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6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逃不过电商历史的循环

2020/8/25 10:43:00

文|科技茶馆(kejichaguan)

21日,新电商开创者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二季度营收121.9亿元,市场预期121.52亿元。过去12个月,对比阿里的活跃买家7.42亿,拼多多正以6.83亿的成绩将差距一点点缩小。至二季度,阿里月活用户季度新增2800万,拼多多8100万。

图源 | 拼多多财报

说实话,谁也无法预测,势头强劲的拼多多会不会于2021年前实现追平阿里的目标。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电商巨头TOP3中,拼多多对淘宝的“威胁”已然存在。

图源|极光《拼多多数据全面解析报告》

极光数据显示:相比京东,拼多多的用户群与淘宝用户群重合度更高(拼多多和淘宝的重合率高达58.91%)。

6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便宜有好货,好货便宜

拼着买,更便宜。

5年来,就像拼多多品牌Slogan所宣称的那样,便宜,是人们选择它最直接的理由。

用户对于拼多多的使用评价  图源 | 微博

卡在中国经济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的转变红利期,在传统电商面临增长瓶颈之时,拼多多深挖三、四线下沉市场。随后,逃不过真香定律的人们慢慢承认:这个曾经看着“有点low、有点山寨”的拼多多,正在收获越来越多“五环内”消费者的青睐。因为无论环内环外,大家终究只会心甘情愿为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付费。哪里便宜去哪里,毕竟“比起漂浮的虚荣心、莫须有的刻板印象,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更实际”。

事实上,对比淘宝重B2C、京东重B2B,拼多多所主张的C2M反向定制化商业模式是能够保证低价、正品的。围绕“拼团+社交”,它首先将商品吸纳到“拼工厂”内;然后借助微信的社交优势,以邀请砍价、助力免单等方式实现站外引流;接着用算法推送实现站内“货找人”,将下游整合的大量用户需求直接反馈给上游工厂,完成批量生产,满足消费者购物刚需。如此,供应链的缩短,品牌溢价的消减,加之互联网平台独有的资本补贴,便能让无数消费者尝到在拼多多便宜买好货的甜头。

图源|极光《拼多多数据全面解析报告》

极光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增用户数同比增长66%。

去年,黄峥曾在Q2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1月,拼多多平台一二线城市用户的GMV占比为37%;6月,该比例提升至48%。”或许,正如他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那样——拼多多的优势在于高性价,得益于专注这个时代的用户需求,平台正逐步实现一、二线城市的价值增长。

锁定中低端商家,给“那些年的淘宝小店”提供新机会

从下沉到主流,拼多多的活跃用户越来越多,它和淘宝用户群的重合度也越来越高。其实,用户是同一批用户,就是日常生活里普普通通的你我他,只不过当我们网购马桶刷时,5年前会点开淘宝,今天则是选择拼多多。

从商家角度看,过去,在零售电商兴起的1.0时代,类似卖马桶刷这样客单价低、品牌认知度低的中低端品牌商或个人卖家,都会进驻淘宝开个店。而今,当基础设施完善的淘宝逐渐将各种资源从中低端品牌向高端(KA大客户)品牌集中时,他们就不得不另谋出路。

强推单品的拼多多详情页

而出路,就在拼多多。纯卖货无需店铺运营,全平台流量鼎力加持,单品爆款直推热卖……相比其他电商环境,中小微商家能在这里得到更多专属扶植,以低获客成本赚取可观收益。最终,那些年的淘宝店铺在拼多多打开一片天,业内原有的市场小蛋糕,还是迎来了拼多多这位巨头食客。

图源 | 视觉中国

在历史的循环里向前,它要感受时间,把握今朝

仔细回想,历史,好似一个循环。

竞争路上,现在的拼多多也有像极了曾经的淘宝、京东的一面。在平台用户即将奔向7亿的今天,它自然也不甘于永远只为中小品牌提供舞台。可五环内用户愿意向拼多多“低头”,并不意味着所有品牌(尤其大牌)都要曲意迎合。

拼多多好货能便宜的背后,低价优势的弊端也显露无疑。前不久,和拼多多杠上的特斯拉,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再往前,还有LAMER、任天堂、戴森等诸多高端品牌已公开“撇清”与拼多多的关系。

图源 | 微博@凤凰科技网

究其原因,还是拼多多的平台玩法触及了大牌的根本利益。原本品牌完善的价格体系、进货体系、渠道体系是不允许被第三方平台,哪怕是巨额流量平台,来轻易打破的。当然,大牌们也不允许自己好不容易在受众心中建立起来的高端品牌调性、形象和“五环外”的拼多多产生过多关联。

而拼多多,在和大牌做朋友的路上显然也不能操之过急。百亿补贴之后,想要合情合理勾搭上大牌,就意味着要对原始平台定位予以打破、重塑。参考天猫之于淘宝、京喜之于京东,拼多多要做的、可做的,自然还有很多。

总之,引用黄峥《2020致股东信》的一句话,那就是:“感受时间,把握今朝。在这新世界中,拼多多的美好旅程才刚刚开始。”我们作为旁观者,唯有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