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复工产能不足,富士康是否要反思“机器换人”?

2020/3/5 22:42:00

复工产能不足,富士康是否要反思“机器换人”?


在疫情的影响下,富士康的iPhone生产计划被波及。

早前据外媒报道,富士康计划在2月底前恢复其在中国大陆50%的生产,并计划3月份恢复其在中国大陆80%的生产。但复工情况并不乐观,据媒体消息称,截至2月23日,富士康郑州园区工人还不足3万人,不到用工高峰期的十分之一。

富士康明显急了,毕竟,苹果的产能需求摆在那儿。据产业链消息人士表示,今年苹果为这款廉价iPhone准备的订单超过3000万部,而每个月的订单在200–400万部,但目前的情况是,由富士康等代工厂复工后的产能,还不到之前的一半,严重影响了交付数量。如果订单无法交付,富士康甚至会面临客户信任等方面的损失。

富士康做了一些补救措施。2月15日,郑州富士康推出“防疫返岗激励奖”,激励对象为iDPBG郑州在职员工(不含阳光工场),每人奖励3000元。富士康深圳龙华和观澜厂区入职奖金从原本的3360元增加到了7110元。甚至富士康还聘请了钟南山院士担当集团新冠肺炎防疫及复工总顾问,对富士康进行一系列顾问及指导。

富士康如此的力度去激励员工返岗,在过往均不多见。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抱紧苹果的大腿,尽最大可能性交付新iPhone订单,将疫情对苹果新品的影响降到最低。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富士康产能不足50%,这显然是满足不了iPhone的市场需求。台湾《工商时报》称富士康第一季度营收恐缩减约45%。苹果公司也发声明称,全球iPhone供应将暂时受到限制,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公司的全球收入。日前苹果股价也下跌6%,创去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测,疫情将影响苹果新产品生产和交付,并且会进一步影响iPhone的销售,预计2020年一季度iPhone出货量将下降10%。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苹果全球供应链中的50%都在中国,富士康是苹果最为核心的组装商之一,目前全球有90%的iPhone都是出自富士康在内地郑州的工厂,富士康复工计划难产,让苹果公司今年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富士康的机器换人计划走到哪一步了?

事实上,基于疫情下用工难的问题,富士康机器换人的方法也不失为一个解决之法,甚至据业内预估,此次疫情可能会加快富士康机器换人的战略推进。

富士康早在2011年就豪情万丈的提出了百万机器人计划,表示到2014年,富士康要装配100万台机械手臂,在五到十年内完成首批自动化的工厂。照计划,2020年富士康工厂自动化率要达到30%。而机器换人分三阶段,在机器换人的最后一个阶段——要令整个工厂进入自动化阶段,令所需的人手减到最低,人力只负责检查等工作。2018年6月,郭台铭提到鸿海计划在5年内用机器人替换80%的工人,如果5年做不到,10年内也会做到。

在此后的几年,“引进机器人”与“减员”就成为富士康的两大关键词。公开资料显示,富士康投入的机器人工人已经在郑州工厂、成都平板工厂、昆山和嘉善的计算机/外设工厂投入使用。比如在2016年5月,富士康将昆山工人数从11万减少到5万,直接换掉6万工人。根据工业富联2018年年度报告,2018年,富士康及其下属企业共拥有超过8万台机器人,超过1600条SMT生产线,超过17万台的模具加工设备,超过5000种测试设备,以深圳的“熄灯工厂”为例,单条生产线从318名工作人员降低到38名工作人员,减员接近90%。

时至今日,富士康的生产线依然依赖大量人工进行组装,虽然实现部分机械臂,但与“百万机器人”“完全自动化”还相距甚远。作为制造业的龙头,富士康的现实困境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困境。

复工产能不足,富士康是否要反思“机器换人”?


