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刷脸支付战火越烧越旺,谁也输不起

2019/11/11 16:39:00

上个月底,中国银联控股的银联商务推出一款聚合型的刷脸支付设备——蓝鲸。和支付宝、微信刷脸设备不同的是,这款刷脸终端设备实现了从单一的产品发展到聚合产品,聚合了银联刷脸付功能及微信刷脸支付的功能。

从2015年到现在,刷脸支付这把火越烧越旺。2018年,刷脸支付成型且具备投放市场的资格时,支付宝率先开启这场战役,于同年12月推出第一代刷脸支付设备”蜻蜓“,仅仅过了3个月,今年3月份,微信推出轻量级刷脸支付终端设备”青蛙“。而今年10月份,在刷脸支付的领域中”蓝鲸“的出现,犹如在刷脸支付的战场上进入了一支强势的军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我们可以从时间线看出,人脸识别的新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从布局到落地,也仅仅用了3年时间。回想起二维码的支付时代,颠覆NFC多年的布局也在一夕之间。几乎每5年开始一个新的阶段,从时间上看,不难看出支付行业整体的竞争紧迫性与焦虑心态。

推广竞速

在银联还没有加入这个”战场“时,支付宝与微信两大巨头一直在对抗竞争,单单从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就能看得出来。

支付宝的起步可以说是最早的,2018年12月,支付宝推出了第一代刷脸支付设备”蜻蜓“;4个月之后推出了外形更精致、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第二代”蜻蜓“;9月份在支付宝开放日上,支付宝推出了两款针对商家推出的刷脸设备——蜻蜓Plus一体机与蜻蜓Extension分体机。

对支付宝来说,另外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微信支付虽然起步晚了3个月,但是推出的设备及附带的功能却一点也不输给支付宝。从设备的迭代升级上,微信今年3月份推出第一代”青蛙“刷脸支付设备,8月份推出了搭载扫码器及双面屏的”微信青蛙Pro“

银联商务的刷脸设备”蓝鲸“10月份才推出,从时间上看来貌似起步更晚,但是其刷脸产品打上聚合功能的标签,与众不同。

除了支付方式的变更,在其服务功能上也有所增加及优化。支付宝IoT事业部总经理钟繇介绍,支付宝用了五年时间持续挖掘人脸识别的商业价值,并设计出营销方案供商家使用,简单来说可以将刷脸设备“蜻蜓”分为三个阶段,首个阶段是推出第一代蜻蜓刷脸设备时,追求的是提高商家的收银效率;待推出第二代蜻蜓刷脸设备的时候,追求的是商家如何利用蜻蜓来保留客户,实现二次营销,也就是实现数字化营销;到今年9月份,支付宝推出“刷脸即会员”及”轻会员“模式,无一不在说都是为了推动刷脸支付而设计的商家数字化经营方案。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之际,各大巨头对线上资源的抢夺已经逐渐饱和,而支付方式的改变,刚好掀起了新一轮的线下商户的抢夺战。只有线上线下两手抓,同步发展,才算是多了一分胜算。

产业爆发

支付方式的变革,改变的不只是支付的形式,更是在支付行业中泛起了暗涌。刷脸支付设备不是只有三大巨头的竞争激烈,背后的硬件支持行业也在捕捉机会,伺机而动。产业链一众上下游公司的业绩也渐次浮出水面。

以专注于3D传感及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的深圳企业奥比中光来说,作为一家年轻企业,虽然利用3D传感技术入局手机市场,一定程度上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但是单靠以上还远远不够完全进入C端市场。

而新技术的到来,刷脸支付领域成就了奥比中光的商业升级机会。2018年,奥比中光与蚂蚁金服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了3D刷脸支付设备,一跃跻身硬件独角兽完成企业的扩张,前途不可估量。

根据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3年后,也就是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增速达每年20%,国内市场如果能大规模推广落地,那这块巨大的蛋糕的归属不知道将会落入哪一方口袋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支付方式的变革是必然的,如何抓住时代的机遇,简单来说就是各凭本事了。

本文转自:www.zgjiuzhou.cn,侵权请联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