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又一“洗脑广告”出炉,是大手笔还是低俗之作?

2019/10/16 15:35:00

这些年,“洗脑广告”俨然成了广告界备受追捧的物种,时不时就有各品牌的“洗脑广告”猝不及防地侵占我们的耳朵、眼睛和心灵。从早期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恒源祥、羊羊羊”到去年世界杯期间轮番轰炸的马蜂窝、知乎和Boss直聘大手笔投放,再到现如今每每走进电梯间就能听见的铂爵旅拍和新氧医美“魔性神曲”。


从早期的脑白金到去年的马蜂窝,广告主们对“洗脑广告”的热情一直持续


从10月14日起,易车也推出了一支新的TVC,片中,易车首位品牌代言人沈腾一人分饰两角,用问答的形式戳中汽车消费者的潜在痛点:买车,怕价格吃亏,代入“价格、实惠、口碑,易车全知道”的解决方案,让易车新的slogan:“价格全知道,买车不吃亏”反复响在消费者耳边,植入消费者心里。


据黑马哥了解,易车承包了分众全国一天的电梯资源,全天候循环播放这支TVC,预计一天播放5000次左右。不管是从TVC简单直接的广告语上还是播放的频度上,黑马哥认为,易车这支新的广告片也可归入“洗脑广告”的品类。


其实,这一两年每次一有新的“洗脑广告”出炉,就会在广告圈引发一波热议,两派观点充满对立:一派认为“洗脑广告”毫无创意,很low甚至很恶心,还有一派认为“洗脑广告”虽然简单粗暴,但是效果显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洗脑广告”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很多大品牌还是乐此不疲地成为其拥趸呢,更何况去年大手笔投放“洗脑广告”的马蜂窝、知乎本身其实还是很有文艺范儿的,完全有能力、有格调拍出艺术范儿、故事性强的广告。


黑马哥认为,首先,这要从广告营销的目的说起。


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言的那样:“我们做广告是为了推销产品,否则就不是做广告。”即使是最为推崇创意广告的人估计也不得不承认,“洗脑广告”往往能产生非常显著的转化效果。比如,以马蜂窝为例,去年的世界杯期间,其百度指数整体呈现了上升趋势,其app更是连续几天占据了苹果APP Store 热门搜索第一位。可见,马蜂窝的世界杯广告投放带动了大量的搜索和下载。


有观点认为:广告就是一种靠重复播放影响受众的宣传方式,就是把名字喊出来让人记住品牌。虽然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也有人认为,这其实是回归了广告卖货的本质。这也与特劳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定位理论相呼应,以“打造品牌”为中心,以“竞争导向”和“消费者心智”为基本点。品牌营销战役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争夺消费者的心智。


其次,“洗脑广告”其实是有心理学理论的支撑的,并非恶意的哗众取宠。


上世纪20年代,媒介理论家将弗洛伊德学说和行为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宣传理论——“魔弹理论”,把媒介对人的刺激看做是魔弹打入大脑,能迅速地被受众所接受,直接作用于受众。在这个理论中,受众的性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讯息,讯息直接改变态度,而态度变化即等于行为的变化。比如,脑白金引导了一种消费倾向,当过年过节为送礼而困惑时,送脑白金就对了;而马蜂窝、知乎和易车则简单、直接、明了地告之用户自己家平台的功用,当潜在用户有相对应的需求时,来,就对了。


