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想要做好家电零售,需要学习苏宁双十一的这一招

2019/11/1 8:55:00

想要做好家电零售,需要学习苏宁双十一的这一招


撰文/蓝科技

苏宁在家电领域“稳坐钓鱼台”,成为了家电领域的行业标杆,究竟有哪些成功的秘诀,能够值得借鉴呢?在接下来的双十一,又有哪些惊喜值得期待呢?

一、深耕家电领域29年,苏宁成绝对霸主

1990年,张近东手握10万元正式“下海”,在南京宁海路一间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门面里创立了电器专营店——苏宁。经过29年的发展,苏宁也从以前的一个小门面,发展成为了拥有10000多家门店的综合电商体。而家电作为其发家之本,经过二十多年经营,已成为了家电领域的绝对霸主。

10月29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1745亿元。其中,苏宁占比22.6%,份额持续扩大,再度领跑全渠道第一。京东占比13.4%,与苏宁相差9.2%,差距进一步拉大。

想要做好家电零售,需要学习苏宁双十一的这一招


29年的深耕,让苏宁积累了雄厚的线下渠道优势,而对于家电产品的销售来说,这又是最为关键的成功因素。同时,融合线上渠道,苏宁为用户打造了最为完善的场景式家电消费体验。苏宁能够成为家电领域的霸主,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场景零售——苏宁家电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10月21日,“2019苏宁易购双十一全民嘉年华”发布会上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表示,“场景零售,始于用户,归于场景。未来的零售就是场景零售,未来场景零售的主角只能是苏宁。”

从家电产品来说,场景零售则更为适用。从家电产品属性来看,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刚需产品。但相比于家庭日用品来说,家电产品又具有体积大、价格高的特点,一般家庭在购买动辄上千元的家电产品之时,都会经过慎重考虑,如果能够在线下看到真实的产品,会让用户购买得更加安心。

相对于线上冷冰冰的数字以及图片介绍,在线下的场景体验,能够让你看得见摸得着,线下的场景也是对用户家庭场景的再现。在线下,你可以感受到电视与沙发的距离在多少合适,实际了解电视的观看体验,你可以知道冰箱在厨房所占据的面积。

每一家苏宁线下门店,都会为用户提供一个家庭的模拟场景,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让用户能够放心购买。

想要做好家电零售,需要学习苏宁双十一的这一招


除了良好的场景体验,苏宁还将打造1小时场景生活圈:随时到你,随时百亿补贴,随时全场景贵就赔,为用户打造更好的服务体验。

苏宁将实现全品类1公里30分钟达的“闪电配送”,和苏宁全业态1小时内触达到用户。即使是大件的大家电,也能够提供最为完美的配套服务。

另外对于家电产品来说,让用户比较担忧的一个点就是在活动中产品的大幅价格波动,上千元的家电产品,一旦波动都是几百元的产品差价。为此,在双十一期间,苏宁更是推出了“全场景贵就赔”,无论是在社区周边的苏宁小店,还是苏宁其他任何场景购物,消费者都可享受就近补差、退款。让用户购买无论多贵的家电产品,都不用担心活动带来的价格波动。

完善的线下布局,为用户提供了最为完美的场景体验,更快更好的服务,则进一步添彩。贴近消费者的苏宁,让苏宁家电更好地坐稳了第一的宝座。

三、五环外换新——苏宁家电的新机遇

家电产品属于耐用品,一般对于家庭来说,搬新家需要购置新的家电产品,或者就是目前的家电产品已经不够用,需要采购新的家电产品。而对于中国的家电市场来说,目前也正在经历着这样一个转折阶段。

对于家电消费来说,2007-2013年家电下乡、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等大规模消费刺激周期中购置的大型家电,已届替换年限,产生了大量的更新换代购置需求。特别对于下沉市场,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苏宁零售云则很好地抓住了下沉市场换新的机遇,目前苏宁零售云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近4200个县镇,构建出与消费者最近的零售场景,实现“有的逛、值得买、在身边”。 同时,苏宁零售云整合了苏宁内外部品牌、供应链、运营、技术、物流、金融、服务等全价值链资源,全面赋能县镇零售商,充分挖掘下沉市场,为县镇用户带去更好的服务。

想要做好家电零售,需要学习苏宁双十一的这一招


同时,一些电商平台的发展让县镇市场充斥了山寨假货家电产品,随着苏宁渠道大规模下沉,进一步缩短了品牌正品与县镇农村用户的距离,让县镇用户真正享受正品商品,优质服务,让低线市场用户也能够买正品,享受好服务。

面对新一轮下沉市场的窗口期,苏宁零售云对于线下渠道的提前布局,有将成未来苏宁争夺低线市场的大杀器。

家电这一商品属性,从一开始就要求必须有线下渠道的布局,深耕家电领域29年,有着完善家电线下渠道布局的苏宁,继续稳坐家电第一宝座也就不足为奇。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