富士康机器换人战略背后的原因大概有二:

其一,在劳动力短缺和工人成本上涨等压力下,富士康希望通过机器人来弥补用工空缺并摆脱对不可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的依赖。

其二:苹果对利润的诉求极高,具备更强的议价权,希望通过压低供应商代工成本来维护自身的利润,而iPhone的代工需求又是富士康的核心利润来源,富士康不能得罪苹果,相对被动,但富士康也要确保自身利润。

因此,富士康需要通过更多的工业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压缩人工的成本开支也是为情势所迫。既然富士康多年来一直在酝酿机器换人计划,并且该战略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但在疫情的特殊关口,正是机器制造大显身手的时候,但偏偏此刻机器人就代替不了员工呢?

当然核心原因还在于当前的机器人技术还没有进化到可以代替人的程度,富士康的机器人(机械臂)当前只能胜任简单机械的流水线操作。曾有富士康的一位台籍中层称,机器人只能用于生产线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组装,机器人实际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从这次疫情对富士康的影响来看,其实某种程度上说明,富士康机器换人计划是否还要持续推进,或许值得重新思考。

为何说机器换人计划在智能手机行业很难行得通?

在笔者看来,机器换人计划在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中是可行的,所谓标准化产品即它的产品样式、规格与生产程序大致固定,比如说当下急缺的口罩等防护用品就是标准化产品,又或者说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它的样式与大小可以十几年不变,用户对这类产品的创新要求低,对品质要求高。

因此,这类产品只要通过严谨的流水线设定,依赖机械臂进行简单的流水线操作既可以代替人工。机器换人计划在用户对产品创新需求不高,但对品质化要求高的电子产品领域也具备可行性。如果一个产品的生产程序与环节能够做到严谨与精密,那么产品的品质相对可以保证,这同样适用于机器换人。比如说,电视与汽车产品,这类电子产品,用户对它们的创新要求其实并不高,而对产品的品质与质量以及安全性要求高。这意味着产品的生产流程、工序与标准可以做到大致固定。

但是机器换人计划在用户对产品创新要求高、品质要求同样高的行业并不适用。智能手机行业就是如此。用户对智能手机这类产品,一方面是寄予了一定的产品创新预期,一方面对产品的品质要求颇高。那么这意味着它涉及的工序与产品制造流程特别复杂,对精细化操作要求高,简单的机械臂操作可能无法达到用户对产品不断创新的需求预期。

曾有富士康上的管理层表示,iPhone上组装的螺丝,机器人很难保持这么高的精度,只要没对准,iPhone和机器人都将报废。这反而带来了更大的维护成本。目前富士康的机器人生产精度为0.05毫米,而苹果手机对生产精度的要求是0.02毫米。

复工产能不足,富士康是否要反思“机器换人”?


此外是产品在投入上市之前,有一系列的验证与测试过程。新产品的验证、新材料和组件的导入测试、新产品的设计决策与关键规格确认,一方面依赖苹果与供货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但同时,它更依赖熟练技术工人与研发技术人员对这一过程做严密的测试与验证,机器人无法代替这些必须要有人把关的关键步骤。

手机精密的制造,核心组装部分即便一个螺丝扣稍有差池,可能就是严重的品控事故。如果机器人生产出来的手机出现故障与安全问题,那对手机品牌将是重创。当年三星Note7燃损事件,对三星品牌的打击可想而知。对产品的品质品控要求高之外,手机产品同样是一个对创新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就从手机屏幕来看,从过去5.3寸、6寸、6.5寸发展到7寸“巨屏”,从LCD屏幕到OLED屏幕,从曲面屏、全面屏到可折叠屏幕等,这一切都为了迎合用户对于手机形态创新的需求。

复工产能不足,富士康是否要反思“机器换人”?


据说今年9月发布的新iPhone系列将在外观上有大的改观,甚至长期以来被吐槽的刘海也将被去掉。

复工产能不足,富士康是否要反思“机器换人”?


