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车载微信来了,它到底有没有戏?

2019/8/27 22:37:00

在8 月 26 日开幕的重庆智博会上,微信车载版首次公开展示。

车载微信来了,它到底有没有戏?


从当下车载微信的功能来看,某种程度上,为了保障司机行驶安全,它基于行车的环境与应用场景对车载微信功能进行了简化,在操作上进行创新设计。功能层面,微信车载版仅提供用户最需要的常用功能:消息播报与回复,查看未读消息、发送消息以及语音通话。

车载微信来了,它到底有没有戏?


在操作上来看,它是基于全语音交互模式和方向盘上的按键来完成通话功能,它在长安 CS75 Plus 上具有微信定制按钮——即内置微信车载版的车型,方向盘上设计了一个印有微信logo的专属按钮。单击「确认」,长按「取消」,整个收发过程是通过全语音交互与方向盘来完成,如果要发消息,直接通过语音指令查找联系人即可,如果不想接收到来自某个人或者某个群的消息,可以在收到消息后说「屏蔽」就可以直接屏幕了,整个收发过程通过全语音交互与方向盘专属按键实现。

车载微信也深度融合了导航位置与语音播报,即用户在聊天中收到位置,微信会说出具体地址,并询问是否发起导航,这个功能场景结合的相对出色,因为从开车的场景来看,如果是基于聚会、聚餐、好友见面的需求,驾驶过程中收到好友发来的位置,直接发起导航,无需再查看手机导航调整导航方向,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出行过程的一种便利性的改善。

车载微信来了,它到底有没有戏?


也就是说,腾讯车载微信在做的,是让用户开车过程中尽量不要盯着屏幕而是通过语音交流,而且尽量不要用手去操作屏幕,按照腾讯的说法是通过语音场景化的轻「唤醒」,手不离身前方向盘,全程不需要碰手机。

也许从出发点来看,腾讯是为了避免用户在车上刷微信才推出车载微信,即顺应了需求,又是一种更安全的方式。但是正如有人说到,当微信越来越重、包揽了社交、工作、阅读、搜索、服务等等要素时,我们真的还需要将微信整个搬到车上去?

腾讯的车联网战略

因此,车主或许并不需要将微信搬到车上,但是腾讯需要。从整个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大趋势来看,语音交互系统的渗透率在不断提升,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BAT车联网竞争力分析专题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车载语音交互系统新车搭载率将超过50%。车联网功能已经成为车企推销新车的一大重要看点,腾讯此刻上车,明显是顺应迎合了整个汽车智能网联化、语音交互的大趋势。

在车联网市场,BAT全部入局,腾讯过去在车联网云平台建设以及为车企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云计算能力等方面也一直有所动作,过去一年它已与一汽、宝马、长安等车企达成合作,这是一个很大的B端的生意,是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切入重心之一。

阿里有YunOS车联网系统,百度有DuerOS,百度和阿里都想要在车载OS上占据主导权,做汽车产业的Android系统,腾讯早前也推出了AI in Car项目,但它的定位更多是数字化助手而非底层操作系统。腾讯做微信车载版,意味着它对车联网有野心的。

据盖世汽车的报告指出,车载操作系统掌控与用户交互界面,它处于车联网产业链核心地位。在当下,BAT拥有核心技术与用户两大支点,能够撬动车联网产业升级成为核心玩家。而在国内汽车市场,苹果Carplay与百度carlife已经成为主流方案。

因此,腾讯在国内车联网市场要有作为,可能面对的最大对手是百度。

由于车载操作系统层面的布局存在差距,腾讯它需要有一个能够打开车联网市场的拳头级产品或者一套底层解决方案来与百度阿里抗衡,车载微信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那款产品。正如业内人士说到,它就是车机版的「腾讯 OS」。2018 年 11 月,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将 AI in Car 升级为「TAI 汽车智能系统」,依托腾讯云 + 腾讯 AI 开放平台构成一个服务生态体系,而当前,腾讯车载微信也将通过腾讯车联网方案开放给让更多的车企和伙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移动端用户增长已经见顶了,微信月活已经达到 11 亿,想要再增长个1~2亿,其难度颇大,而汽车市场对于微信来说,几乎是一个完全的增量市场,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6 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3.4 亿辆,其中汽车 2.5 亿辆,私家车 1.98 亿辆,当前还在不断增长中。

