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隐私信息的战场,科技该如何向善?

2020/5/18 16:40:00

有人说,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裸奔的时代,每个人的隐私都在逐渐被暴露。

 

5月15日工信部消息,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的检查中,尚有16款App对存在的问题未完成整改。这其中,知乎日报与当当等用户下载量颇高的App赫然在列。互联网企业频频侵犯个人数据,隐私问题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备受指责的问题之一。

 

不得不承认。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们的个人隐私的空间正在被逐步挤压,而关于个人隐私最终会不会消失的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

 

企业为何对隐私挖掘乐此不疲?

 

这已经不是隐私安全问题第一次被曝出了。

 

2018年,《纽约时报》曝光了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数据分析公司及其关联的公司“战略通讯实验室”。称这两家公司窃取并私自保留了5000万Facebook用户数据,并利用这些信息操控总统大选的结果。重磅信息一出,本就备受争议的社交巨头Facebook再次引发民众的恐慌和反感,深深陷入舆论的旋涡。

 

2020年4月,HK 和 JC 两名小学生状告谷歌非法收集他们的声音、面部信息以及其他个人身份信息。除此之外,谷歌在未获其父母知悉或同意的情况下,非法收集和存储孩子的物理位置、访问的网站、在谷歌的搜索引擎中使用的每个搜索词、在 YouTube 上看的视频、个人联系人列表等其他信息。目前,美国北加州圣何塞地方法院受理了这项诉讼。

 

不论是传统“抢银行”式的劫持信息库;还是科技公司对自家用户信息的“监守自盗”。隐私数据仿佛都像是唐僧肉一般,让企业对它的向往趋之若鹜。

 

挖掘隐私信息的背后,企业有着怎样的动机呢?

 

数据分析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客户

 

移动互联网时代,“ID”作为每一个遨游在互联网大海中的冲浪者的虚拟代号,具有与现实中的自己高度拟合的身份特征。

 

“透过想象与真实的心物二元,人们到底把什么样的自我,投射到符号构成的人生大屏幕上。”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在《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一文中,将互联网身份的去中心化与符号表达作为女性主义的特征为我们展现出来。

 

换而言之,姜奇平认为在网络的一端,互联网的使用者通过自我主义去中心化的表达,逐渐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内,形成了与现实中最真实的自我高度重叠的身份。

 

正是这种身份,可以使获得它的企业,精准定位客户,梳理客群,并基于此定制差异化的服务与产品推送。

      

为什么有些人在花呗上的额度只有2000,而有的人可以达到20万?为什么相同的酒店,有些人在平台上看到的价格就比其他人要贵?为什么打开携程,同样的五一假期,不同的人收到的推荐线路为何会有如此高的价差?

 

这种在过去可能会被认为是带有歧视意味“看人下菜碟”的行为,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竞相亮剑的“千人千面”体验战场。而实现这一切的,正是基于对于用户日常隐私信息的挖取。

 

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用户粘性

 

“懒人推动了科技进步”这句曾经的戏言放到现在来看简直就是神预言。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人们进入到“衣来伸手”(网购)和“饭来张口”(外卖)的生活模式。甚至就连学习,都可以足不出户学贯古今。

 

在基本的吃穿住行问题都被互联网用光速解决的时候,人们更进一步的想法,是希望身边有一个真正懂得自己需求的人,能够辅助甚至是代替自己思考,增加生活的体验感与幸福感。

 

互联网对于需求的敏锐嗅觉让企业们迅速抓住了用户的痛点。

 

2012年8月,今日头条发布自己的第一个版本。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一家不起眼的资讯App,会在日后成为互联网举足轻重的存在。

 

而“你关注的,就是头条”这一口号,也引起了所有人精神世界的共鸣。在头条后台信息获取之后的独特算法下,一款仿佛专门为“你”一个人定做的app终于

被你亲手培育完成。

 

而头条评论区对于刷头条的评论“刷文一时爽,一直刷文一直爽”也彻底宣告着头条高粘度群体的形成。

 

此后,一夜之间所有的公司都开始注重“算法”。用户的互联网轨迹被层层追踪,并整合分析。在优酷上刚刚看完《甄嬛传》,再跳转到UC,贴吧,知乎,头条时,就会有与甄嬛传有关的信息推送到主页。

 

高度智能的信息识别与检索推送让用户大呼过瘾,而每一次精准投递的背后,都是软件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攫取。

 

“刚给儿子读完童话,当当就给我推送了《小王子》。”某位年轻的母亲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

