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当宽带不再免费赠送 中国移动或跌下宽带第一的宝座

2019/10/10 16:39:00

进入10月份后,三大运营商的价格战嘎然而止。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也不再免费赠送宽带业务了。此前不久,三大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被叫停。种种迹象显示,价格战真的停了。

????1.jpg

早些年,刚拿到固网牌照的中国移动,借助免费赠送的市场策略,迅速超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成为宽带市场的龙头老大。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拥有超过1.8亿宽带用户。相比之下,中国电信宽带用户只有1.5亿,中国联通宽带用户只有8400万。

资费调整后 中国移动宽带面临挑战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移动在宽带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比中国电信用户还多3000万。在宽带市场占据了优势后,中国移动开始针对宽带业务进行资费调整。日前,中国移动对外宣布,10月7日后取消58元以下手机套餐免费宽带赠送业务,200M宽带资费为10元/月。除了取消宽带免费赠送政策外,10月份新装宽带用户还要收取100元设备调测费。

显然,中国移动调整后的宽带资费,取消了低门槛的宽带赠送业务,并开始收取宽带初装费。事实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两家运营商一直收取宽带初装费,费用从60-180元不等。资费调整后,中国移动宽带业务的优势比之前小了很多。

由于中国移动很多宽带用户是借助免费赠送的政策吸引来的,一旦收费,肯定会有用户流失。在宣布宽带不再免费赠送后,一些网友表示,中国移动的宽带太难用了,哪怕是每月只收10元钱,也不会再用了。

????2.jpg

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资费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资费调整后,中国移动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中国联通59元的天王卡,免费赠送一条200M宽带,中国电信的宽带融合套餐,门槛也在60元左右。按照调整后的资费,中国移动的200M宽带是58元加10元,合计是68元。

不难看出,三大运营商的宽带资费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用户体验上,中国移动宽带存在网速不稳定、打游戏延时高等短板。失去了资费的优势后,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即用户流失的挑战。

用户流失是必然 中国移动如何应对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中国移动宽带在体验上的短板,会刺激用户大量流失。而且,中国移动要想补齐这个短板是非常困难的。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相比,在宽带业务领域,中国移动的短板太多。

众所周知,网速不稳定是中国移动宽带存在多年的通病。中国移动的宽带业务,是整合了铁通的骨干网络。在国内宽带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拥有规模最大的骨干网络,这是宽带网速稳定的保障。相比之下,拿到固网牌照不过6年的中国移动,与花费20年建设骨干网络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比,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3.jpg

的确,中国移动不差钱,在宽带骨干网络建设上每年少则数百亿,多则上千亿。然而,罗马不是一日能够建成的。没有完善的骨干网络,中国移动宽带就无法保证每位用户有一个非常稳定的上网速度。

此外,中国移动玩游戏延时高,这个问题更难解决。一直以来,游戏厂商的服务器都使用联通和电信双线接入。有数据称,国内90%以上的IDC机房都使用了联通和电信双线接入。为了提升游戏体验,很多游戏都会有电信专区和联通专区,移动专区很少。

目前,只有QQ游戏有中国移动专区,而且服务器数量还比较少。由于没有大量的IDC机房,加之国内宽带互联互通性能比较差,移动宽带玩游戏体验非常糟糕也在情理之中。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移动一方面与游戏厂商积极沟,一方面大规模建设IDC机房,并吸引相关的应用厂商入驻。

毫无疑问,中国移动也在努力提升宽带用户体验。然而,宽带业务生态建设需要时间。更何况,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才有这样的规模,中国移动几年内是很难超越的。所以,当用户体验存在短板的移动宽带不再免费赠送后,用户肯定会大量流失。届时,中国移动宽带或许会跌下宽带第一的宝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贾敬华

    总访问量:2202293
    全部文章:786
2003年杀入文字圈,成为一名写手。2004年为英特尔中国服务,负责校园先锋俱乐部的运作及推广。现为一家小网站的策划总监。互联网业内知名人士,著名IT评论家,业内名博,多家知名品牌厂商特约顾问。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