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下一个十年,内容如何与科技“共振”?

2020/4/24 21:02:00
从2010年4月22日龚宇正式创立网站算起,爱奇艺刚刚度过了十岁的生日——对一家企业而言这显然是一个足够特殊的时间节点。然而,这不仅仅是我们关注这个节点的唯一理由。

当我们沿着爱奇艺的发展轨迹进行回溯,不难发现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里,我们不仅仅见证了一家公司的成长,更经历了一场世界范围内“技术+内容”影像革命的共振。
这场革命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了文娱产业,同时还将持续影响文娱产业影响力的拓展边界。
作者 / 指北BB组 吴飞燕
编辑 / 蒲凡
b1
2010年上映的《阿凡达》不仅获得了高票房,同时也开启了一场影像革命。
这部奇幻的电影中,导演卡梅隆和他的团队从前期摄像到后期制作开创了一套全新的电影制作方法,不仅采用了自主开发的3D虚拟影像摄影系统、搭建了虚拟摄影棚,用协同工作摄影机让CG场景层先出高度拟真的效果,140台数字摄影机构成的表演捕捉技术平台让镜头呈现出完美的现实沉浸感。
2020042412285385

《好莱坞记者报》甚至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称为“视觉特效技术大军、生物设计大军、动作捕捉大军、替身演员大军、舞蹈演员大军、演员大军、音乐和音响大军的总统帅”,认为在这部影片之后,电影终于进入了21世纪。

2

(当年的门户网站头条是这样的)

在《阿凡达》之前人们对于科幻电影的理解更加类似于对现实世界的“二次创作”,在这之后“电影工业”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技术给予了内容呈现更多的可能性,这几乎颠覆了文娱是依赖于灵感的火花这一固化的认知。

如何认识所处的时代,其实决定的并非当下,而是未来。

《阿凡达》的出现让整个文娱产业的从业者认识到一个事实:与技术共舞的时代,已经开启

回到大洋彼岸的中国,2020年1月,在爱奇艺观看《爱情公寓5》的用户会发现,打开第13集时,你不再只是一个看客,你成为了剧情的一部分,你的一个选择,就可以决定主演能否知道真相,进而影响剧情的走势。

3

互动剧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最早能溯源到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上播放的《自动电影》,2018年底,奈飞在其经典系列剧《黑镜》中推出一部《潘达斯耐基》,观众可以自行控制剧情走向,看到不同的故事内容和结局。从微博热搜来看,国内大部分用户对互动剧的认知,大概率是从《爱情公寓5》开始的。

对于观众来说,在这种新的内容表现形式下,我们从被动观看变成主动参与,感受由参与带来的沉浸感。

如果说《阿凡达》给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硬核”生产工具,那么互动视频催生的则是“表达方式”的升级——内容创作不必再是单线创作,内容可以承载多个结局、由创作者与观众共同完成。b2

在这种背景下,当我们复盘2010年到2020年之间的十年行业发展时,能够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人们不仅思考技术能够给予内容怎样的“具象化”提升,也思考着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来补全创作者在满足新需求时的不足,进而对抗创意实现的现实困难。 

让内容创作“有据可依”,这是技术供给创作者的实用工具之一。

《中国新说唱》是爱奇艺一档现象级的综艺节目,观众知道的是这节目很好看,但不知道的是爱奇艺在选择《中国新说唱》制作人的时候,启用了一个叫“艺汇”的AI智能选角系统,综合多项市场因素后筛查了几名候选人的粉丝吸引力、搭档契合度、制作人话题热度三方面的数据,最终根据模型推演出“邓紫棋”可能是最合适的制作人。

4(邓紫棋路人缘逆袭也是从《新说唱》开始的)

对于投资巨大的影视行业,大数据正在逐渐改变“迷茫”状态。大数据开始成为内容创作的参照,通过大数据进行前期研究、降低风险、精准营销,提高影视项目的成功率。

一个典型例子是2013年《纸牌屋》拍摄前,奈飞通过用户大数据的分析发现喜欢BBC版《纸牌屋》的观众,往往也是大卫·芬奇导演的影迷,同时这群影迷也与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的影迷高度重合——这让他们做出决定,邀请前者为导演、后者出任主演。

5

后来的事实证明策略的行之有效,奈飞随着《纸牌屋》的播出订阅数直线飙升,也以《纸牌屋》为起点成为了最著名的影视厂牌之一。

同样的原理,当内容制作方能够分析出观众在观看内容时喜欢哪些片段,哪个明星时,这些热门素材能够进一步应用到内容制作中,反哺内容创作。

而技术带来的更鲜明变化,是内容生产效率的提升

几乎是从《爸爸去哪儿》开始,综艺节目开启了一种“录制N天素材,剪片2小时”的循环往复中。这主要是因为真人秀类节目要求尽量自然、真实,而导演也不知道哪个时刻会发生什么事,导致需要摄像机常开,因此产生了大量素材。

