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中国网:“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 全国297城市排行榜

2021/2/23 17:46:00

北京2021年2月23日 /美通社/ --  以下为来自中国网标题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 全国297城市排行榜》的报道:新春伊始,云河都市研究院发布了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评价的排行榜,以及环境、社会、经济三个大项的前100位排名。赵启正、杨伟民、周其仁、邱晓华、杜平、明晓东等著名专家学者特撰文寄语对“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肯定与鞭策,以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展望和期待。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

我认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提供了理解和治理城市的新的理念、话语和框架。我感到这是一本对中国市长和他们的助手很有用的一本参考书。1990年代我本人在上海担任副市长期间,还兼任了浦东新区的主任和书记,负责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可惜当时我们没有这样的好参考书。

人的成长需要有许多指标来描述。今天检查身体,至少有几十个重要的指标。三十年前,我们自己,甚至保健医生可能都对现在普通人都了然于心的健康指标不甚了了。如此,何以“科学治理”我们的身体。三十年前,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不到70岁,而现在,则接近80岁。健康指标,功莫大焉。

同样,几十年前,我们对城市这个“大身体”应该用什么指标来描述也并没有特别着重。我们只是很简单的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做一些考虑,就去制定了城市发展的规划。这在现在看显然就觉得有些粗糙、有点武断了。今天,如果要对城市进行比较精细的规划与管理,就必须对城市有清晰的概念与研究,就必须导入综合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因此,中国城市建设需要“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所提供的理念、合理性和综合性的框架,并在精密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后,指出应该做什么“治理”。这是时代的呼唤。

杨伟民  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和云河都市研究院研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最具时代性、科学性、国际性、有用性的中国城市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也是对中国城市健康状况的一份综合“体检报告”,每个城市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城市哪些指标是健康的、哪些指标是亚健康的、哪些指标是不健康的。每个城市都可以据此或保持健康状态、或加强锻炼预防城市病、或加快治理城市病。既然是“体检报告”,就有必要年年“体检”,不断增加新指标,反映新情况,查找新问题。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中国城镇化的路程还很长远。同时,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历史潮流在汇合了。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高质量发展了,整个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视角评价城市发展,体现了空间均衡的理念,因而我说是真正的综合评价、真正的发展评价。这样来评价城市发展,才是科学的,有利于引导城市发展得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

中国的城市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要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绿色指标,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对照检查一下在哪些指标方面有差距,找到城市发展的努力方面。因此,“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不仅是评价,也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城市之间的较劲和比赛,是城市文明提升的一个根本动力。城市之间比什么、赛什么,关乎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品质,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经验显示,那些选对目标,找对“指挥棒”的城市,发展就顺当,城市竞争力就强而持久。这样看,周牧之教授和他的团队贡献的这套“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为中国城市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各地的市民、游客、创业者、企业、投资人和其他相关方,可以从这批“城市画像”里找到生活、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的参考。各地城市的规划者、决策者和建设者,更能够凭借这套数据,正确选择城市发展目标,有效制定城市竞争策略,为我国城市更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前1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前100位城市

邱晓华  云河都市研究院副理事长、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想,这个指标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它是一个罗盘。指标体系描绘了一个方向,确立了一个目标,给出了一个方向,有导向和引领作用。

第二,它是一部年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记载了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轨迹,描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环节和领域,给运营和研究城市的官员、学者和社会各方面人士提供了把握城市发展变化的各种信息。

第三,它也是一张诊断书。“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对城市是一次体检,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在一段时间的健康状况,帮助管理者和研究者理解城市。

第四,它还是一份成绩单。“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从数据的视角概括了城市的发展成就,而且,297个城市的发展和差距一目了然,跃然纸上。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大排名已经揭晓!这既是对中国主要城市的一次年度总结,更是对中国城市发展的一次年度体检。透过总结,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城市发展的进步;对照体检,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不足。成绩说明的是中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上的新进展,不足表明的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关注的领域。面向未来,把好的做得更好,把不足解决得更快,相信中国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更有理由期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

杜平  云河都市研究院副理事长、国家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一个已经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已出版英文日文全版)的指标体系,并且对于国内主管部门决策者们,地方政府,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关注人士都带来重要参考和启迪价值。