腾讯需要「车载微信」来打开车联网市场,因为车载微信方向盘按键的设计,需要腾讯来针对车厂来逐个普及该功能点,它也是腾讯车联部门打开车厂市场的敲门砖。

而车载微信也让腾讯的大内容战略与车联网布局有了关联点,因为当前汽车中控大屏幕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定位于导航、音乐娱乐及车控等,它可以带动腾讯更多业务向汽车场景转移与普及,首先是腾讯地图等业务有机会能够普及到更多车企,在汽车场景下的QQ音乐等娱乐内容消费也有了新的增量空间与营收来源。也有业内人士提到了流量问题的痛点,当前车载端的流量目前需要单独收费而且不便宜,如果腾讯车载微信的车辆如果能支持类似腾讯大王卡的流量套餐,那对车主来说也是一大利好消息。

而以微信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一旦车载微信被部分合作的汽车厂商所认可,逐步普及到当前的多数主流汽车厂商,它可能会发展成一款标配性、刚需性车载汽车应用。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对车载微信当然也是抱持欢迎的态度,毕竟,当前许多车企面临着远超以往的更大的同质化竞争压力,整车利润大不如从前,因此对汽车厂商而言,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它需要新颖的卖点等竞争优势。而对于车厂而言,车载微信也是一个相对抓眼球的销售卖点。

安全、隐私与语音识别准确度:车载微信的痛点与难点

但是由于车载微信这一布局本身也有对用户开车可以使用微信的暗示,放大了汽车社交的场景,产品的设计本身也说明了车主在开车过程中通过车载微信可以比手机更方便,更安全。

但在汽车交通领域,没有绝对的安全方案。因为车载微信与手机端微信的差异之处在于全程通过语音交互,通过语音或方向盘收发微信,语音交互让车主的眼睛不用再盯着屏幕,相对来说,它避免了车主在开车过程中用手机使用微信的危险性行为。

但是将语音操控按钮放在方向盘上的这一设计,让原本只负责掌控车子方向的方向盘有了负责消息收发的功能,这意味着要让用户在方向盘使用上一心两用,这或许并不意味着会带来更安全的操控体验。而车主在开车过程中的如果进行长时间的语音对话,同样会影响到司机对路况的判断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早在去年广州「腾讯云-峰会」的圆桌论坛上,马化腾也曾直言没有想好:「张小龙团队想到一个本质问题,用户在开车的时候应不应该用微信?我们并不是说做这个产品就希望大家尽可能地多用,我们更关注的是安全问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目前没有给车联网提供,直接内嵌在车联网体系的微信解决方案,我们担心用户用得太爽了之后,产生安全问题。」也正是这个原因,微信推进了在车上的纯语音交互。

但是尽管如此,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没有车载微信,车主开车使用微信会更为谨慎,这种行为也是不被鼓励的,但是有了车载微信,车主开车使用微信的频率可能会增多。

滴滴顺风车事件事实上给所有互联网巨头敲响了警钟,一旦互联网巨头从线上入口关联到用户线下衣食住行等线下场景:人身安全事故永远是个不确定性的雷区,一旦发生事故,都会将互联网产品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放大来审视。

在腾讯布局了车载微信的情况下,从国内庞大的汽车用户体量以及车主在开车过程中对微信的需求度来看,即便是语音交互操作,使用车载微信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依然有一定概率的存在,一旦有因之而起的事故发生,它引发舆论争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而在安全性之外,它还需要思考更好的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隐私性——因为语音对话、消息播报天然暴露隐私,按照功能操作,收到消息时,腾讯云小微语音助手会读出XXX发来消息,如果车内有其他人在场,微信语音聊天对话内容相当于完全公开,或许语音交互让你不需要看中控屏幕就能操作,但是对于哪些微信消息该听,哪些不该听,多了更多的顾虑。如何保证私密消息不被他人看到或听到,如何触发隐私模式,是当下车载微信需要优化的地方。

另一个是音频管理与语音识别的准确度——如何将车主音频与其他乘客的语音音频区分开来,不造成混乱是关键点之一,因为它是通过语音来交互的,其他乘客与车主同时发声也同样会对车载微信的语音识别造成干扰。此外是当下语音智能交互还没有到充分理解语音语义的地步,语音识别的准确度将决定车载微信体验的重要一环。

总体来说,尽管依然存在安全上的不确定性,但腾讯可能是看准了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大潮下语音交互的趋势,它在试图抓住一个先发时机。而随着技术的提升,未来辅助驾驶的时间点迟早要来,那么汽车内社交场景与需求可能会缓慢提升。

但从当下来看,大部分人更为关注的驾驶的安全性,这需要微信未来持续优化车载微信的产品体验,确保它的安全性体验持续提升,解决体验的安全性是说服用户使用,推动车企普及与市场认可的关键。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