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从e代驾八周年,看代驾江湖之猛龙过江

2019/10/25 18:39:00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ID:mpyujian)

  当下,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与驾车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代驾”行业正不断爆发出极强的生命力,整个代驾行业在近些年都经历了飞速的增长。特别是从2011年酒驾“入刑”之后的这八年时间里,“酒后找代驾”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这催生了大量立足于代驾服务的互联网代驾平台接连涌现。

  其中,有一家代驾平台几乎是伴随着酒驾“入刑”这一行业爆发机遇的产生而创立、成长起来的,作为国内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大的代驾平台,它见证了代驾“江湖”从混乱到成熟,也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亲身推动了国内代驾行业的发展,它就是大家所熟知的“e代驾”。

  近期恰逢酒驾“入刑”、同时也是e代驾成立八周年之际,我们借此回望整个代驾行业的产生、爆发与渐趋平稳的发展历程不禁感慨万千。历经多年“奔跑”之后,代驾行业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e代驾等为代表的代驾平台们将代驾这个商业模式推动成熟的同时,也在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它们还朝着更多元化、更差异化场景的方向上摸索出了很多新的成绩。

  多年“红海”之后,代驾行业头部效应愈发显著

  溯源来说,国内的代驾行业其实早在2003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出现,那时的代驾服务一般出现于国内的一些中大型城市,但由于相关市场的不成熟、技术限制和用户代驾意识的不成熟,这段时间的代驾行业一直不温不火地发展着,也未形成特别大的规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1年。在这一年,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在相关法律条款中增加了“醉驾入刑”的条款,在这种“最严交规”的大背景下,加上社会舆论对于酒后开车危害的普及,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

  于是,这成为了国内代驾行业发展的“转折点”。严格的酒驾监管之下,越来越少的人还“敢于”漠视交通安全这根“红线”,人们对于代驾服务的需求开始大规模增加,代驾行业的业务量得以迅速增长。

  巨大的经济价值与行业潜力之下,大量专业代驾公司不断涌现,行业规模稳步扩大,代驾行业成了毫无疑问的“朝阳行业”。特别是在O2O、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这些年里,整个代驾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代驾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到2018年期间,国内代驾市场规模增长迅猛。2016年,全国代驾行业总订单量超过2.53亿单,总产值达到154亿元人民币;2017年,国内代驾司机规模达到1.5亿人以上;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代驾需求达到2.67亿人次,按全天平均客单价计算,全国互联网代驾市场产值在去年已经突破百亿元;另外根据e代驾大数据中心公布的《2019年代驾数据形势报告》显示,截止目前,全国代驾订单总量已经破10亿!

  目前在国内的代驾用户群体中,25到44岁之间的人群是主力消费群体,25到34岁年龄段消费者是使用代驾出行频次最高的人群。除了典型的酒后代驾场景之外,工作劳累代驾、商务接送、接送家人等等代驾场景正被不断开发出来。

  作为目前用户规模最大的使用场景,酒后驾车的用户占比超过97%,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鉴于我国25到44岁之间人群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们的社会交际活动相对频繁,所以酒后使用代驾服务已经成为他们愈发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再加上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代驾行业得以飞速扩张。

  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互联网代驾服务已经成为代驾市场的主流,各类代驾APP平台层出不穷。其中,已经涌现出e代驾、滴滴代驾、微代驾、安代驾等等代表性玩家,它们之间也历经了多年的“红海”竞争态势。另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代驾行业都缺乏相应的有效监管措施,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再加上代驾司机素质良莠不齐、各行业玩家运营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导致了国内代驾行业的发展一度比较混乱。

  好在随着以e代驾等为代表的头部玩家形成规模优势,代驾“巨头”们已经在这些年不断为规范代驾市场秩序做出巨大的努力,代驾行业正从过去的“草创期”迈入“平稳发展期”。随着代驾服务市场潜力快速兑现,以及以BAT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代驾行业逐渐形成以e代驾和滴滴代驾两大“巨头”为首的头部阵营,其他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急剧压缩。

