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蜻蜓”、“青蛙”、“蓝鲸”踊跃而出,刷脸支付这潭水还能吹起那些浪花?

2019/12/12 16:47:00

支付宝和微信对飙将近一年,市场尚未定格,银联刷脸付冲入刷脸支付这潭水,未来走势将如何?谁是“刷脸”大佬?


支付宝


今天,“刷脸”热度随着微信新政策出现,持续飙升。

一是,支付是交易过程中的闭环,而传统支付方式单一,安全性差、体检差等缺点不足一提。当今的支付方式多元化越来越明显,移动支付市场百花齐放社会曝光度与媒体聚焦性也愈发强烈。

二是,支付方式随着互联网而扩散,不仅仅局限于支付上,更多是与新技术、新产业、新服务、新功能结合,增值服务新增,只要对商家和消费者有利,均是来者不拒。

支付宝和微信两大移动支付巨头,从线上打到线下,支付的应用不断在创新方式,席卷零售市场,还深入公共交通、高校、医疗、政务等领域开发应用场景。

2019年,支付这个词可以在互联网行业大谈一场。

值得两大移动支付巨头小心的是,10月20日乌镇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银联携手60余家银行联合发布一款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简单直白,直接冲击刷脸支付这潭水。

为此,“国家队”大举进军刷脸支付市场,打破原有双方巨头争霸局面,转入三国争霸局面。


刷脸付


2019起风的一年:“青蛙”捕“蜻蜓”,“蓝鲸”跃出水面。

刷脸支付不再是二维码支付时代,三者强强进入升级对战难度。2015年春节,10.1亿次收发的春晚红包,正式刷新国民对于移动支付的印象,自此微信支付开始逼近支付宝的城围之下,支付宝不管是线上支付还是线下支付都遭遇微信夹攻,两者之争愈发激烈。

此后,不可避免的市场趋势出现,微信支付增长,支付宝下滑,两者达到了一个相近的节点,天下一分为二。

尽管,支付宝仍然占据着大份额(超过53%)的移动支付市场,但是微信作为全网用户量最多的APP ,与腾讯强大的强大社交属性密不可分,对支付宝的威胁不可谓不大。

从依靠手机媒介支付,无疑微信支付的社交属性是支付宝一强劲敌人。

而支付宝似乎已经预知微信必定会抢夺市场,早在2015年前已经开始研究“人脸识别技术”,记住“刷脸”撇开手机介质,以全新的支付方式对抗微信支付,打造新支付战场霸主。

以刷脸支付的使用流程来看,这也确实是一个摆脱手机的支付方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携带任何移动设备,只要刷脸识别,便可完成支付。

具体来说,“脸”就是你的钱包。商家使用的刷脸支付设备只是工具而已。

2018年12月,支付宝正式推出刷脸支付设备“蜻蜓”,在技术性、安全性、便捷性、体积、价格有重大突破,向中小商户推广刷脸设备可能性更大。

然而,就在支付宝“蜻蜓”起飞之际,微信支付紧随其后,于2019年3月正式推出其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战力十足对飙。

青蛙捕蜻蜓,一池春水再被搅乱。

一方面,不管是“蜻蜓”,还是“青蛙”,两者都有意降低使用门槛,以开放的模式向市场推广旗下刷脸支付设备,不需太复杂的流程;

一方面,市场政策层面,双方又进入了补贴战,只要用户通过刷脸支付设备向商家付款,商家便可获得相应的返利,然而,消费者使用刷脸支付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红包优惠,导流之意十分明显。

“蜻蜓”飞,“青蛙”赶,2019年围绕着两大刷脸支付设备市场推广,市场之下,是刷脸支付不断下沉,不断探索交通、政务、高校、医疗、零售等线下支付场景,进行大规模商用化。

10月20日,银联联合6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刷脸付”让刷脸支付这股风加足马力。

随后,银联与微信支付的刷脸支付终端完成聚合,由银联商务发布了旗下刷脸支付设备“全民付蓝鲸”(以下简称“蓝鲸”)。

“蓝鲸”所做的聚合,便是系统之内嵌入两套账号体系,银联刷脸付与微信支付,用户可自主选择,即一张脸在同一个设备刷两个“钱包”。

之前,不管是蜻蜓还是青蛙“刷脸”都是各家回各家,互不聚合,而入如果两个聚合则回归到二维码支付时代。

“蓝鲸”跃出水面,两者正面对战支付宝蜻蜓,“刷脸”起源于支付宝,而市场的风向迎来新的变动,蜻蜓能否战胜蓝鲸,还需要要时间来证明。

显然而知,“蓝鲸”联合“青蛙”对抗“蜻蜓”是刷脸支付未来走向的一个趋势,“刷脸”最终将会走向聚合。

九州集团作为微信和支付宝首批官方刷脸支付服务商,旗下的小易掌柜以商家系统为切入点,通过AI智能和移动支付大数据为商家提供刷脸支付应用案例,发挥刷脸支付优势,涵盖了智能收银系统、刷脸支付,POS机器,支付盒子,聚合二维码卡台,支付会员、卡券核销等一整套的支付服务解决方案。看好刷脸支付发展前景,想参与微信和支付宝的刷脸支付代理加盟项目,欢迎咨询www.zgjiuzhou.cn,拨打020-31147529热线咨询。

本文转自:www.zgjiuzhou.cn,侵权请联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