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10天三发声明,水滴筹的责任边界在哪?

2019/12/11 19:12:00

关于水滴筹的文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却觉得一直有失偏颇。在更多的讨论中,水滴筹都被定义成了一个慈善募捐机构,从而背上了一个非常严苛的审核机制。在去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个小时候做的阅读理解故事,可能会让整个事情变得更加清晰一些。

从一个故事说起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温森多有一次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遇到一个女子,她说她的孩子病的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然后罗伯特·德·温森就把自己的奖金支票给了她,后来有一个人找到她说,这个女的是一个骗子,都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罗伯特·德·温森说:“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这人说,是的,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这真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温森多说。


我并不是说虚假的筹款多么正确,我只是提醒大家一下捐款的初心,如果没有人真的这么惨,本质上还是一件好事。至于说我们能不能保证每一笔捐款都真实,我觉得可以追求,但很难要求。毕竟任何一个行业,我们恐怕都没有办法保证一个百分百的真实。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件事对于大部分有需要的人是好是坏?其中如果混杂了一些不真实或者虚假的部分,我们能否接受这种“损耗”?接下来才是,我们应该如何督促平台实现一个更好的监督。用一个简单的成语表达就是,不能“因噎废食”。

我看了水滴筹的三次声明,承认了自己管理上的缺漏,作为水滴公司一个非盈利的业务版块,我觉得他们实际上也在不断改变策略试图更好的解决真实性的问题。比如一开始出现了个别筹款造假的情况,现在他们就派人去扫楼,由真实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核实,造假的可能总会变少吧。但人性莫测,为了完成KPI,这些扫楼的人又做了一些包装案例的事情,接下来我觉得大概就是要严格一下管理和流程,就好像银行一样,开户可能要录个视频验证做一下真实的意思表示,我觉得这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事务的发展过程中,我觉得也应该允许这样的修正。

商业属性和公益性的矛盾

其实很多人在一个概念上有所混淆,那就是把水滴筹的个人社交大病筹款和公益募捐混淆了。在我小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公益机构的募捐,不过能够在公益机构发起募捐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基本都是很大的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而水滴筹的出现,则是试图用系统性、社交性的方法解决了一个普通人的求助难题。因为这种求助的发起是基于求助人的社会关系的,所以我觉得用公益募捐的标准去要求水滴筹并不合适。举个简单的例子,平时红白喜事、亲戚得病,我们去看望的时候,都会给些钱,至于说这个人是不是有钱,够不够治疗,其实并不是核心关键,这就类似是一个份子钱。而水滴筹其实是介于公益募捐和亲戚份子中的一种形态,我觉得这个形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而不是简单的定义为卖房卖车后再求助才是合理。

比如之前德云社那位相声演员的筹款,在我看来非常合理,第一房子是公房不能卖,第二家住很远,去医院也需要车辆,所以车也没有卖。第三收入低,所以发起一下求助,亲戚朋友和一些粉丝就捐了钱,最后就被异化成了德云社的大咖、有车有房还筹款。让一个社交求助平台背负了公益系统应该承担的责任,但实际上水滴筹平台也并没有享受到公益系统的政策和待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更认为水滴筹还是一个企业发起的求助平台。因为是在做模式创新,所以有一些缺漏不可避免,但我觉得也应该去判断一下,这里面可能有问题的求助有多少,实际帮助的人有多少,来判断这个商业模式的真正价值所在。


从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的公开信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做这个业务的初心,从水滴互助、到水滴筹、水滴公益其实都是在建立一个门槛更低的全民保障系统,以及对用户进行保险的前置教育,而后期推出的水滴保险商城,也是一个更规范的网上保险平台,对于保险行业的产品的透明化其实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为什么背锅的总是企业?


这次水滴筹引发的舆论风波还是超出我的想象的,我并不觉得这件事情对公众利益有这么大的伤害,毕竟这不是一个卖惨的平台,我看到的大部分朋友圈分享的筹款链接,分享语基本都是这是我的朋友、同事、亲戚之类,希望大家来帮助。一般都是有背书的,而鲜有纯粹卖惨的情况。即便是在暗访中,不愿意做众筹的人主要原因也是觉得丢面子,这也足以证明这种个人社交筹首先是基于亲戚朋友,其次基于亲戚朋友的朋友,而非一个广泛性的募捐。我觉得大家更多的还是处于对这种模式的不了解以及朴素的正义心态产生的恶感。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个个人社交大病筹款工具来看待,而不是一个慈善平台来看待,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其次水滴公司在其中也确实背负了责任,不过我认为最大的责任还是没有讲清楚这种个人大病社交筹款求助的方式,对这个行业缺少定义和规范,而非审查责任。因为审查责任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百分百的解决,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引发社会这么大的反弹和反响,还是因为大家没有理解这种模式和慈善募捐之间的区别导致的。而一些业务员的违规操作,则加深了这种误解,尤其是在他们还有提成的情况下,大家更想当然的认为这些都是募捐得来的钱的抽成。这些误解的造成,其实体现的也是水滴公司在对公众发声和宣传方面的不足。

当然,只低头做业务确实是沈鹏的最大优点,但作为一个行业开创和领军的企业,我觉得也应该承担起对行业理念普及和解释的义务。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还是一个大众关切的问题,大家希望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解决了问题,大概的问题求助比例,这样才能对个人社交筹款行业有一个更好的判断和认知。这也有助于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毕竟,信任才是这个行业最为重要的基石。

十天三发声明,积极进行整改,可能是水滴为自己发展过快同时没有相匹配的宣传而付出的代价。但总体看了,我觉得水滴筹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可以帮助到很多困难的人。而且我也阐述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并不需要卖车卖房惨到家才可以求助,我觉得求助的本质就在于能够帮助人们不用卖车卖房才能解决自己的困境。我想这才能叫帮助,对求助的人,我更希望大家能用力所能及的一点付出让他们能活的更有尊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