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智能电视在美国蒙上阴影?中国品牌要谨防被人“抹黑”

2019/12/10 10:00:00

智能电视在美国蒙上阴影?中国品牌要谨防被人“抹黑”

撰文/蓝科技

在美国,一切皆有可能!

当智能电视大行其道时,还必须要小心黑客入侵。不要以为黑客只是攻击互联网,他们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互联网电视。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美国FBI给出的警告。在美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

美国FBI发出警告说,购买新电视尤其是智能电视要谨防随时被黑客“询问”的可能性。

像计算机或连接互联网的设备一样,智能电视始终包含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安全漏洞。许多电视型号还带有麦克风和摄像头,因此安全风险更大。这是联邦调查局发布的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智能电视的警告。

美国FBI对智能电视的警告

“除了制造商可以窥视或窃听的假设之外,智能电视还是黑客进入您家的‘大门’。嫌疑人可能无法进入被锁住的计算机,但他们完全可以进入能够穿透不安全的电视,”联邦调查局在警告黑客使用电视的麦克风或摄像头偷看、窃听的可能性时说。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黑客会通过互联网进行入侵攻击,似乎针对电视的入侵极少发生,然而真相就是已经发生了。这是因为,大多数智能电视使用制造商开发的操作系统,这使黑客更容易渗透,因为一些公司几乎不关心电视的安全性。

今年早些时候,黑客劫持了Google Chromecast设备,将随机视频流式传输给成千上万的用户。

据TechCrunch称,有关智能电视安全漏洞的信息实际上是由中央情报局发现的,被盗并公开发布在WikiLeaks上。

不只是黑客,电视公司本身也是安全威胁。《华盛顿邮报》曾经调查过许多著名品牌的电视,发现它们收集了有关用户观看习惯的数据,以做广告或建议下一个节目。美国公司Vizio因涉嫌秘密收集用户数据而被罚款220万美元。

FBI建议用户在不用时遮盖电视上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并定期检查软件更新并阅读隐私政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实际上,真正安全的电视则是没有Internet的普通电视,这是最安全的解决方案。

中国智能电视要主打安全牌

FBI的建议似乎和智能电视的发展趋势相悖而行。因为传统电视越来越少,铺天盖地的智能电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传统电视行将就木。在安全和高科技之间,消费者如何选择?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可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小了。指望通过消费者的选择降低风险系数不太现实。原因就是传统电视越来越难觅踪迹,智能电视已经成为标配,要重新选择老款电视而且又安全的,除非是二手电视,否则,几乎没有人生产这种类型的电视。

但消费者安全如何保证呢?既然美国FBI发现这种现象并进行了警告,就说明这种现象未来可能是长期存在的。

对于中国智能电视而言,进入美国市场不能一味主打性价比。尤其是低价和对手竞争时,一旦被对手故意“黑掉”,认为中国智能电视因为低廉而无法保证安全,容易导致黑客攻击,这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美国不是天堂。面对激烈的竞争,任何竞争对手都可能做出想象不到的举动,因为有前车之鉴,中国电视品牌一定要谨防对手“抹黑”。

在美国市场,当年一个韩国品牌为了搞垮来自台湾的竞争对手,以“耍手腕”的方式让美国政府对台湾品牌进行罚款。

引以为戒的典故是,2008年亚洲7家企业(包括友达、奇美电、夏普)遭美国司法部判定操控面板价格,违反反托拉斯法而责以重罚。奇美电认罪受罚2.2亿美元,友达高层在美入狱一年多。当初主导操控价格的韩国某企业却主动向FBI告密,提供会议记录以及会议时点,获予免责,从此郭台铭对韩国某企业恨之入骨,可以说结下了梁子。

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故事,郭台铭在公开场合也曾经透露过类似的事情,而且相关书籍也有公开披露。

这一事件带给中国彩电品牌的启示是,进入美国市场,不能一味用低价抢占市场。一方面规模扩张和品牌认知需要用价格驱动吸引一部分消费者,但另一方面,还要更加符合美国市场的调性和消费诉求。

美国有着特殊的国情。一方面是消费者非常看重个人隐私,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美国的法律相对更加完善,他们会保护个人隐私。

中国智能电视进入美国,一定要主打安全牌,让消费者意识到可以有强大的预防黑客功能,或者有动态的预警机制,这也是获得美国消费者认可的重要渠道之一。

如果FBI对民众进行提醒,那就意味着美国相关部门已经把智能电视列入主要关注对象之一了。中国智能品牌打入美国市场,主打安全牌或是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方法之一。

防患于未然,防止对手“抹黑”,这是中国智能电视在美国应该重视的两个“必选项”。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