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美国农业领先中国上百年?阿里发力“最先一公里”,迎头追赶!

2021/3/22 14:39:00

一颗小小的双孢菇,竟能成为“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的希望?

2021年,扶贫剧《山海情》爆红,“土”味十足的剧情让人着迷,尤其是反季节双孢菇的上市,更是将剧情推上高潮。

看到得宝将双孢菇卖上高价,大家跟着高兴;看到村民扩大种植后滞销的双孢菇,所有人比“闽宁葱民”还心焦。


因为村子附近没有冷藏库,娇嫩的双孢菇一车一车的坏掉,农民们的付出都打了水漂。

解决办法有两种,第一,建冷库;第二,促销量。既要确保源头新鲜,又要扩大销路,双管齐下才能让双孢菇变成真金白银,装进农民的钱袋子。

实际上,大部分农产品都是这样,从田间地头采摘之后,如果没有保存得当、快速送达餐桌,就会被浪费。去年疫情期间,大量农产品烂在地里的场景,看得人心痛不已。

据测算,我国农户储量、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折算经济损失在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目前中国农产品收获后的预冷率不到10%,而美国,早在100年前就已经达到60%的预冷率。

中国果蔬产品在“最先一公里”的损耗率高达15%~25%,也就是说,这些农产品在农民手里,还没卖出去就烂掉了很大一部分。

起步晚,但我们行动快。阿里巴巴提出重仓“最先一公里”,连续数年投入资金与技术,打造开放共享的“最先一公里”物流体系。


数据显示,阿里在全国建成的5个区域大型数字化产地仓,一年可支撑100万吨生鲜农产品直供全国餐桌。

另外,菜鸟乡村智慧物流共配项目也在全国1000多个县域落地,设立县级共配中心1000多个,乡镇和村级共配点3万多个,助力农业升级。

在数字农业布局上,阿里发力最早,也做得最“重”。仅产地仓的一条分选设备,基础投入就在千万元以上。


阿里对农业专注与认真,得到农民的一致称赞。近日,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农产品产地流通及“最先一公里”建设调研报告》也肯定了阿里的贡献。

《报告》指出,阿里“最先一公里”建设发挥了突出作用,既是产销主体的“链接器”、防灾促销的“稳定器”,也是商品转化的“加速器”和创业就业的“孵化器”。

《报告》明确,阿里重投入的“最先一公里”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补齐“最先一公里”短板,政企同行,发展“最先一公里”建设,不仅关系到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随着各界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逐步提升,总有一天,中国农业与美国农业的差距将不复存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