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双剑合一,小米手环的持续卓越之道

2020/9/14 9:33:00

“选择合作伙伴,跟选择老婆一样重要”。智能硬件领域,一直流传着类似的言论。这话当然没有夸张,苹果尤其是乔布斯时期的苹果,和其代工厂商富士康,就是最为生动的例子。

彼时的苹果到底有多重视富士康?郭台铭举了一个例子——几年前,当富士康频频发生员工自杀事件时,乔布斯表现得似乎比郭台铭还着急,其第一时间紧急联系了美国最好的解决自杀问题的医生,这位曾经帮助美国空军处理自杀难题的专家,在富士康整整住了六个礼拜。

苹果之所以伟大,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管中窥豹一番。

如果问中国哪一家公司最崇拜苹果,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雷军和他的小米。然而模仿、学习苹果的小米,在对待合作伙伴上,有的时候却略显暧昧。

以在手环方面的布局为例,除了经典的小米手环之外,今年4月份又低调发布了红米手环;不过,种种迹象显示,这款定价仅为99元的产品,在二季度的销量并不尽如人意。

小米手环的研发出品方、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汪日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演讲时,就曾透露,红米手环的出货量只有小米手环的“几十分之一”。而从供应链业内人士和第三方获得的数据,也基本上验证了这一结论,即红米手环的出货量和小米手环有很大的差距的。

红米手环表现不及预期,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小米把合作伙伴从之前的华米科技,换成了代工企业歌尔声学,或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如果在某款产品上换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导致销量不佳,这并算不上啥大问题。对于小米来说,比这更需急迫解决的问题其实有三个:其一,是如何选择对的合作伙伴、做正确的事情,如何与自身“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企业基因相契合,而不至于产生冲突;其二,是如何在全品类产品矩阵方面,保持“产品升级、价格上涨”的一致步调,而不是有的品类向上有的品类向下,从而混淆品牌定位;其三,是如何保持“小米+华米”这种“双剑合一”的小米生态标杆模式,让更多的合作伙伴看到且相信,同时分清哪些事情该从一而终,而哪些事情又该与时俱进?

这三个问题,相比于红米手环销量好不好这个短期问题而言,都要重要得多得多。而一旦解决了这三大问题,小米手环就能继续保持过往的卓越之道。

红米手环,失速背后的三个迷思

稍微关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人或许还有印象,大约一年前左右,小米与华米合作推出的小米手环4横空出世,彼时仅仅8天时间,全球出货量就快速的突破了100万,小米手环4也以平均每小时出货5000支的速度,创造了小米手环有史以来最快的出货速度。

相比之下,在小米手环4的“光速”面前,红米手环则显得缓慢得多。可能有人会说,红米手环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影响了出货速度。然而,事实却是红米手环是以国内市场为主战场的,红米手环发布的时候,国内的疫情已经处于整体平稳平息的状态,所以疫情理应不影响99块钱的红米手环的销售的。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够解释得通的,只能是产品本身了。在笔者看来,红米手环存在的问题至少有这四大方面。

第一,是外观呆板,不够时尚。红米手环整个主体部件,看起来给人以非常厚重笨拙的感觉,而且屏幕与腕带之间的过渡直愣愣的,颇为生硬。

第二,是做工不够精致,略显粗糙,穿戴方面也不够友好。京东用户“圆领城管”就评论道,“这种东西的设计者真是妖怪,怎么扣都扣不上”;此外在充电、开机、配对等等方面,也能见到用户的诸多吐槽。

第三,是屏幕分辨率低。红米手环虽然有着1.08英寸的屏幕,对手环而言,屏幕并不算小,然而比屏幕大小更为重要的分辨率上,直观体验却不够优秀。

第四,是核心功能缺失。这点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红米手环没有NFC功能。而NFC是智能可穿戴设备之所以被冠之以“智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近场通讯功能都没有,那又如何和别的设备比如公交计费器、门禁等,方便快捷地进行连接和数据交换呢?

如果说上述四点只是笔者个人的观感和体验,还不足说明问题的话,那么一样是在“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里,红米手环的好评率只有94%,而小米手环4的好评率却高达98%,这或许就很能说明用户的群体意见了。

实际上,产品的各种问题,在深层次上反映的是小米对智能手环市场认知的三个迷思,而如今不佳的销量,也打破了这三大迷思。

迷思之一,是认为上一代产品成功了,所以下一代产品也一定会成功。必须承认小米在智能手环方面,一直到小米手环4表现都是相当不错的。然而每一代小米手环的卓越表现,不是因为上一代产品好,所以下一代产品就跟着好了,而是每一代产品本身在用户体验等各方面有着优异的表现。

迷思之二,是认为智能手环只要贴上“小米”的牌子就一定能够成功。时至今日,小米当然有很强的品牌背书能力,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智能手环或者是任何其他产品,只要贴上“小米”的牌子,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那就不现实了。实际上,不仅小米做不到,即使是苹果,如果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痛点、痒点、尖叫点,用户也是不会用金钱进行投票的。

迷思之三,是认为智能手环产品,只要卖得便宜就能取得成功。对于现今的95后、00后、05后等群体而言,价格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产品的功能、使用体验、气质、品位和调性等方方面面与其的契合度。年轻一代购物理念变化的最大之处在于,他们会认为如果一个不够好、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即使从价格上看很便宜,但是只要购买了,“无用”和“不喜欢”的背后,就仍是属于“浪费”。

一直以来,小米都崇尚“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企业哲学,然而从红米手环的实践以及市场反馈来看,其似乎都稍微有些偏离了这一思想航道。

智能手环业务是逆行偏航还是顺风顺水?

