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除了“开行业先河”或许微信更喜欢做那个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2020/2/28 11:25:00

在微信小程序三周年之际,新一年的发展计划也随之公布,大致分为提升用户购物信任感和提供更多的组件与能力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商家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闭环”。近日,更有商家直接向媒体透露,直播功能已经开启公测。回顾这些年微信的发展,似乎没有太大的改版创新,但微信小程序一直在唱“重头戏”。

还记得曾经有些业内人士,拿“快应用”和“小程序”去对比,当时中国的10家手机厂商联合发布了「快应用」无需安装、即点即用,快应用就是手机厂商版的「小程序」。但这绝非是与微信“叫板”,因为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产物。前者「小程序」是产品应用层面的功能、服务的完善,是为了降低供需两端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而后者「快应用」做的是分发的生意,更加偏向于产品思维。前者是给用户了更多的选择,而后者是给产品、品牌方多一个流量入口选择。与其说「快应用」对标

「小程序」不如说它对标苹果和google。


除了“开行业先河”或许微信更喜欢做那个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在小程序赛道内,微信是那个“开行业先河”的存在,但纵观整个小程序赛道,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程序成了各大应用补足“短板”的存在,比如抖音小程序的“用视频搜视频”、支付宝小程序串联起的“阿里小程序生态”、快手小程序的“AI宠物”、百度的“AI智能小程序”等等。张小龙所带领的微信团队没有选择去快速创新,而是选择以用户思维去做产品,所以除了最初的“爆款”小程序涌现,更多的是“平淡无奇”的去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没人愿意错过直播这块“蛋糕”。各大平台积极探索“直播+”模式,布局内容生态,带动自身业务发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4.3亿的网民观看直播。直播+X成为了众多产品的标配,例如直播+游戏、直播+秀场、直播+教育、直播+社交、直播+电商等。

各大巨头快速布局直播赛道,阿里打造淘宝直播,创造新的购物场景,2019年淘宝双十一直播带来了高达200亿的成交额;快手推出“快手营销平台”,充分利用平台的私域和公域流量,正式加速商业化,2019年快手的直播收入有望超过300亿;字节跳动通过抖音、西瓜、火山等多款视频类应用共同发力直播市场。相比之下,腾讯方面更偏向于游戏电竞直播、资讯类直播、工具类直播及秀场直播,微信直播显得“姗姗来迟”。


除了“开行业先河”或许微信更喜欢做那个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最近半年里,张小龙团队一直在布局搜索、短视频和直播三个方面,从当前微信的发现里,我们能看到部分新增功能及功能划分。包括朋友圈、视频号、看一看、搜一搜、购物、游戏、小程序等,它们共同构筑起来微信的私域圈层、图文内容分发、视频内容分发、搜索功能、电商功能、游戏功能以及小程序内的各项工具服务和商家服务。

通常媒体对于“巨头”的大动作都很敏感,不可避免的会有些过分解读。包括“微信做短视频能否颠覆抖音?”、“微信的短视频功能更像微博”、“微信商家直播功能公测,试图对标淘宝”等等类似的标题层出不穷。换个方式思考,具备支付能力的微信本就具备“商业闭环”的能力,这些新功能的发布更多的只是对微信整个大内容生态能力的补全。功能完善之后,商家自然“无师自通”,对于微信而言帮助商家就是帮助微信自己,微信只需要做好产品本身,无所谓和“哪一家”对比。以用户思维去做产品,用户需要什么就给到什么。有些人看到的“微信”是那个错开竞争“风口”,在行业稳定期入局,做那个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除了微信之外,小程序赛道上的其他竞争者也在积极布局。包括支付宝、抖音、视联网、快手、百度、360等。

对于“视联网”而言,小程序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AI技术的支持下,“视联网”已经打开了开拓出了视频AI广告和场景电商等创新商业模式,构建了视联网的产业雏形。下一步,以视频小程序生态成熟为标志,在各类智能硬件生态的协同支持下,大幅拓展着产业边界,形成“视联网+”的赋能形态。

除了“开行业先河”或许微信更喜欢做那个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现阶段的阿里小程序生态支付宝采用了先“激活”生态,培养用户习惯,再对外合作提高“短板”的方式,避免了冷启动。以小程序为基础的底层架构正在成为阿里系的底层架构,阿里系的超级App正在通过小程序被打通。上线一年中,支付宝小程序先后跟阿里系体系内的淘宝、天猫、UC、高德、钉钉、饿了么、天猫精灵等各大应用打通。

抖音方面,抖音小程序推动着电商生态正在逐渐成型,从内容生产到IP包装再到商品转化,覆盖线上商城与线下门店。抖音小程序是当中的有效抓手,作为各个环节的串联,将支付、导流、店铺等功能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商家实现内容分发和商品销售。

互联网巨头和众多创新企业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定义着“小程序”,2020年的小程序赛道的创新,或许更应该立足于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两大方向,商业化是最终落脚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