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董明珠的“三角怨” 2020年咱们讲和吧?

2019/11/6 10:49:00

董明珠的“三角怨”2020年咱们讲和吧?


撰文/蓝科技

有人三角恋,有人三角怨。

格力、美的、奥克斯是典型的“三角怨”。他们之间的江湖恩怨,随着彼此成为原告和被告角色的不断互换而广为人知,而其中的核心是格力电器。

告过美的、告过奥克斯,讽刺过小米和海尔,这是快人快语的董明珠在市场上结下的“梁子”。

在格力的眼中,似乎美的和奥克斯就全都是抄袭格力空调。其实,格力认为美的抄袭,但美的身为世界500强,是实打实靠技术创新才赢得全球的尊重。如果美的真能“抄袭”出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来,也说明他们很牛逼。

三角怨背后是江湖地位之争

在全球市场上,美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格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奥克斯还无法进入世界500强,但也要承认,奥克斯目前在空调市场上还是有很强的杀伤力,对整体空调行业都有“搅局”的威力。

归根结底,三者之间的“三角怨”因为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的敢说敢做,而不断被媒体热议。背后的本质,是空调行业高度竞争下,触动了格力的江湖地位,给格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危机感。如果永远是格力一股独大,也许就不会有格力和美的、奥克斯的官司。

客观地讲,格力空调过去做得不错,当然现在也不错。但市场环境在变,格力在不断前进的同时,美的和奥克斯也在前进。尤其是美的在人才储备、全球化、国际并购和产品等维度上,其后发优势超过格力。

不是格力做得不好,而是别人进步太快。以格力空调为例,质量很好,但价格也贵。美的和奥克斯空调与格力技术差异并不大,甚至美的有些技术还要领先于格力,但价格却相差很多,这也是消费者选择美的的根本原因。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势必会引起同行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实乃正常。其实,三者之间的恩怨,越是美的和奥克斯的销量不断冲高,矛盾可能会愈发激烈。

这种恩怨最终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起诉打官司,二是用价格战打败对方。其实,这两招都被格力用过了。关于格力起诉打官司,我们不再赘述,现在来看看价格战。

最近,一则关于格力35变频空调2099元,美的35变频1999元,奥克斯1899元在家电圈广为流传。这样的价格,连家电代理商都纷纷惊呼,降价幅度史无前例。这次双11的年前最后一役,或许就是格力试图今年底回归龙头的最后一搏,但结果还待时间检验。

因此,有人说董明珠选择了在年中6.18购物节前夕,揭发检举奥克斯侵犯格力的专利技术,是蓄谋已久、有备而来。而且,在双11即将来临之时,虽然口水战的关注度明显下降,但是昔日的价格战风波再起,也说明这场战役,并没有因为奥克斯的沉默而宣告结束。

所以,在即将来临的2020冷年,格力似乎也是做足了打“价格战”的充分准备,大有狙击与打败竞争对手美的、奥克斯的架势,也似乎在为2023年6000亿营收目标冲刺,排兵布阵。

现在已经进入双11时间,空调市场再度风起云涌,他们之间每天在刷新自己的低价,因为这会影响销量排名和江湖地位,更直接关系2020冷年的市场格局。只是,多年市场拼杀过后,各大巨头仍需要靠打价格战来维系自己的行业地位,着实令人唏嘘。

2020年他们能讲和吗?

但靠价格战能维持自己的行业地位吗?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家电产业将会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在国内消费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全球化是美的、格力以及奥克斯的必然趋势,保持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因为他们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量空间。

格力的产品过于单一这是事实,这就决定着格力的全球化会受到产品品类的限制;奥克斯主营业务之一是空调,其他业务跟家电关系并不密切。在家电领域中,他们的产品同样过于单一,奥克斯空调的全球化更多是OEM,自有品牌的外销应该低于格力。

相比而言,美的全球化的实力是最强的。从产品品类到全球化工厂、人才储备和研发中心等,都明显超过格力和奥克斯。

三者并不是没有相同点,他们的共性都是在技术上不断创新,都在走全球化路径。如果彼此之间不再有“三角怨”,而在全球化时共同推出中国品牌集群优势,这其实是更有利的,远比“三角怨”更有价值。

韩国三星和LG,麦当劳和肯德基,耐克和阿迪都是竞争对手,但他们商业竞争的火药品或者公开诋毁程度似乎远远低于格力、美的、奥克斯之间的这种纷争。

也许是他们度过了早期彼此攻击对方的时期,现在发展到了更成熟的阶段,更懂得用技术、品质和创新取悦于市场,赢得对手的尊重,而不是靠打官司、彼此攻击和嘲讽引起别人的关注。

其实,我们真心希望2020年格力、美的和奥克斯不再有纠纷,不再有诋毁和诉讼,而是用创新赢得彼此的尊重,用创新和品牌共同走向国际市场。

那是中国制造业的荣光,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的集体亮剑。这一刻,我们还需要等多久?

(图片来源:苏宁易购)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