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WeWork IPO推迟,共享办公领域面临险境?

2019/9/24 13:13:00

t01486f756daae5b326.jpg

与其它领域企业融资上市消息不同的是,2019年的共享办公带来的是资金紧张、裁员等风暴,而作为共享办公领域头部的WeWork在此种情况下更是受到关注。2019年的上半年,Lyft 与 Uber 先后进行了IPO,而WeWork 也提交了IPO招股书,其也被外界认为可能是今年仅次于Uber 的第二大 IPO但近日据外媒报道称,WeWork母公司We CoIPO推迟到至少10甚至以后,不仅如此,其目标估值也又年初的470亿美元下调至100-120 亿美元间。918日,更是有外媒报道出,WeWork在宣布推迟IPO时间,有继而被保持纽约WeWork少量裁员的消息,而这些被裁的员工属于WeWork Now部门。对于此消息,WeWork公司并无回应。从WeWorkIPO路上所处的困境可以看出,如今的资本市场愈发冷静和理智以及对共享办公领域价值的质疑。

共享办公缘起于被称为中国联合办公元年的2015年,不少创业者开始进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市场。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依靠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发展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很快迎来倒闭潮。与此用时,头部玩家开始进行转型,弱化其孵化的特质,转而强调办公服务功能。

WeWork 一直强调的是“空间即服务”,想要打造是办公服务界的AWS以此提供办公效率。但是在高速发展之下,其租金、运营等成本费用的高昂问题突出。因为想要建设类似AWS 的办公服务,就需要租地产空间,才能售卖办公场所的使用权。这样一来,想要扩张,就需要承担巨大的前期投入资金,而贯穿“以资本快速烧出垄断玩家”的WeWork 在国外市场第一梯队,整个市场竞争也变为资金实力和运营效率。显而易见的是,在寒冷的资本市场的环境下,资金扩张的模式不再行得通。根据财报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的WeWork 营收中,43%来自美国以外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一倍多,达到18.2亿美元亏损也翻了一倍多,达到19.3亿美元。共享办公本质上并不是高利润的行业,在极速扩张的情况下更是难以达到盈利的情况。但一个无法盈利的商业模式必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这样导致共享办公在发展中一直在不断调整。

根据WeWork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8年,WeWork净利润分别为-4.30亿美元、-9.33亿美元和-19.27亿美元,三年内共亏损33亿美元而今年上半年净亏损9.04亿美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了25%左右。WeWorkIPO之前的市场估值高达470亿美元而提交招股书之后低至100亿至120亿美元亏损额度的上涨以及市场估值的下降也是导致其IPO推迟的原因之一据外媒报道,除其母公司将其推迟之外其它投资者更是要求其推迟至2020年再启动IPO软银也一直在让其暂停上市计划,这也是因为在估值下降的背后其实是投资者和公众对其现状的质疑。随后,软银集团又宣布计划在WeWork下个月的IPO时至少认购7.5亿美元股份,也及时认购WeWork发行的25%或更多股份。随着IPO的暂停,WeWork有取消了在纽约总部举行的全体员工大会据消息透露这是因为高管们之间存在意见不合。

对于投资者们,最为关注的就是WeWork持续的亏损及诺依曼和其家人在公司董事会掌控过大。据悉,诺依曼使用公司的名义进行贷款购房,并将房产转租给公司,从中获取利益。除此之外,其出售we商标给公司并获得590万美元家庭成员还任职公司药物。对此,在最新修正案中调整为:诺依曼的妻子丽贝卡(Rebekah)将不再担任继任委员会三名成员之一,诺依曼的股票权从每股20票降至10票,并在上市后一年内不出售股票以及IPO后的两年每年出售不超过10%的股份。除此之外,诺依曼还将退还之前教育的利益包含590万元商标转让费。而这次的裁员行为仿佛也是在表示WeWork正在积极调整模式,缩减成本。而We Co. 开始出租“混合空间”,其中包括联合办公和零售空间。一开始的We Co. 管新空间名为Made by We”,后更名WeWork Now”。到目前为止,We Co. 只有一个WeWork Now空间,位于纽约熨斗区。虽然亏损继续、估值下降,但是Wework仍然坚持要在今年内完成上市,因为其与摩根大通、高盛等金融机构签订了一份信贷授信协议根据协议,如若其在今年内无法上市,其60亿美元信贷额度将失效而这一额度远远超于上市融资的30亿美元。目前,WeWork正在努力进行业务规模的扩大,以此保证稳定的收入。

WeWorkIPO之路中,看到的是整个共享办公领域面临的问题,用资金补贴扩大市场规模的模式已经逝去,整个资本市场显得格外冷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营收与亏损同时增加,但这样的状况无法持久。在寒冷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共享经济领域正在走下破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