  不过,整体代驾行业同样也面临着不少的隐忧。据相关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醉酒入刑法规实施近八年,民众酒后找代驾的消费习惯已经逐渐养成,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代驾市场需求将继续快速扩张。但目前国内代驾行业仍然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存在监管漏洞等问题,这造成了代驾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被曝出一些乱象和负面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做大。

  当然,随着国内代驾市场的增长和行业相关监管规定的陆续出台,代驾行业还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国内对代驾平台的经营条件、代驾司机资质、服务规范等问题将陆续出台政策法规或行业层面的规定。

  e代驾八年稳步发展,肩负安全出行的社会责任

  在以e代驾和滴滴代驾为代表的两大头部代驾平台中,近期将要迎来八周岁生日的资深玩家e代驾已经成为代驾市场这一用车服务垂直领域最受用户认可的“国民”品牌。

  对比e代驾和滴滴代驾,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已经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征。其中e代驾在线下领域的多年布局优势已经形成强大的壁垒,我们在各类商铺中随处可见的e代驾服务标识就证明了这一点。它同时还在线上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布局,与大量银行巨头、互联网巨头等展开战略合作。反观滴滴代驾,它更多是滴滴出行在代驾领域的一次战略与服务性延伸,滴滴本身并未像e代驾那样立足垂直代驾领域进行全盘的深耕。这也是为什么滴滴携巨大的线上流量优势却仍然无法动摇e代驾地位的原因。

  从2011年到现在,成立八年的e代驾始终聚焦于用户体验来持续优化相关产品与服务,打造品质化高端代驾体验平台的愿景之下,是e代驾不断在平台扩张的同时,肩负着安全出行的社会责任。

  2014年10月,58同城宣布以2000万美金投资e代驾,根据当时的投资协议规定,e代驾向58同城发行7.8%的普通股,e代驾在本次交易中估值超过2.5亿美金,e代驾的天使轮投资人经纬创投、A轮投资人光速也参与了此次对e代驾的增资;此后,58同城将自己的代驾业务并入e代驾;2015年10月,神州专车与e代驾又在业务和资本等多个层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

  同样早在2015年,那时的e代驾就已经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旨在规范平台服务标准的“金牌司机学院”,它规定所有司机均需满足5年的安全驾龄“底线”,而且必须通过e代驾的笔试、面试、培训、路考等严格的测试,以此来确保e代驾司机的专业服务。相关数据统计显示,e代驾平台中50万名专业司机的平均驾龄高达13.43年。

  另外,e代驾还是国内首家设立高额代驾保险的代驾平台,按照官方的描述,“一旦因为代驾师傅的原因出现交通事故,您的损失将得到保障”。在这种肩负安全出行与社会责任的自我要求之下,e代驾得以稳步发展成为互联网代驾领域的领军品牌。目前,e代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拥有50万名专业司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08个城市都开通了代驾服务,用户量超4500万,我们在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都能享受到e代驾提供的安全与便捷代驾服务。

  今年9月9日,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指导,99拒绝酒驾公益日活动中,e代驾总裁李宁表示:“醉驾入刑的第8年,也是e代驾成立的第8年。作为一座连接‘酒’和‘驾驶员’的桥梁,多年来,e代驾始终以公益为起点,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助力道路安全交通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回馈社会’的企业使命。2019年,e代驾再次发放价值1000万元的代驾券,呼吁广大车主自觉抵制酒驾的同时,享受安全无忧的代驾服务,助力拒绝酒驾公益活动”。

  与此同时,e代驾还宣布发起“小马甲公益计划”,旨在通过与多家企业联动,为司机提供大病互助保障、免费在线法律咨询等权益,并计划对现有的人身意外险进行升级,为e代驾平台的代驾司机们提供更多的关怀与保障。

  从关注用户到关注代驾司机,e代驾正以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姿态推动着国内代驾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除了不断给与用户更多的补贴与更好的服务之外,代驾司机群体作为反酒驾生态圈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他们为拒绝酒驾事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而作为司机群体,他们需要面临来自交通方面的意外、法律纠纷、大病后高昂的医疗费用等等“难题”。e代驾为司机群体谋福利的行为值得点赞。