抛开此次“卡壳”的红米手环不说,如果要概括小米此前在智能手环业务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笔者认为有三大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赶上并抓住了智能硬件行业的风口。

对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这一大行业而言,2014年无疑是一个爆发大年。在这一年,谷歌以3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iPod之父”托尼·法代尔创办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 Labs;在这一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后来扎克伯格曾透露所有的收购成本为3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设备Rift VR的制造商Oculus;也是在这一年,小米重磅推出了第一代小米手环,从而开启了从小米手环1到小米手环5的辉煌之路。

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小米的智能手环业务,似乎就是最为契合的案例之一。

其次,是有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方法论红利,以及品牌和渠道带来的加持。

小米是在2011年推出第一款小米手机的,在当初传统家电厂商、智能硬件初创公司等对“产品”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也不太注重品牌和口碑,更遑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年代,小米凭借着在智能手机市场积累下来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真言,轻松的让第一代小米手环一经推出就引爆市场。

更具体点讲,通过小米手机积攒起来的品牌资产,借助互动和年轻人建立起来的紧密连接,以及不同于传统而以线上为主的渠道优势……所有这些都让小米在智能手环业务方面,顺风顺水地迎来了“出道即巅峰”的局面。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小米的背后站着智能手环的无冕之王“华米科技”。

众所周知,对于智能硬件产品而言,决定市场竞争走向的,只能是“产品”。在“小米+华米”的合作过程中,华米书写了产品侧的“1”,在定义产品、关键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等产品侧方面,华米为小米手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前面说到的品牌、营销、销售等,这些“1”后面的“0”,则由小米负责。

正是在华米科技“用户洞察力+技术研发力+产品创新力+工业制造力”这四驾马车的护航下,小米手环才得以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每一次都能祭出最引领趋势、最实用、最时尚的标杆功能,从而一击而中地触达用户心中的痛点、痒点、尖叫点。口说无凭,不妨直接用产品说话。

第一代小米手环,79元的超低价和30天的超长续航,解决了用户最为关心的“用得起”和“用得长”的问题。由此,小米手环不仅快速的完成了市场教育工作,同时也开启了智能手环这一全新品类的深耕之路。

第二代小米手环,有了显示屏和触摸键。显示屏的加入,不仅让小米手环2有了更高端的格调,也让用户可以更轻松地获取时间、步数等信息,可以在运动等场景下,逐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第三代小米手环,防水能力进一步升级,NFC开始崭露头角。小米手环3的防水级别,从IP 67升级到了5ATM,解决了用户游泳时“摘下戴上”的各种麻烦;而且NFC功能,也让坐公交“刷卡”等变得更加的简单和酷炫。

第四代小米手环,屏幕进行了重大的升级。从第三代的128*80黑白屏、塑料盖板,升级到了240*120 AMOLED彩色屏、2.5D玻璃面板。此外,小米手环4在快捷支付、24小时心率监测等核心需求方面,也有着优异的表现。

而今年6月份刚刚上市的小米手环5,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小米手环。它不仅屏幕尺寸、亮度都全面提升,还支持磁吸充电、11种专业运动模式,NFC银联闪付、遥控拍照功能,其心率和睡眠监测功能也得到了增强。此外,通过小爱同学语音助理,可以更好地连接智能家居。

从上面这些分析不难发现,小米手环的成功,从“台前”上看,是小米在智能手环业务方面的成功;而从“幕后”来看,是“小米+华米”1+1>2的成功。这种“1+1>2”,并不是随随便便选择一个供应链合作伙伴就能达致的,相反如果合伙伙伴的能力达不到,又或者双方不能优势互补,其结果自然会在产品的市场表现中体现出来,红米手环就是近在眼前的例子。

所以,小米在智能手环的业务方面,到底是从顺风顺水到逆流而上,还是从打了一个盹、偏了一次航,到继续顺风顺水,关键点不在别的,就在于看小米后续是如何选择的。

小米VS.华米:一体两面的双赢之选

在小米手环的视角下,去看小米和华米的关系,有人认为小米在华米的帮助下,赢得了出货量;华米在小米的订单支持下,赢得了营业额和现金流。这话当然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是看到双方的“买卖关系”就有点过于表面化了。

