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15天12个涨停,网红妖股“李佳琦”跟如涵有什么不同?

2020/1/7 11:30:00

作者 | 雨茜编辑 | Amy Wang

12月中旬以来,股票“星期六”(代码002291)因旗下的遥望网络而被认为是网红带货概念股的领头羊,成为资金关注的热点。自12月12日启动上涨行情开始,短短15个交易日,拿下12个涨停板,涨幅高达220%,网友和股民们均戏称其为A股“李佳琦”。

尽管此前星期六的持股股东大幅减持,深交所也对星期六的股价异动发出了询问函,但这都不能抵挡概念股龙头的疯狂大涨。更有市场传言称,上市公司收购的电商直播资产遥望网络和顶级流量网红李子柒有所关联,一时之间,网红概念股激发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

股价飙升,“网红第一股”为何备受青睐?

星期六原是A股市场的“女鞋第一股”,主要经营策略是大量开设自营店和分销店。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近年来公司开始转型,正式“脱鞋”变成一家轻资产公司。2018年3月,星期六以约18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了杭州遥望网络88.57%的股份,而遥望网络是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平台的MCN机构,拥有网红达人50余位,签约明星艺人包括王祖蓝等10多位,短视频平台全网粉丝量约1.5亿,累计播放量100亿+,月曝光量25亿+。

凭借“遥望网络”,卖女鞋的传统企业星期六,成功转型被市场视为明星网红概念股,成为股价上涨的内推力。

此外,资金连续拉板的原因,除了星期六迎合网红电商的概念,还在于游资的接力博弈。专业人士指出,在A股市场上一旦游资密集拉升股价,有公募基金持股的股票将会被机构大量出货。因此,游资拉板的标的,往往是公募基金出现比较少的另类品种。而星期六作为一家公募基金参与极少的品种公司,自然受到了游资的追捧。

“星期六”的异动不仅让人联想起去年4月在美国上市的“如涵控股”。这支昔日的“网红第一股”便没有如此幸运,首日开盘便下跌了37%,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且每年收益有放缓趋势。

“如涵控股”的前身为冯敏创办的淘宝店铺“莉贝琳”。同时莉贝琳团队和女装模特张大奕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2015年9月“莉贝琳”团队转型如涵电商,专注网红孵化器业务,帮助更多企业进行推广。

此后,如涵顺利提交了赴美IPO招股书并顺利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RUHN”,公司定位为“KOL电商第一股”。然而,上市后的如涵表现的显然有些不尽如人意。对此王思聪曾转发微博,评价如涵的问题在于因营销费用占比过高(近1.5亿)所造成的亏损、其次则是因为网红具有不可复制性;最重要的是如涵的模式“说白了没有验证成功,也没有证明出自己可以培养出新kol。”

据悉,如涵目前手握113位签约网红,并将其分为三类:顶级KOL、成长KOL以及新兴KOL,三类的带货能力以及粉丝数也不尽相同。然而整个公司的运作仍在靠头部网红张大奕的巨额收入维持,这说明公司的运营体制仍处于不健全状态。

但网红公司对于上述问题仍没有一个完善的应对机制,靠头部网红运作以及网红的“不可复制性”仍没有得到解决,因而有了如涵的“前车之鉴”,不少人对于“星期六”的暴涨持有怀疑的态度。

“网红经济”概念股还能“红”多久?

——推崇者:顺应趋势,引领潮流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红经济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元,为11218.7亿元,年增长率为47.3%,随后几年网络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速,2018年网红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在网红人数与粉丝规模持续双增长的加持下,网红经济市场规模以及变现能力也随之增强。网红经济成为当下产业新风口,无疑成为资本和市场的共识。

星期六则表示,目前公司整体看好新流量形态下的短视频及直播带货的行业前景,未来将持续加大该业务的投入力度,网红梯队以自己孵化为主。并称其团队具备互联网和电商思维两种基因,能准确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并迅速反应及时开拓,业务覆盖面广基本涵盖各大渠道与平台。

种种利好消息加大了不少股民对“网红经济”概念股票的信心,认为市场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但更多的人则认为高歌猛进的“网红股”们只是虚有其表,炒作嫌疑颇大,不能盲目跟风。

——唱衰者:数据造假,乱象丛生

尽管诸如“李佳琦、薇娅、李子柒”等顶级网红粉丝数超千万,年收入过亿。但“网红圈”尚不具备成熟的运营模式:变现难盈利少、受众对象与产品不能对应、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数据造假严重,粉丝众多≠盈利

2019年10月的“张雨晗微博”事件给网红行业敲响了警钟,300万播放量,千条评论的光鲜场面背后是购买量为0的吊诡局面。尽管新浪微博平台对此事进行了关停处罚,但刷单造假的广告仍此起彼伏,真假难分。

这种用钱砸出来的热度与曝光度不能很好的变现,面临空有数据没有成交量的尴尬局面。此外,即使和头部网红合作,部分商家也表示不能保证100%的盈利,巨额推广费成为收回成本的关键所在。

内容不精、定位不准导致出圈困难

对于网红们来说,想要持续吸金并不容易。流量红利对他们的帮助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腰部网红靠什么突围依旧无解。对于头部网红,面临的压力更加难以想象,他们需要为维持热度付出更多。

在此基础上,受众对象的划分成为一个世纪难题,如果直播内容面向的受众对象过窄,则被归为小众,难以得到大品牌的加持;如果内容泛化则目标模糊,难以给观者留下印象从而错失流量。在未来,垂直领域的细化必将成为趋势,但在目前阶段来看如何在内容与受众平衡,仍有待商榷。

网红公司:头部效应明显,培养计划面临转型

毫无疑问,“网红经济”的兴起离不开经纪公司的策划与培养。在杭州,打造网红的经纪公司已初具产业规模。但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标准化的可复制产品才是一个企业正常运作的标准,否则公司的经营风险将会加大。

“李子柒、辛巴、papi酱”的成功能否被复制,尚不能得出确论。目前已经成为顶级的网红不会贸然离开公司,而中低部的网红则要消耗大量成本,却很难带出成效。因此多家经纪公司调整了方向,今后更注重对公司孵化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培养一个成熟的网红,同时也会更注重对内容策划及制作的深耕。

网红的发展经历了从1.0时代到4.0时代的更新迭代。如今,网红正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网红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从个人创作向团队化、企业化经营过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则建议:“网红或明星带货,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堵不如疏,应该通过后续制度让其发展更加规范。”

而对于“网红经济”的那些概念股来说,前期的火热并不意味着持续火热,尚不成熟的产业圈仍有诸多弊端需加以完善。1月6日,妖股“星期六”已经不再继续“妖化”,-1.26%的下跌走向或许将带给“网红概念”一段冷静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