而按照苹果近年来发布新机的频率,从产品的工艺标准、从产品模具等均有改变,这些都可能需要机器人做出调整。简单来说,配备在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其对应的生产流程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苹果对于硬件创新的要求是变动的,甚至可能因为新的产品与标准出来而使得旧有机器人报废。当前富士康现阶段引进的机器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机械手”,只能胜任简单机械的流水线操作。早前有工程师向媒体透露:1000个机器人撑死了顶多代替100个人,不会超过10%;机器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重复的动作,组装方面机器人是搞不定的,要靠手工组装,离不开人。

总结可知,如果只是引进大量机器人来代替流水线工人,这意味着富士康需要长时间保留与沿袭着原有的机器人生产设备对应的生产线,但苹果对产品质量与品质与产品设计创新的要求是不断变化与提升的。这需要生产流程与产品标准跟着变,原有的机器人生产线可能就因跟不上新的标准而丧失了更大的灵活性与创新能力,这可能导致苹果会将更高标准的产品零部件生产流向其他代工厂商。

另一方面,旧的机器人很容易由于新的生产标准与产品规格进化而被淘汰。一方面,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已经大大缩短,对精密度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生产完一个产品后,原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和机器人需要重新调试,而由机器人主导的生产线也无法应对更新的技术与产业创新需求的冲击。

富士康需要反思什么?

富士康需要思考的是,制造产业的机械化也是趋势,但这适合在部分低价值、简单的流水线上小范围试行并优化,而不适用大规模推广,这可能会让富士康面临着产业成本与不可控的困境。富士康需要认清一点是,对于任何企业,它的关键与核心竞争力,终究是人。熟练技工与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苹果挑选供应商颇为看重的核心价值,为什么苹果无法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理由很简单,并不是因为美国本土没有自动化机器人,而是美国本土没有类似中国这么齐全的工种与品类。

因为当前也只有中国才有覆盖手机产业链上下游的齐全的工种与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只有这些熟练技术工人才能应对最迫切的创新需求,也也只有他们能沉淀经验、提升技术标准来应对产品升级的要求,这是富士康的核心资产与价值所在。笔者很早之前曾经指出,如果机器人可以轻易代替人力生产iPhone,那富可敌国的苹果为何不自己建立机器人工厂来批量生产呢?富士康的价值又在哪里?

富士康还需要反思什么?笔者认为,富士康在机器换人的战略执行中,换掉了大量员工,也因此导致富士康在疫情的关键时刻,缺乏足够的员工基数来应对iPhone产能不足的危机。因为足够庞大稳定的员工基数,意味着它有足够的后备生力军去通过更加灵活的生产方式应对各种突发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富士康一手推动机器人普及,一手推动人员精简,但也因此削弱了自身应对这种突发疫情的快速应对能力,简单来说,大量员工裁减之后,它失去了应对黑天鹅事件的一种重要的反脆弱能力。

有业内观点认为,此次疫情,可能将加快富士康机器换人的步伐,但在笔者看来,这能会进一步降低富士康的核心价值。从手机行业来看,电子材料加工工艺、沉积和镀膜技术、复杂测试和组装能力,这些能力是需要人力来推动优化提升,去不断测试优化推动生产流程的优化,这也使得制造业的经验与创新理念得到沉淀与不断优化,这些是主导制造业话语权的关键能力,这也是带动高附加值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推动软硬件融合创新的关键。

而经此一役,苹果公司2020春季发布会极有可能延迟多月,产业链承压的状态短期内将延续,复工恢复之后,供货的青黄不接状况难以避免,也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往常运转。苹果可能也会考虑进一步降低对富士康的依赖度,培育更多的供应商来应对产能不足的风险。这其实某种程度上也伤害了苹果与富士康的信任度。因此,这次疫情可以让富士康反思它的机器换人战略是否真的能解决它的成本困局。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富士康机器人换人的速度与技术人才数量、质量的储备依然难成正比,这也是它当前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富士康要做的其实是将人才储备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尽可能形成良好的人才战略储备制度与技术经验的传承体系,只有人才与熟练技工才是富士康的核心资产,一堆没有灵活性与创造力的机器,终究无法替代人的核心价值——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与需求的时候,一堆机器永远无法做到人的快速应变能力、灵活性与创造力。这或许值得富士康好好反思。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redianweiping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