  针对“小马甲公益计划”,李宁表示:“小马甲公益计划正是基于这些难题推出的保障,携手360互助成立大病互助保障计划、携手知名律所堂戒为代驾司机提供在线免费法律咨询,这样一来,对司机的保障范围更广、金额更高、覆盖年龄更广”,“小马甲公益计划的成立,不仅升级了代驾群体的保险保障体系,完善保障范围,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标志着业内高标准代驾保障体系的成立,大幅促进整个代驾行业服务和保障标准的形成和准入门槛的提高”。

  有意思的是,e代驾在跨界领域也不断进行着破壁尝试:它先后携手王茅、e驾优选等酒企、酒业平台开展战略合作,旨在从源头杜绝酒驾危害,同时为用户提供有保障、有优惠的购酒渠道;e代驾还在行业中率先与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展开紧急医疗救助服务。在经过严格的代驾培训和专业的医疗救助常识培训后,司机将被颁发999急救勋章,成为红十字志愿者。

  企业的立足之本,其实就是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只有持续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才能真正在这个行业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为民众带来更大的便利,e代驾在此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行业示范作用。

  平台升级、多元场景拓展,e代驾开启全方位发展步伐

  多年的出行、代驾“大战”之后,国内的用车服务市场正不断朝着更细分、更规范的方向发展着,作为用车服务细分领域的典型代表,代驾行业完整经历了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化的全过程,目前成为主流的互联网代驾平台们也经历了从0到1、价格战、流量战等等考验。

  而现在,随着e代驾等平台坐稳国内代驾市场头部位置,代驾市场正愈发趋于稳定,而历经了“野蛮生长”之后各大代驾平台也在积极地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今年7月,e代驾对自身平台进行了新一轮的升级,宣布上线“黑金特权系统”,并在成都、南京、西安等18个城市陆续上线。e代驾黑金特权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在享受低价格的同时获得更标准的服务。

  跳出代驾行业同质化的限制,通过差异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定制服务模式赢得市场,这已经成为了e代驾自我“升级”的利器。当然,行业内的其他玩家也在积极地往着差异化、精细化服务的方向发展,比如滴滴上线的“代驾+”服务与“司机标准化培训体系”。

  不过,像e代驾“黑金特权系统”这样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服务的模式,还是让它在行业中获得了更多的好评。

  未来,互联网代驾平台向定制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个性化用户需求不断凸显的背景下,为各类人群提供贴心的服务是所有行业玩家都应该重视的方向。海外成熟代驾市场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代驾服务相对比较发达的韩国,约有十万名代驾司机每天服务近一百万客户。在这其中,有些代驾平台为了方便为女性顾客服务,还提供女性代驾司机服务。另外,韩国代驾服务还延伸了司机困乏代驾、长途运输代驾、旅游外出代驾等多重服务应用场景。

  从代驾行业的具体应用场景来看,除了常规的酒驾场景与性价比的侧重点之外,未来对代驾用户的消费分级、为不同场景下的代驾需求提供同样优质、专业的服务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各大代驾平台提供的代驾服务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这些多元化尝试很有可能就是代驾平台未来进一步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的壁垒所在。

  目前,e代驾正不断尝试着相关的转型发展机遇,为路线不熟、商务需求、身体劳累等场景下带来的代驾订单提供相应的服务,场景多元化、跨界合作、私人订制模式等也都成为e代驾持续深耕的方向。

  酒驾“入刑”的这八年只是代驾行业快速爆发的一个开始,我们相信,未来e代驾等行业玩家还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于见

    总访问量:4022769
    全部文章:880
中央国际广播电台《新财富时间》连线嘉宾,江苏电视台财经评论嘉宾,国家域名注册服务监督员,美国格理集团专家,美国格尔曼集团专家,《中国经营报》、《证券日报》、《人民网》、《法治周末》、《南方都市报》、《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等媒体采访嘉宾,研究方向:互联网、通信、手机、家电、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