但这其中存在一个巨大的痛点:在传统的内容制作过程中,后期制作本就耗费大量精力,素材量的成倍增长更是雪上加霜。这也让后期制作有了“小黑屋”一称。一项影视行业熬夜现状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人占比高达79%;天天熬夜的人占了35.64%;因为加班而熬夜的占比68.32%。

实际在整个后期制作过程中,包含大量操作简单、重复性高且繁重的基础性、非原创性工作,比如合板、去除废片、识别精彩镜头、配字幕等等。而这些,其实技术完全帮得上忙。

以《青春有你2》为例,目前大部分的后期制作已经应用AI。爱奇艺搭建起一套AI辅助的一体化智能制作解决方案,包括拍戏宝、DIT一站式流程管理及智能制作工具Ysera、爱创媒资等高效制作工具,将平台创新技术渗透于录制、素材管理、后期等节目制作各个环节。

2016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曾与IBM合作,通过机器学习对大量预告片进行了分析,运用沃森超级机器人为惊悚片《摩根》自动生产预告片。去年,奈飞也在财报中披露其正在研究利用AI生成预告片。

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AI剪片子”或许将成为一种常态,“技术+内容”的成功案例使得创作者寻求技术赋能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毫无疑问,依靠新的“生产工具”可能会带来内容创作的新惊喜。

内容升级最终指向的,是面向观众的视听体验革命

在传统的内容生态中,观众定位在整个产业的终端,接受结果并产生相应的反馈。但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尤其是“智能设备”的普及带动着软件功能的下沉,观众对于内容生产环节的参与开始不断增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弹幕。弹幕虽然本质上是评论的一种变体,但基于实时反馈、即时展示等特点,弹幕能够成为内容的组成部分甚至直接进行内容创作。比如历年拜年祭的保留节目“神弹幕表演”。

6

如今,技术也被不断应用在爱奇艺用户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创造出更为极致的用户体验。比如借助爱奇艺的AI创新应用产品奇观,点击一下就能知道当前画面中出现的人物、背景音乐,非常解决刚需问题。纵观国内外的视频平台,目前确实还没发现第二家。

7

b3

应该看到的是,尽管内容展现方式已经不断拓展,但受制于技术发展阶段,更多的边界还有待拓展。例如对于VR的应用。

作为“沉浸式”为主的内容表现方式,VR的应用使用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比如游戏、观景等等。这样的特性让VR很难被创作者采纳——除了技术上的难点外,使用范围的受限让VR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可替代性。所以目前来看,VR应用更多处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

比如今年爱奇艺VR团队和《青春有你2》节目组进行深度合作,采用VR+3D的拍摄技术对近100位选手拍摄制作了VR亮相视频,策划了“少女的考场”VR系列节目还制作了选手即兴画画、即兴舞蹈等各种神秘技能的VR视频,用户可以模拟主考官身份“亲临现场”。随着5G的普遍应用,不再受制于带宽、流量限制后,以VR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尚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去年5月,爱奇艺全球首推互动视频标准,并推出互动视频平台,降低内容创作者、平台、软件工具等各方参与互动视频的门槛,以“标准+工具+内容样板”的形式为行业创造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机会。可以看到,如互动视频、超高清技术等以技术为主导的行业标准被频频提上日程,这也是新事物在行业中快速推进极为有利的方式。

爱奇艺从诞生到发展的十年,是在线视频行业发展的十年,也中文互联网网民十年成长的一种具象化的投射:

我们的行业不仅形成了拥有完整上下游的生态,被技术不断赋能的每个普通人,也逐渐开始参与到这个生态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与创作者的边界不断模糊,造就了如今我们目之所见的繁荣。

然而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大量同质化、缺乏深度、取巧的内容频繁出现在人们的信息流中,本身也就说明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找到最受欢迎的内容,但还没有办法定位最好的内容——这让技术有能力推动繁荣的到来,也能够在不断消费市场耐心后进行反噬。

尤其是当5G、智能设备等新的变量成为我们大环境的新常态,内容创作者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提供通用工具,链接多样性资源的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此孵化出具有时代特性的内容作品。这或许是经历了十年探索,已经在技术领域探索出经验的爱奇艺,在未来十年最被行业寄予厚望的方向。

科技与创意共舞,将成为未来文娱、创意不断突破影响力边界的重要契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