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11Pro、11Ultra发布后,小米依旧“发烧”,但不再便宜

2021/3/30 15:51:00

作者|知产行业观察  编辑|橙子 


依旧“发烧”

虽然“为发烧而生”已提出很久,但昨天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依然很“发烧”。发布会原定四小时完成,但雷总因感冒不得不暂停,一天的发布会变两天,3月30日继续下半场。雷总敬业,够“发烧”。

介绍全新旗舰手机11 Ultra和11 Pro 时,雷总被自家技术征服,多次赞叹手机功能“真的很强大”,两款手机分别被定义为“安卓之光”和“安卓机皇”。


当前高端手机的主要竞争,大部门是屏幕和相机,发布会上雷总对这两部分的功能介绍占据篇幅不小。

两款手机的相机主摄像头的CMOS 是和三星联合定制的 GN2,1/1.12″ 英寸大底,4800 万像素,1.4μm 单像素尺寸,8P 镜头,全像素全向 8 核对焦,光学防抖...从介绍就能感觉,拍照功能能用上的最先进技术,小米都用上了。

小米11 Ultra 的发布还被定义为“拐点之战”,该手机的拍照功能已可挑战黑卡相机,发布会上小米团队还现场演示了黑暗环境下该手机与黑卡手机拍照的对比图。这成为该手机最大卖点之一。

强大的功能背后,离不开技术研发、创新的支撑。雷总提到,相机系统研发耗时长达 18 个月,研发费用超过 2 亿。未来小米会持续投入研发相机,相机部门的研发人员未来将达到2000+。

『知产行业观察』搜索发现,小米当前公布的与图像处理、摄像、相机、拍照等相关技术专利,累计超过5000个。自2015年2020年每年都有相关专利申请,可见,在相机功能研究上小米已“练功”多年,印证了其研发投入的持续性。据财报,2020年小米的研发投入达到93亿。

此外,为展示手机IP68 的防水性能,小米团队将手机带到全球最深的游泳池测试,水深达到40米,最终测试成功,手机屏幕可正常唤起。发布会还有很多其他技术细节公布。

从“发烧友”“技术控”角度,小米11 Ultra 和11 Pro 似乎让米粉及大众消费者毫无挑剔。借助这场发布会,小米向公众再次强化“为发烧而生”的品牌认知,或许能帮助小米提升在公众心中的高端品牌形象。

小米品牌的高端化进程,自2019年Redmi品牌独立便已开始。Redmi 承接中低端市场,小米手机独立出来,进军高端市场。

2020年小米在2月和12月先后发布小米10、小米11等新机,打破以往规律,一年内两次更新数字旗舰机,凸显其占领高端市场的决心。


不再便宜

不过高端化小米手机不再便宜。发布会上公布的小米11Pro 和小米11 Ultra起售价为4999和5999,价格角度已真正进入“高端机”行列。查询发现,2020年发布的小米11当前售价为3999,新机型分别比小米11要高出1000、2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5000-6000价位的高端机型竞争异常激烈。此前,vivo发布了5998元的X60 Pro+,OPPO发布了起售价格5499元的Find X3系列。华为自不必说,P系列和mate系列机型都在此价格区间。

开工没有回头箭,不管竞争多么激烈,小米高端化进军之路,无论从内部或外部来看,都有没有时间等待。


内部角度,小米最近公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出一定的增长压力,彭博社综合预期显示,小米四季度以及全年的总营收、智能手机收入、互联网收入均不及预期。

虽然雷军在 2020 年第三季度激动地宣布时隔六年,小米重登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三。但若不是华为受到美国打压,可能小米并不会取得如此成绩。同时,仅看2020年四季度的出货量数据的话,OPPO和其子品牌realme 达到4800万部,超出小米(包含Redmi)的4300万部。可见,小米第三的位置坐的并不稳。

外部角度,在竞争对手纷纷切入高端机市场的大环境下,小米毕必须有所反应。不过消费者仍偏爱小米的Redm系列产品,2020年新推出的Redmi Note9系列自2020年3月12日发售至2020年12月31日,全球销量超3000万台。以小米10、小米11为代表的高端机型销量约为1000万台。

但好消息是,小米10、小米11作为高端机型的首次尝试,且在2020年全球手机芯片紧缺的大背景下,1000万的销量表现已经很好。在小米11上市后的首月用户中,超50%为新用户。用户对小米的高端机型是认可的。

虽然高端机销量仍落后于中低端,但个人认为此次发布会印证高端小米+中低端Redmi 的品牌战略已定,此次发布会也借势宣传出小米对技术、性能等从始至终的“发烧级”追求,有望进一步撕掉小米身上的“性价比”标签。

若品牌新认知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在产品表现稳定的情况下,小米未来在高端手机市场的表现,仍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