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消失3年,突然爆火!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男人,为何让全网舍不得

2020/12/21 10:17:00



文/ 金错刀频道 张一弛


《谭谈交通》,一个停播三年,依然火爆全网的民生节目奇迹。

即便2000多集,网友在豆瓣上给它打出的评分,稳居9分以上。


一位名叫谭乔的交警,每天都在成都的大马路牙子上逮违规的人。

这个马路边的高端访谈,让成都人民看得比追剧还爽——从一开始的三分钟一期,延长到10分钟一期,从一周五期改成了每天播出。

一旦被逮住,谭交警一顿疯狂输出,构成了成都人民的快乐源泉。

不,是快乐瀑布。


甚至被翻译成日语,一度火到日本。


这档节目一共做了12年,期期精彩,以至于停播三年,播放量和粉丝都只增不减。

在普及交通法这一块儿,谭警官始终把网友的注意力拿捏的死死的。

一个查交通违法的节目,到底有啥好看?

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男人,为什么让这么多人舍不得?

1
马路边的高端访谈,竟比追剧还爽

《谭谈交通》,深刻阐述了什么叫“人生就是一场喜剧”。

最绝的一点是,无论谭警官怎么努力,永远都调不到相同的频率。

这天,一位老大爷骑着电瓶车,后头还牵拖着很长的几块铁皮,在机动车道上。谭警官将他叫停在路边,展开了一场史诗级对话。

一开始,谭警官本意是让这位老大爷自我意识到两个交通知识:1. 不能违法牵引;2.电瓶车不应当上机动车道。

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老大爷总是会错意,聊天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谭警官指着马路问大爷:您该走哪儿?

正确答案:走非机动车道。

大爷版答案:到二仙桥。


谭警官只好无奈地重复:什么到二仙桥?我是问你该走哪条道?

正确答案:走非机动车道。

大爷版答案,一脸认真地说:走成华大道!


谭警官只好转移询问方向,指着后头的货物:你车子能拉...(这么长的东西吗)

正确答案:不能拉。

这还没说完,大爷再次把话头接上:只能拉一点点...


不得不说,这位老大爷真是个逻辑鬼才,每个回答都挑不出毛病,还能完美避开正确答案。

跟二仙桥大爷能相提并论的,是自学成才的“腰马合一”小伙子。

某天,谭警官又在路上拦下坐在一堆玻璃瓶上,很有交通安全隐患的“追风少年”。

这次,谭警官准备了非常浅显易懂的知识点:危险系数太高,一旦急刹车,会有生命危险。


但坐货物上面的小伙子,依旧淡定,根本没打算要下来。

谭警官仰着头喊话:看见警察你还坐上面?小哥回答:因为下面没地方坐。

谭警官又问: “上面坐着舒服吗?” 小哥的回答非常诚恳: “还可以。”

不得不说,这两个回合的一问一答,逻辑满分,还真是挑不出毛病来。


于是,谭警官发出终极拷问:这很危险的,你不怕掉下来吗?

小伙子自信满满:没事,主要是我练过,能腰马合一。

虽然警官一直让他小心别乱来,但他依然坚持给谭警官表演什么叫腰马合一的下车,结果——


阻碍谭警官跟违章者同频的,不止有绝活。

这次,一辆托满货物的三轮车又被谭警官拦下来,注意,这次输出的知识点是:超载。


司机估计身经百战,先主动交代:“算了谭警官,我这布鞋,轻的很。”

但这句话让谭警官彻底崩溃。


俩人一个说上了“布鞋”,一个说上了“不斜”,交流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2
天天开罚单,

为何成了成都人民的骄傲?

2005年,成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很多人不懂,电视台就琢磨整个普法节目。

谭警官一开始并不被看好,这节目的期期爆火或许能说明,谭警官对调教违章人员确有一手。

首先,他有强大的共情力。

执法者和被执法者是天然的矛盾体,怎么样能够让这对矛盾尽量融洽?

其实谭警官刚开始当交警时,也是正经工作的小伙,但每每提出违章罚完款,十有八九和市民落得不开心,直到有一天,他悟了:

“我当时总结的经验是,能多问一句的就多问,不要做得太死板,太生硬,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一下。钱照罚,但你多说两句话,能展示出你的关心和担心。”

