钉上搭起了返乡自主申报功能,在短时间内就开发出了应对疫情的应用,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模式,后来又向全国推广,给基层防疫带去了很多便利。

还有在阿里巴巴,行政、HR、法务等各种不懂技术的员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用低代码开发出了上万个应用,例如访客接待、员工学习、入职周年庆......

而对于像龙辉起重这样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低代码推动了人的转变更是至关重要。

如和大龙所说,中小企业的流程不标准,一万家企业或许有一万个流程,因此需求也各不相同。如果人未转变,很难真正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过程中,企业上下一心,才更可能做大、走远。

结语:

据艾瑞咨询预计,2025年低代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31亿,未来5年复合增速为52.6%,增速很猛。

在这波浪潮中,今年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说:“我们希望,未来3年在钉钉上能长出1000万个钉应用。”


这个希望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毕竟在中国,像龙辉起重这样有数字化需求的企业数不胜数,而钉钉和低代码恰好提供了一个门槛极低却效果极好的数字化机会。

顺利的话,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制造业很值得期待的几年。

中国制造的实力有目共睹,但还需要升级效率,向智能制造迈进,做到中国智造,继续扩大优势。

在数字化的帮助下,中国许多不起眼的制造工厂也能有质的转变。

如果说中国智造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那么数字化就是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