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京东的24小时、三场战役和未来十年

2020/11/15 13:55:00

文/陈纪英

如果说,往年的双11大促,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还是“锦上添花”的增值性装点,那今年双11代表的数字新经济,就成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反弹回血、中国制造数智升级、中国消费强力回升、中国内循环加速进化的“雪中送炭”。

和每年中旬的618一样,一年一度的双11也堪比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打破纪录已是寻常。但2020年双11的成绩突破,有着别样的意义,不仅让电商平台欢呼庆贺,更让万千商家、线下门店深受鼓舞。

2020年,中国经济一度在疫中受创,经历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惊涛骇浪中,弱者只能随波沉沦,而强者不但能够穿越风浪,逆风翻盘,还能带领合作伙伴一同走出困境。

超2715亿元累计成交金额的纪录新高,264个品牌销售过亿,13532个重点品牌销售增长超2倍……这份双11成绩单,既是一度缓行的京东重回高增长通道后,交出的又一张高分卷,也是内外双循新格局下的中国经济,重回青春期一次重要的温度感知。

1

13532和三场战役

11月11日24:00,京东亦庄总部,在一波波欢呼声中,电子屏幕上不断闪烁的数字定格在了2715亿。

这是继618后,疫后经济复苏的又一次提速。

数字不是唯一的标尺,但一定是最重要的标尺之一。不论是京东,还是阿里,今年的双11交易额都刷新了纪录,创造了最近几年的最高同比增长率。

尤其对于重回高速增长期的京东来说,2715亿元的下单金额,相较去年双11的204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2%,增速高于2019年的27.9%和2018年的25.7%。

看得出来,京东连续3年的双11成绩单,勾勒出的是一条平稳的增长曲线。而在这背后,其实也是京东在三个战场所取得的胜利。

第一场胜利战役,是京东在3C家电、快消市场等优势品类所取得的主场胜利。

就3C家电品类而言,京东双11继续稳守主场。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京东平台上的5G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游戏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300%;高端游戏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220%。家电方面,头部品牌在京东再创新高,海尔、美的、格力等品牌在11日开场1分钟内销售相继破亿元,电饭煲5分钟销量突破10万台……

上述成绩单,并非京东双11的“超常发挥”,而是其固有优势的双11变现,尼尔森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3C家电市场,京东以28.9%的市场份额,继续领跑全渠道。而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双十一线上手机市场快报》显示,京东已成为消费者线上首选购机平台,市场份额高达58.8%,相当于线上每售出5台手机,差不多3台是来自京东。

如果说京东在3C家电、快消品类取胜是理所应当。京东第二场战役的胜利,则展示了成长品类的爆发力,在生鲜、居家、生活服务、健康等领域,今年双11,京东同样领跑行业。

以生鲜品类为例,11月11日京东11.11开场仅5分钟,生鲜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3分钟涌入百万用户,10分钟不到,百万级库存已被吃货大军抢购一空。

消费者庞大的购买力和惊人的爆发力背后,京东生鲜已然成为吃货们网购生鲜的首选平台。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发布的《2020线上生鲜行业报告》显示,京东生鲜以25.8%的线上市场占比,稳居生鲜线上零售市场第一。

孵化新业态,打造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市场,也是京东今年双11的“拿手好戏”,不仅实物零售火爆,“互联网+健康”、“互联网+房产”、“互联网+汽车”等创新模式也斩获颇丰。

过去汽车、房产、健康等业态,因为业态复杂,交易链条漫长,决策成本高企等因素,互联网徘徊游弋在门外许久,却难以登堂入室,对其进行彻底化的数字化改造。

就医疗健康产业而言,今年双11期间,京东健康的在线问诊单量同比增长6倍,健康服务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倍,跨境药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