有一期,是谭警官拍违章停车,发现一娃困在车里一直拍打车窗,他赶紧给车主打电话。

不光把孩子抱出来,谭警官的解决方法是,强制让车主去车里坐着,关上车窗,还不让他开空调,让他换位感受一下孩子刚刚受的罪,5分钟之后车内温度高达50℃。

最后没有对车主罚款,还把放在车里测试温度的温度计送给了车主。

两兄弟骑着快没电的电瓶车,为了省电,两人在电瓶车上做功,前后摇晃,希望产生能量。

谭警官的教育方式是——三个人一起晃。


通过这种方式,让两兄弟明白,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科学。

其次,即使面对违法人员,谭警官也能展示出足够的尊重。

节目要想做到平视,主持人就得先做到平等。

谭警官的劝导方式亲民,不会拿威严压人,不会去嘲笑别人。比如有个边开车边聊QQ被抓的小哥,他有一个远大理想——

当大老板,把家乡的荣昌猪推销到韩国去,占领韩国市场。

谭警官没笑他,还夸他有志气,认真听他分析韩国市场。


面对火车司机的不理解,他一言不合就跳舞。

先从形式上让违章司机理解,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最后,谭警官的平和与幽默感,即使天天开罚单,也让成都人民照爱不误。

由于《谭谈交通》越做越火,谭警官每次出警,都是一场粉丝见面会。


有人亲切的称他为“坛坛”,也有人给他起名“川岛(劝导)警官”。


某天一位拉着气球的大哥在快车道上踩单车,被谭警官拦下。


热情地要送谭警官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气球,表达自己的爱。


气球哥的故事并未结束。

谭警官某天拦下一辆没有车牌号的摩托车。气球哥再度出现:“我自从遇到谭警官,现在生意可好了!”


不摆架子,接地气,这是谭警官的优势,也是他最让人喜欢的地方。

3
那些大制作看不起的角落,

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真实

没有明星,没有剧本,镜头一对,就是真实人间。

这些狗血编剧也编不出的真实故事,大制作看不起的社会角落,让《谭谈交通》在停播三年后,再度爆火。

其实,一个民生节目能兼顾搞笑和普法,已经成功了。

但这个节目最宝贵的一点:是真实。

与别的交警不同,谭乔在执法过程中特别“话痨”。

当时交警内部有个规定,在执法时与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无关的话不能说,而谭警官则认为这个不太好界定。

和违法者多说几句话,多关心一下,虽然看起来与纠正交通违法无关,但是这是为了了解为什么他要违法,是在了解内情的基础上引导违法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以为戒。


就是他多问一句的习惯,查个交通违规,有时候问出了笑料,有时候无意间带着网友们看到了真实的人间心酸。

有一次,谭警官拦下了一个骑电动车载了两百斤货物的大哥。

按理说,已经算严重超载。

谭警官请他从车上下来,但他说不能,因为他的货绑在背上,靠后背的力量,支撑着电动车上这两大箱货物,人一下来,这货得倒。


谭警官问:你拿这个车运货,很不稳定很危险的,怎么拉这么多?

这位快60岁的大哥说:十块钱一件,拉这么多,我就想多挣他十块钱...


谭警官疑惑了,这么大岁数,难道儿女都不赡养你吗?

这位大哥说:

子女有自己的家,买了房子有孩子,都是按揭买的,我确实也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加上我老婆又生病,每天要用七八十,我自己辛苦点,我就可以养活她...

虽然这位大哥一直是面带笑容,说到最后,眼眶已经湿润了。


唯一能压倒滚刀肉般的中年硬核男人的,大概就是不能照顾好家庭的愧疚。

最后,谭警官并没有对他罚款,而是安慰他:“我也是对你的安全着想,给你做个善意的提醒。”

真实到底有多震撼?

这天,谭警官拦下一位载着树枝,树枝上还坐着人的三轮司机。


谭警官又再度开启了话痨模式:你看树枝多危险,拉着这么多东西,还载着人,载着狗,万一再出个什么事,对你有很大的伤害,家里人难道都不担心你吗?你爸爸不管你?

-我爸爸死了,死了十一年了。

-那妈妈呢?

-妈妈死了二十多年。

-你老婆不管你?

-老婆也死了,生孩子难产死的。


谭警官最后只能问:难道你就没有兄弟姐妹?

大爷说,哥哥已经死了十八年了,坐柴火上面的那位就是我弟。看着对谭警官无动于衷的弟弟,大爷解释到,“他是个傻的,吃药吃傻了。”

这就是大爷冒着生命危险拉树枝的实情:年近七十,却还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靠每个月一两千,养着自己和弟弟...

接下来,大爷的一句平淡的话,却让刀哥好久都讲不出话来:

家里只有我和弟弟,还有一条狗,也是十多年了,快老死了...


一人一狗的哥哥,真是现实版的《活着》。

结 语:

无论是民生节目还是真人秀的意义,远不只是娱乐,而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交警这个职业特别考验脾气,在马路上,有人急着闯红灯,也就有人为了生活不顾生命。

但在这个节目里,明明像老鼠与猫的关系的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在谭警官的化解下,双方非但没有面红耳赤地对立,而是谈笑风生的过招,坚持着对法律的普及。


《谭谈交通》之所以会让人那么上头,除了层出不穷的笑料,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和人情之间,体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

——其中的人间百态,比所有电视剧都要真挚感人。

因为,无论是接地气还是烟火气,背后都是来自真实的底气。

那些大制作看不起的角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真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