然而,既然“洗脑广告”在转化效果上表现如此抢眼,为什么还会引起如此之大的争议,甚至引来很多普通受众的骂声,给品牌带来负面的效应呢?黑马哥认为,这当中当然不排除部分广告人出于个人的审美和喜好,戴上了有色眼镜看待“洗脑广告”,但是,部分“洗脑广告”的三观的确让人难以接受。比如同样在电梯间进行高频度投放的新氧医美的广告,原广告词为:“新氧医美,整整整整,新氧医美整整整,新氧医美整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后因争议过于巨大才改为:“新氧医美,美美美美,新氧医美美美美,新氧医美美美美美女人美了才完美”,原广告词的隐语是,女人不够美就是不完整的,通过负面评价和人身攻击来拉低受众自尊,引发焦虑从而促发消费,但这种无底线的行为,最终只会损坏品牌的声誉。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一味注重效果转化和同时兼顾效果转化及品牌声誉度之间的差别了。从一些引发极大负面效应的“洗脑广告”来看,其实“洗脑广告”也是存在陷阱的,只有避开“洗脑广告”的坑,才能避免在受众和潜在消费者心里留下负面的印象。至少从目前来看,易车这支新的TVC还是做得不错的,也可以给步其后尘的广告主们些许借鉴。


一是创新采取超叠加营销模式:用一整天时间轮播单一品牌的一支重复性广告片,从而实现广告内容与特定场景、特定时间的复合(内容×空间×时间),进而产生超叠加效应——其一是这样的超叠加营销模式能够尽可能地使品牌效应抵达更多潜在用户处,其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反复、高强的频率在同一受众心理进行品牌的强化,让其自觉不自觉地与品牌产生了交互,这样就为品牌开辟了一条直达用户的高速信息通道。


二是从媒介的选择上来看,易车选择了分众电梯间这一单一的媒介渠道。相比此前马蜂窝、知乎和Boss直聘选择了在大的赛事期间投放电视广告,黑马哥个人认为洗脑式营销更适合“硬给”和单向传播的场景,而不适合双向选择的媒介。大的赛事期间的电视广告虽然资源更稀缺,更受瞩目,但观众的关注点却更多在赛事上,赛事间隙的广告时段恰恰是观众要休息的时间,甚至是尿点,这样就较难在集中的空间、时间中强化品牌在受众心中的印记。而电梯、户外大屏、电影院开播前的广告等硬性的强制媒介则不同于此,在硬给式的场景和狭小的空间中,受众所有的关注点都只能停留在广告放映上——即使人们习惯于在电梯里戴上耳机看手机,也架不住被“洗脑广告”的轮番轰炸和高频度播放吸引过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洗脑的性质决定其只能做单向传播,只能在强制媒介上存在,这样的重复和强化才会产出更大的效果。


三是从广告的形式上来看,不能违和,更不能低俗。之前黑马哥已经分析过,像新氧医美那样拉低下限的广告,显然是不可取的,而黑马哥同样认为,知乎选择刘昊然来担当一支“洗脑广告”的男主,其违和感也过于巨大,虽说制造冲突本身就是“洗脑广告”想要达到的效果,但这种突破粉丝想象的操作也会存在潜在的风险,有可能打破偶像本身所树立的形象。而易车选择了沈腾作为形象代言人,其本身自带的喜剧色彩,让这支“洗脑广告”不但不违和,而且让喜剧效果产生了叠加效应,同样能强化品牌在受众心中的印记。

四是从投放的时机和投放的时段上来看,如何做到强化记忆,直达用户心智又不引起用户对品牌的反感,易车此轮的投放把握了一个很好的度。“洗脑广告”强调的是用重复强化品牌,但是过于短节奏的重复如“羊羊羊”或者过于长时度的重复如脑白金长达几年的投放,都容易让受众产生疲劳和对抗的心理,从而产生负面情绪。而易车不管从广告本身的节奏还是投放的时段来看,都把握得适得其可。


综合上面所说的,黑马哥认为,对于广告主而言,是打造“洗脑广告”还是创意广告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品牌想要传达的信息,想要达到的效果及品牌所处的阶段而定。将“洗脑广告”一棍子打死显然是偏激的,但一味推崇“洗脑广告”而抛却底线和美感显然也不是广告人所应该尊崇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黑马良驹

    总访问量:770247
    全部文章:522
张俊良微博id:黑马良驹,国内第一个社会化营销网站socialmouths(www.socialmouths.cn)和锐马传播创始人,致力于微博和社会化媒体内容策略和本土化案例研究,主张社会化营销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本土化。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