小米手环的巨大成功,驱动小米和华米的双赢是有着更深层次意义的。对于小米来说,至少体现在了四个维度上。

其一,是以节奏大师的掌控力,推动小米智能硬件成为品质的代表。

从2014年的小米手环1到2016年的小米手环2,从2018年的小米手环3到2019年的小米手环4、2020年的小米手环5……这种对产品进入点、产品周期的巧妙把握,让小米成为了节奏大师;而且小米手环的不断迭代升级,也使其自身成为了品质代表,某种意义上,小米手环帮助了小米在智能硬件生态链上实现了“单点突破”,从而为其它智能硬件产品释放出了巨大的产品、品牌和口碑的红利。

其二,是启发了小米的战略设计和战略升级,搭建了“手机x AIoT”的战略基石。

在小米手环不断打磨的过程中,也逐渐加深了小米对智能硬件、AIoT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此前的“手机+AIoT”战略设计,还是最新的“手机x AIoT”战略升级,AIoT都是小米“两翼齐飞”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翼。雷军说,AIoT业务要成为手机业务的催化剂、助燃剂,渗透更多场景、赢得更多的用户,获得海量的流量和数据,成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而在AIoT方面,小米手环又是最为核心的单品之一,所以说其是战略起点和战略基石,并不为过。

其三,是让小米“手机x AIoT”战略有了0距离的战略入口,有望居中调度整个物联网的互联互通。

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即使未来进入到物联网时代,入口仍将具有决定胜败的战略意义。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相比于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离用户跟进,可以做到0距离、24小时贴身服务,这种近水楼台的优势,即使是智能手机也是无可比拟的。一定程度上,只要在智能手环业务大战中赢得先机,就等于是在未来的物联网竞争中先下一城。

其四,是让小米生态链有了最具示范意义的标杆样本,让更多企业看到“+小米”的力量。

雷军曾经说过,他的人生哲学是,“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敌人弄得少少的”。人生如此,掌握小米这艘商业巨舰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小米+华米”在小米手环上的合作走向,不仅仅关系到一个产品、品类后续的成功与否,更是关系到是否能让智能硬件乃至整个TMT行业,继续看到“+小米”双赢之后,激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小米”后带来的蝶变,这是小米乐于向业界展示的,也是其希望被业界看到的。

前面说过,“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跟选择老婆一样重要”。小米此前能在智能手环业务上一骑绝尘,并且获得上述四个深层次维度的战略级利好,军功章上有小米的一半,也有合作伙伴的一半。必须强调的是,如果核心合作伙伴出现变动的话,无论是局面还是逻辑,都将会被改写。

和小米一样,华米从“小米+华米”的合作中,获得的深层次收益,也是战略级的。

一方面,通过对小米手环的创意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工业制造、供应链管理以及品质把控等等各个环节的锤炼,让华米在实战中快速地打造了一支水平一流、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而人才无疑是企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元素。

另一方面,也极大提升了华米的资源整合、产业协同等能力,在“5G+AI+IoT”产业大背景下,使得华米对“硬件+应用+芯片”、“云+数据+服务”有了更大的格局和更宽的视野。

此外,还为华米开发自有品牌Amazfit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自有品牌Amazfit智能手表为例,如今无论是完整的产品矩阵,还是全球化的团队和渠道,又或者是中后台主芯片和传感器、智能手表操作系统、AI健康数据挖掘算法等,华米科技都可谓蓄势已久,即将全力出击。

近日,全球著名的市场调查公司IDC发布了2020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可穿戴设备报告。报告显示,Amazfit智能手表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了20%,远超成人手表市场11%的整体增速;而整个上半年,Amazfit智能手表出货量更是超过了174万台,同比大幅增长48%。在西班牙、意大利、印度、印尼等多个国家,Amazfit智能手表,都取得了第一的市场份额。

华米科技不仅在自有品牌方面表现优异,更为重要的是,其还成功演化出了“科技连接健康”的公司使命,“健康”让科技的发展和迭代有了锚点,而“科技”则让健康的美好愿望有了坚强的保障。不仅如此,全新的公司使命,以及由此带来的双线出击,也促使华米跳出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囿于“硬件层面”的红海,而是成功驶向了“科技+健康”的产业生态和全新蓝海。

面对新生态、新蓝海,黄汪也有着足够清晰的判断,就像其在做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大讲堂”时说的,“这远远不是一个做短平快能赚钱,就能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这是一个要坚持长期主义的时代。”在黄汪的哲学和逻辑里,他始终都认为,“创业是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叠加”。相信善于“叠加”的黄汪和他的华米,精彩才刚刚开始。

写在最后

“人生道路虽然很长,但是关键处却常常只有几步。”在关键之处,我们有时需要从一而终,而有时又需要与时俱进,不管怎样,不变的是和对的伙伴,做正确的事情。人生如此,对于小米等企业来说也是一样。在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为重要,因为努力是一种战术执行,而选择是一种战略布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土妖

    总访问量:1102353
    全部文章:547
土妖,互联网评论家。 微信公众号:菠萝财经(boluocaijing); QQ:527085579 欢迎沟通交流、约稿爆尿!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