以数字化手段驱动产业变革,这正是京东能够快速渗透市场,并以高增速领跑行业的原因所在。

从优势品类夯实主场优势,到成长品类领跑行业增速,京东今年双11的第三场胜利战役,则在于对品牌合作伙伴的带动上。

众所周知的是,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品牌企业和线下商家受到重创,期待通过618和双11两场大促,打出漂亮的回血之战。

而就在今年的双11,京东数据显示,有264个品牌销售过亿,13532个重点品牌销售增长超2倍,这是京东携手品牌合作伙伴实现共赢的最好体现。

2

下沉、C2M和上下游共赢

今年双11,电商巨头纷纷交出高分卷,这是用户、商家、品牌、平台一起给中国内循环投出的信任票。

中国经济内循环的诸多环节,都在今年的双11中,找到一一对应的样本答案。

在聚焦于需求端的促内需和重公平环节,占据人口大盘的下沉市场的持续性激活和普惠性满足,尤为重要。

2019年,随着京东借道微信12亿用户大盘覆盖全域市场,京东物流触角深入五环之外,孵化京喜锚定下沉市场,推动产业带走到前端直达终端,京东开始全面下沉。而今年双11,京东更是提出了全面的体系性下沉。

在此背景下,11月11日京东11.11开场5分钟,京东超市低线市场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2倍;京东超市新增用户中,有8成来自于低线市场。家电领域,1.5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冰洗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300%。

此外,双11期间,京东农村用户的智能手表成交额同比增长144%;电动牙刷销量同比增长212%;电烧烤炉成交额同比增长127%;下沉市场的“精神消费”也不落人后,图书文教成交额同比增幅是一二线市场的2.5倍。

电商下沉,补足了下沉市场的渠道短板,丰满了下沉市场的商品供给,最终也反向提升了基层用户的购买力,本质上也是一场普惠性的消费平级和消费民主。

内循环也包含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开放赋能的京东智能供应链,也能参与其中。

关于供应链的重要性,英国供应链专辑马丁.克里斯托夫曾有过精辟论述,“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刘强东曾把零售行业的供应链比喻为“十节甘蔗”,包括,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个归零售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京东已经在后五个环节做到极致。一个典型的例证是,作为全球零售之王的沃尔玛,商品库存的平均周转周期在40多天,而京东能把其压缩到30多天。

现在,京东要溯流而上,布局前五个环节,推动智能供应链成为全行业标配。

目前,京东已经和55%的品牌供应商达成了深度协同,帮助500万种商品进行销售预测,每天提供超过30万条智能供应链决策。

对于品牌商,京东助其实现C2M反向定制,大幅提升新品成功率。

今年11.11期间,京东累计售出超3亿件新品,帮助品牌售出1亿件C2M商品。这并非双11一时的春色撩人,京东已经构建了万物生长的常态化推新能力。

过去,品牌商由于把握不准终端需求,开发新品的过程如同盲人摸象的赌博,一直以来,新品的致命诱惑与致命风险如影随形。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思想家Clay Christensen的研究显示,新品的上市成功率只有不到5%。

但京东依托于大数据,为数亿消费者“精准画像”,能够实时把脉消费趋势变迁,以此反哺上游。

美的集团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5月,美的冰箱基于京东大数据洞察,开发了保鲜效果爆表的“果润维C冰箱”,虽然定价比普通冰箱贵了将近一倍,但却很受市场青睐。

目前,在美的冰箱产品的100多个SKU中,C2M产品尽管只有3款,但销售贡献率却提升到了10%以上,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渗透率更是高达50%以上。此外,京东还帮助美的把库存周期从45天压缩到28天。

“滞销和偏仓基本上没有了”,美的冰箱电商部长王凯对这样的成绩很是兴奋,并且将其归功于于京东助力下的C2M模式跑通。

到了双11,美的冰箱毫无意外再次交出了高分卷——11月1日,美的冰箱在京东销售额同比增长了96%。

美的不是唯一的受惠者,京东通过C2M、供应链协同等方式打造“智能制造平台”,助力品牌商和产业带降成本、补短板、促创新,已经普惠到各行各业。2020年以来,京东整体C2M商品(自有品牌)的销量同比增长高达654%。