 

而只要稍稍询问下周围的同事或亲戚,拥有类似经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我仿佛被我的手机监控了,它好像知道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成为了很多人深有感触的共鸣。

 

诚然,软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了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变得更加“懂事儿”,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软件使用者的用户粘性。

 

现在的确也有很多用户更加享受越来越个性化的服务平台。但是他们好像也从未思考过,在这背后所付出的隐私代价。

 

他们认为的“个性化”很可能是互联网场景下的“甜蜜地牢”。越来越雷同而具有狭见的信息层层包裹着你的ID,互联网的折叠效应发挥到极致。

 

在成为信息茧房中那只再也出不去的“残蛹”的同时,也成为了被互联网轻易“看穿”的人。

 

而被互联网看穿,未必是一件好事。

 

隐私利益诱惑之下,科技如何向善?

 

在隐私安全这种问题上,美国率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信息大国,美国在隐私安全上屡屡失手一度成为国民之痛。

 

2017年,美国著名法学教授米歇尔·吉尔曼警戒美国政府呼吁隐私立法“个人数据被用来拒绝低收入者获取资源和机会,但是它却被用来针对穷人进行掠夺性营销,以获取发薪日贷款甚至是骗局。”

 

吉尔曼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美国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信息监控与隐私获取正在成为阻碍美国社会公平性的重要因素。

 

在美国,大部分底层人民在找寻工作,抵押房屋,儿童保育税收抵免等方面,都被“信息筛查”这一关阻拦在外。大部分的底层人民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资源上的平等。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隐私信息对美国公民二次定义后,将人区分出了三六九等。其中,最不为资本所喜欢的底层公民,率先成为被定义出来并进行狙击的目标。

 

美国底层人民通过各种App和网络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经由线上线下等方式被局域共享,在信息端被“标签化”。在获取社会资源方面,成为被互联网看穿后定义的“无用之人”,资源从未向他们倾斜过。

 

而互联网对于个人信息在数据端口二次定义后,几乎不会再考虑一个人在现实中的主观能动性。仅仅在信息的端口,就将所有的“人”数据化后进行匹配。人格尊严在这一环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数据。

 

这使得在某些场景中,数据身份僭越了人道尊严,那些曾经呼喊着科技改变世界的人,如今却在用科技的利剑击穿人格。

 

2017年,马化腾在全球财富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说:“每一天,都有超过十亿张图片上传至腾讯,节假日甚至会达到三十亿之多,腾讯拥有几乎每个中国人过去十几年来人脸的变化的数据,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在腾讯都有照片,所以他们能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预测他们年老的时候的样子。”

 

当时的我们因为腾讯的强大而感到自豪,而今天的我们,却不能不忧虑这每天数以十亿的照片在未来的归途。作为一家倡导“科技向善”的公司,腾讯会如何处理如此庞大的隐私数据?腾讯会贯彻他们的口号,让科技向善而生吗?

 

而这不仅仅是腾讯的难题,也是整个互联网科技的困境。

 

隐私信息的战场,才刚刚开始

 

时代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信息的迭代。信息时代下,不论是网络信息库的客观存在,还是大数据区块链的云端平台,都已经成为个人难以消除的痕迹保留在互联网中。

 

而作为使用端口,软件必然会记录下每一个人的使用痕迹。除非永远不使用任何信息时代下的产品,否则“隐私收集”就会是永远越不过去的环节。

 

智能化趋势的潮流下,软件算法需要收集数据,并以此为使用者提供数据端口的形象侧写,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百度李彦宏曾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此言论一出,立刻引发对于百度的巨大争议,但争议的背后,李彦宏的此番言论却也是当下互联网科技公司对于用户信息态度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对于隐私安全的问题,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似乎已经不是隐私的收集是否应该被允许,而变成了在隐私信息处理的各环节上,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和可控。

 

其中,“开放隐私权限的决定权”、“隐私信息的使用范围与权限”、“隐私授权的中止”、“隐私损失可追溯”等都应该成为企业考虑的问题。

 

在隐私尚处于缺乏明确规则的当下,企业的自我约束力成为了守护隐私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为客户虚拟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隐私信息需要用户授权。在将来,个人的隐私权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对于隐私信息本身而言,有朝一日也许会成为企业获取用户信任并以此进行竞争的新方式。

 

而在未来,技术层面的竞争可能最终会迁移到用户隐私信息战的战场上来。懂得尊重并妥善使用客户信息的公司在未来会具有长尾优势。这要求今天的知乎和当当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