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越来越热衷办「年终盛典」?

2019/12/31 9:08:00


和往年一样,这又是一个被年终盛典攻陷的冬季。

或关于时尚,或关于娱乐,或关于影视…活动横行,明星扎堆,誓要「艳压群芳」;随即包揽热搜,一件礼服、一款妆容就可成为大众谈资;更有各类奖项风向成谜,组合罕见合体吸睛,红毯的热火朝天与寒冬的清冷萧瑟形成鲜明对比。

一场大型营销活动

年终盛典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过去更多是官方单位、时尚杂志的专利, 如今却成了互联网行业的共同追求,似乎不办一场大会就不够彰显企业壮大。

特别是在直播盛行的前几年,斗鱼、映客、虎牙、花椒、YY、一直播等直播平台都卯足了劲举办自己的年度盛典,爱奇艺、今日头条、腾讯、百度、微博等互联网公司也未曾缺席。尽管企业性质各异,跨越了直播、视频、搜索、社交等各个领域,但盛典内容无外乎明星红毯、表演、颁奖这些流程,说白了只是一场场大同小异的娱乐活动。

当互联网盛典成为常态,这背后究竟有何逻辑可循?

于企业而言,盛典是最直观展现实力的方式,其重点就在于「盛」字,从活动规模、到明星量级等各项层面都要足够盛大。继而借势明星流量,吸引大众关注度,为品牌影响力造势,以此释放自身品牌价值,亦是商业化进程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年终盛典」大概就等同于企业的「年终考核」,大众就是「阅卷人」,往往与活动规模大对等的是行业地位高、企业生态健康;反之,若活动规模缩水或者取消,则代表着行业大环境的颓势、或是企业困境。

于明星而言,通过出席、站台获取利益自不必提,更是有效的曝光机会,这也就可以解释了热搜上诸如「XX明星XXX礼服」或是「XX明星XXX妆容」这样词条的由来,通过「艳压」、「吸粉」等手段拓展时尚资源、助长商业价值。

也就是说,活动主办方也好,明星嘉宾也罢, 盛典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了一个示众的环境,各显神通,竭力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究其根本不过是一场烧钱的营销活动。

内容价值不过尔尔

为了在这一场场「营销活动」中得利,企业拼命砸钱,明星连轴赶场。既已有了初衷,其盛典意义是否能够成立呢?

首先,活动千篇一律。从内容到流程别无二样,甚至是明星嘉宾都频繁「撞车」,尽管大幅砸钱,也无法给予受众更多的新鲜感,只会产生视觉疲劳。

其次,分布过于密集。特别是进入十一、十二月以来,几乎是三天一次小红毯、五天一次大红毯,可能盛典结束之后,观众只隐约记得某位喜爱的明星有一件好看的礼服,留下了一套精美的照片,并不能分辨出出自哪个活动,又是哪个主办方,其「为品牌造势」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再者,质量极其粗糙。大多数是为了举办盛典而举办盛典,请来了知名主持、大牌明星又如何,因为准备工作仓促、活动流程漏洞等原因,最后不过是一个笑话,这个月刚发生的「朱丹主持翻车」就是最好的例证。

12月3日,作为主持人的朱丹在cosmo盛典上「出尽了风头」,却是因为频繁叫错嘉宾姓名。直播晚会时,朱丹管娜扎叫「热妈」,管热巴叫「娜扎」,管林允叫「林允儿」,管周笔畅叫「丑笔畅」,而这N次失误都是发生在几分钟之内。一场时尚盛典,登上热搜不是因为嘉宾穿着够亮眼,不是因为时尚理念够前卫,却是因为活动出现了大型「翻车现场」,实在是讽刺。

所有的结果都在指向——盛典不过是一场自以为是的「狂欢」,其内容价值不过尔尔,却仍阻挡不了更多互联网公司趋之若鹜。

难掩背后的圈钱产业链

表象的繁荣之下,掩藏着内在的贫乏,一切仍在有条不紊的行进着,这背后又有何深意?当浅层结论都在否定这件事情的必要,必然有深层缘由可以支撑。

换而言之,看似「自娱自乐」的盛典背后必然有着利益链条支撑。

其一,主办方层面。盛典中设置了投票、颁奖环节,正是主办方圈钱的最重要途径。关于投票环节的猫腻,早前曾遭到曝光。知名微博账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曾经曝出光线传媒主办的音乐风云榜典礼坑钱无数,颁奖礼之前在网络上开启几轮投票,投票到一定数量之后就需要花钱,以虚拟鲜花的方式投票,一朵鲜花一毛钱,某明星粉丝就花了六位数给该明星投票,主办方却以粉丝意刷票为由取消了投票成绩,所有的钱都打了水漂;关于奖项,盛典的奖项每年都在激增,含金量大打折扣不说,奖项的定夺大多也是依靠投票进行,甚至直接明码标价卖予明星,终究是一场金钱交易。

其二,黄牛层面。看似是黄牛得利,却也是主办方圈钱的途径之一。一鸣网采访一位黄牛得知,一般售卖平台的实际放票数量都会比公开数量少很多,主办方将更多的票直接供予黄牛,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继而联手炒价。

甚至不惜欺骗粉丝,列出流量嘉宾名单,承诺会到场表演,抬高票价却反遭打脸。比如今年的爱奇艺尖叫之夜将TFBOYS列为惊喜嘉宾,三人合体的热搜也居高不下,大量粉丝从天南地北赶来应援,入场券亦是一票难求,结果却是榜单消失,节目单突然变更,TFBOYS三人从开场时的满场坐到临近结束时的空场,都未表演节目。

其三,营销层面。一场活动,持续几天热搜,霸占榜单几十余条,背后真的是盛典本身热度如此之高吗?其实牵扯的是营销层面的动作,不光是明星本身愿意买关键词词条,活动方更是为了给活动造势,不惜砸重金蹭热度,这才有了很多数百条评论却跳至热搜前几的词条。

盛典还未完结,红毯仍在进行。表面上的获利者或许是台前风光无限的明星,通过一次次亮相增添着曝光度, 几番利益斟酌,身后挤破头的互联网企业们却有着更充分的理由。究竟价值几何?企业知道,受众也知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