不仅广度在提升,深度和精度也在提升:京东C2M模式的涉足的环节从此前比较单一的产品设计研发,向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渗透;实现对每一个细分地域、垂直群体的精准化需求。

京东对中国经济内循环效率的助力,还体现在物流效率的加速上。

过去,爆仓曾是剁手党的噩梦,但现在,剁手党们越发习惯了即时配送。《21世纪经济报道》的调查显示,近8成消费者对于物流时效的容忍上限是3天,由此,行业最高标准的物流能力,已经成为了京东双11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京东双11战报显示,京东已经在全国200城实现分钟达,93%的京东自营订单以及92%的区县和83%的乡镇实现24小时达。

京东物流不仅为“我”所用,也在开放赋能给全行业。11.11期间,京东物流开放业务单量同比增长102%,个人快递单量增长164%,京东云仓单量增长138%,京东冷链零担运输业务量增长100%,农特产品业务量环比618增长近5倍。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如今的京东,作为中国零售行业的领跑者,不是要当孤独不败,而是持续释放正能量,引领全行业、全渠道、上下游一起纵情向前,构建了平台、品牌、商家、用户共赢的良性生态。

毫无疑问,包括京东内的数字新经济,通过撬动下沉市场增量,牵引实体经济数智升级,提升全行业流通效率,已经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内外双循环的正向变量。

3

新起点和下一个十年

重回青春期的京东,到底是赢在了一时的当下,还是能够持续领跑未来十年?

从内部看,考验的是京东的长期竞争力,而从外部看,也关涉中国经济的前景到底如何,内循环能否提供可持续的增长新动能?

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大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巨头座次的轮换也在加速,标普500指数公司的平均上榜时间,已经从1964年的33年缩短目前的20年出头。很多专家预计,未来这一数字将会缩短至12年。

赢在当下,是生意人的短视,赢在未来,则是企业家的格局,“独行者疾,众行者远”,无论是作为京东集团创始人的刘强东,还是作为京东零售业务操盘手的徐雷,答案都是后者。

“远行”的目标,不是PPT上的概念,在京东内部,已经是自上而下的推行,以及自下而上的呼应,助力京东走出了2018年的阴霾,从2019年开始重回高增长通道。

在业务前端,京东零售突围而上,家电、3C、通讯之外,快消品、生鲜、健康、母婴等诸多品类,成为了消费者的心智首选。

在业绩上,2019年四个季度京东的收入增速,一个季度一个台阶,一路走高向上。今年一季度,京东集团抗疫突围,营收实现了20.7%的同比增长;在二季度,京东净收入增速更是提升到了33.8%。

由此,京东已经具备了穿越牛熊周期的实力,高增长不再是随波逐流的运气使然,而是一路上行的超级趋势。

所谓水大鱼大,尽管京东强者愈强,但其业务的扩张边界,必然也受到中国经济前景的影响。

就在双11的当天,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预测,2020年中国GDP增长2.2%,到2021年将提速到7.8%。

巧合的是,一天之前的11月10日,全球著名投行高盛预计,2020年全球GDP将萎缩3.9%,2021年和2022年将增长6%和4.6%,但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在全球经济依然备受疫情围困的时候,中国经济优先反弹回血,这也证明了中国经济穿越牛熊周期、抵御外部风浪的综合实力,中国经济已经稳健切换到内外循环并重的新增长模式。

上述预测,也与徐雷今年年初的论断不谋而合,他在《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中判断,“时不我待,功不唐捐。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由此不难判断,在下一个十年,随着内外双循环模式红利的持续释放,中国经济前景依然看好,而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生力军的京东等数字经济平台,在内外俱强的双重加持之下,有望继续在下一个十年继续乘风破浪。

而今年京东在双11交出的高分答卷,只是一个起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