我想要指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有着独特的亮点。

一是比较好地解决了数据欠缺和数据失真的问题。“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开创性地设计了一套集成三大类数据源的数据采集归集及其加工利用系统。即:30%左右选取于统计数据,30%左右获取于卫星遥感数据,40%左右采集于互联网大数据。该指标体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保障数据获取的及时性、精准度和数据量,以及其结构的合理性。

二是基于数据可获得、可比较和可回归,“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研发出一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的,表现为“3×3×3”架构的指标体系。可以认为,地球就是一个由天、地、人、众生万物共同构成的一个巨系统,中国古代哲理大师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抽象地概况了这个巨大系统的变化规律。显然,“3×3×3”架构暗合了这一规律。我以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在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指标间逻辑关系、体系架构等方面,力图揭示城市内部各子系统上下左右的关联性及其城市与外部各系统间的关联性。即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抽象出来,作为表征城市变化的顶层指标,往下再具体分解为9个中项指标,再往下继续分解为27个小项指标,同时用878组数据来定义这些指标。基于上述,既有利于综合反映城市大系统的变化趋势,又有利于评价评估城市各子系统的变化值及其结构,相信对判断和指导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是“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设计了一些创造性的新指标,更进一步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趋势。例如从“DlD人口”看城市发展的总量和品质;从“制造业幅射力”和“IT产业幅射力”与开放交流等元素的相关关系分析看产业发展对城市功能的不同需要。

四是国际比较,例如“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通过对比北京与东京两大都市圈在进入21世纪以后各类主要指标表现的变化,客观和有效地勾画出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的问题和方向。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是一套可以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照系的指标体系。

明晓东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驻日本使馆原公使衔参赞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正式发布了。这是自2016年该指标首次发布以来,连续第四年公开发布年度指标。从历年指标看,“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以下简称“指标”)准确记录了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步伐,鲜明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空间形态优化和城乡结构改善等特点。

从发展质量看,“指标”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精选了878组数据,综合表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程度。特别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选取了创新创业系列指标,体现了城市新的发展活力。自“指标”首次发布5 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化率稳步提升,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运营里程超过5500公里;城市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污水处理率达9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显著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绿色、智慧、人文等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从空间形态看,“指标”囊括了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对象城市,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域,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体现了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和经济布局特点。这些城市有许多是国家中心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展现了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特别是设定了核心辐射系列指标,体现了城市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5年来,我国城市群集聚人口和经济作用持续显现,19个城市群承载了75%以上的城镇人口、贡献了8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市圈加快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的同城化水平持续提高。城市数量由657个增加至684个。

从城乡结构看,“指标”虽然以城市为主要对象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但考虑到我国行政区划中存在城市管理农村的特殊现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类指标中都有涉农分项指标。特别是结合“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的现实,在经济大项指标中专门给出城乡一体系列指标,体现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互动。5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接轨,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4年的2.75稳步下降到2019年的2.64。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展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些新变化。与上年比较,从综合排名看,城市分化继续加剧。东北地区的长春和哈尔滨跌落前30名之外,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大项指标明显滑落。中部地区的南昌和西部地区的贵阳跻身前30位。

从环境指标看,排名变化较大。上海、广州排名明显上升,位居深圳之后,居第2、3位,说明只要加强治理,超大城市环境同样能够得到明显改善。而温州、龙岩、黑河、天津、南平、莆田、泉州、呼伦贝尔、临沧等城市则跌落前30位以外。

从社会指标看,其城市排名与经济排名高度相关,说明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海口、石家庄、南昌、拉萨、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银川、西宁等省会及自治区首府城市都在前30位之外。

从经济指标看,虽然位次略有变化,但名列前茅的城市多是老面孔,呈现出明显的强者恒强局面,只有常州、烟台跌落前30位之外。

以上指标的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分布基本稳定,但经济重心仍然偏向南方;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但个别传统环境优良城市略有退步;社会发展稳步推进,但对经济依赖仍然较强。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完整,指标选取科学,覆盖了城市发展的主要方面,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是城市综合评价中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和参照系。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前101-2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前101-2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前201-297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前201-297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环境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环境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社会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社会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经济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经济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