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如何“刷脸”更有安全感

2020/1/4 10:18:00

对着手机眨眼、抬头、低头、摇头、张开嘴巴等活体检测动作,3秒即可完成刷脸认证。

当前,“刷脸”不仅可以登账账号、打开手机、门禁解锁、乘车、支付......一步步渗透人们生活中的场景,通常在可科幻剧中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上也奔向现实,融入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那么如何让“刷脸”更优安全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

刷脸


随着刷脸支付设备不断落地和行业需求的高涨,加速了AI行业发展,但人们对安全和隐私的质疑也呼之欲出。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指出的,“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它的‘双刃剑’特征会愈演愈烈。”也有很多业内人士指出,人脸、指纹、虹膜、声纹、DNA等人类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这些生物信息可以准确识别个人身份,如果这些信息提取后被放上网上,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复制、伪造、合成和泄露的风险。今年11月初杭州动物园的“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瞬间登陆上人脸识别行业的热搜,引起众多网友对个人隐私权维护和相关技术法律监管的思考。

随着生物技术应用在AI行业中,网民也呼吁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尽管《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中都有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明确条款,但由于立法分散和时效原因,人脸、声音、虹膜等生物信息识别在一些司法解释中没有被纳入。

纵观科技史,新技术“横空出世”,发展期往往是“野蛮生长”,没有相关制度和行业标准限制。当人们意识到安全性时即走进沉淀期,用户生物信息被数字化处理后构成了一个人的“活体数据”,一旦泄露或被不法利用,其风险远高于其他识别性信息,实际上,生物信息就相当于我们的居民身份证信息,而且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生物信息尤其重要。而且我们办理个人政务业务时候,都需要身份证和人脸进行认证,因此,对于掌握和利用公众生物身份信息的主体,需要让法律监管与技术创新相适应,以确保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安全,防范无可挽回的风险。

不过,今年以来,随着“刷脸”技术进入金融、交通、高校、医疗、政务等领域时,国家网信办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规标准,《网络生态治理规定》也在制定中,但对于个人信息的使用、存储、运输、管理仍需进一步细化。

对于目前来说,生物识别行业急需从两个方面加以规制:一是从个人信息保护角度,明确生物识别技术的市场主体和部门的法律责任,防范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问题;二是从使用行为方式角度,不仅要建立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规范,明确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边界,而且要将以欺诈、侵权为目的的如“换脸”“仿声”等行为纳入冒充身份违法犯罪认定范围。

生物识别技术应与法治与自治相结合。法律的主要功能是划定“禁区”,明确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并规定相应法律责任,限制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底线,完善内外监管;另外,在法律里允许范围,应该鼓励行业制定相关标准,提高行业警惕性,集中技术研究力量,从安全角度,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防御技术,完善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九州集团作为微信和支付宝首批官方刷脸支付服务商,旗下的小易掌柜以商家系统为切入点,通过AI智能和移动支付大数据为商家提供刷脸支付应用案例,发挥刷脸支付优势,涵盖了智能收银系统、刷脸支付,POS机器,支付盒子,聚合二维码卡台,支付会员、卡券核销等一整套的支付服务解决方案。看好刷脸支付发展前景,想参与微信和支付宝的刷脸支付代理加盟项目,欢迎咨询www.zgjiuzhou.cn,拨打020-31147529热线咨询。

转自:www.zgjiuzhou.cn,侵权请联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