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哪吒》这么爆,全靠钻了三个空子!

2019/7/30 18:50:00

文/金错刀频道 Zoe

《哪吒之魔童降世》彻底爆了!

1.5小时票房破亿,上映首日累计票房近2亿,如今即将破10亿!

口碑也爆棚,豆瓣评分8.7,对比《大圣归来》豆瓣8.3分、《白蛇:缘起》豆瓣7.9分的成绩,《哪吒》可以说是做到了近年来国漫作品的绝对第一。

“国漫之光”、“国漫崛起”、“开启封神宇宙”就差不把《哪吒》捧上天了。

有网友评论:邓超救不起这暑期档,哪吒可以。

某宝上已经出了很多关于影片的周边产品,T恤衫、杯子、手机壳应有尽有。

论萌比不上小黄人,论帅更是比不上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这么“歪瓜裂枣”、轻浮粗鲁的哪吒,还能这么爆,为什么?

1

史上最丑哪吒:

从全网群嘲到“国漫之光”

别看《哪吒》现在这么火,在点映前,口碑极差。

自从电影预告片发布后,网络上就出现了各种不认同的声音。

因为预告片里的哪吒真是太丑了,不仅画着烟熏妆、满口大牙缝,还贱兮兮的。

这样一个反传统的形象,很多观众一时间接受不了。

还有人拿它跟《哪吒闹海》相比较,说它是毁经典的烂片。

在一片争议和差评声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于7月13日在全国大范围内开始了点映。

没想到,点映结束后,爆了!

豆瓣8.6、猫眼9.6、淘票票9.5陆续开分,这一口碑表现和去年《我不是药神》相当,也是各大平台上近年口碑最好的国漫。

高热度和高口碑的趋势,使得《哪吒》在上映前就有平台直接将票房预测拔高至20亿!

看过全片的观众,开始啪啪打自己脸。

一大波自来水袭来,这股自来水分两拨,一拨是明星等大v,一拨是大众。

有徐峥、王珞丹等大V;

各路明星纷纷cos起了哪吒头;

有的观众甚至还称赞其“超越了《大圣归来》,是近年来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

也有人说它能开启全新宇宙,比肩漫威。

点映是口碑前置的一种典型方案。此番点映,让《哪吒》在上映前就完成用户端的口碑发酵,良好口碑也给予院线信心,获得更多排片倾斜。

但点映并非对每一部电影都算得上“灵药”,在此之前上映的《银河补习班》的口碑没有通过点映被打破,反而对之后上映的排片造成了影响,猫眼的票房预测甚至直接从20亿降到了10亿。

《哪吒》如何凭借点映实现了“逆袭”?

2

《哪吒》逆天改命,全靠钻了3个空子

《哪吒》这么爆,在于其钻了三个空子,击中了过去国漫存在的大痛点:粗制滥造。

1.第一个空子:国产动漫特效差

过去,国漫脱离不了的诟病就是特效差。

而影片《哪吒》由60多家制作团队制作完成,1600多位制作人员参与。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中参与制作人数最多的,光这班底就是史无前例的。

全片总共有5000多个镜头,是一般动画电影的两倍。

导演饺子反复挑选后留下了2000个,其中特效镜头多达1318个,占80%,力求达到完美。

有几场戏十分惊艳,例如,银光闪闪的龙甲衣,由整个龙族身上最坚硬的鳞片组成,敖丙就连换个衣服都是要把你迷晕的亚子。

特效的完成度和动作的流畅度十分超预期,几乎每一帧都毫无破绽。

哪吒狂霸酷拽到炸裂的变身画面,燃爆了!

大场面惊艳,细节也毫不含糊。

当鸡蛋砸在小哪吒身上,居然看得到小肚子颤了颤。

2.第二个空子:国漫缺乏想象力

除了场面,如何判断一部动画作品的好坏?想象力!动画是想象力的战争。

因为动画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实现现实和真人电影中难以达成的艺术夸张,创作者也可以尽可能的天马行空。

但缺乏想象力也是国产动画经常被诟病的地方,可《哪吒》做到了!

比如,天马行空、富有想象力的江山社稷图,人可以用一支笔创造出的人间绝境,其改编元素就来自当代游乐园中云霄飞车、激流勇进、海底世界等玩乐项目。

光是江山社稷图中4个人抢笔的桥段,草图就做了2个月,耗时4个月。

再来看看武器,影片内,乾坤圈不再是哪吒的武器,反而成为一件封印法器。

但对看惯好莱坞动画大片的观众来说,一部动画电影要好看,光有特效是不够的,好特效只是标配,剧本才是重中之重。

3.第三个空子:国漫剧本烂

国漫还有个致命缺点就是剧本薄弱。

比如,《大鱼海棠》堪称美学的革命,可还是讲了一个狗血的三角恋故事。看似世界观宏大,实际内核撑不起来。

曾被称为华语第一部优秀国产动漫的《大圣归来》,也摆脱不了剧本的薄弱。

这一次,《哪吒》显然是在故事上下了一番狠功夫。

影片剧本打磨时间长达2年,从整体故事框架到某个人物的台词,都以近乎苛责的高标准进行反复推翻与修改。

不仅剧本耗时长,《哪吒》的配音过程十分严苛,导演饺子更换了多家配音团队,影片中每一句话都会历经几十遍的录制。小哪吒配音演员配音后,失声了近一个月时间。

令人惊艳的想象力,加以优良的制作,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可以说,《哪吒》已经赢了大半,打破了人们对国漫粗制滥造的陈旧印象。

3

《哪吒》有多爆,就有多“鸡贼”

好莱坞动画片之所以称霸全球市场,核心竞争力是它们太会讲故事了。动画片的观众群体老少皆宜,故事能老少通吃。

《哪吒》之所以会爆,主要是《哪吒》对影片从台词、人设到剧情都进行了极为接地气的颠覆,给影片带来很大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加持。

1.接地气的包袱段子,照顾主流观众

出于对主流观众的照顾,《哪吒之魔童降世》融入了不少包袱和段子,

比如喜欢念打油诗的哪吒,"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爱讲川普的太乙真人,结巴的申公豹,路人甲的反串女声...

各种网络梗,像神仙的自我修养,拿指纹解锁的法器,“放开那个女孩”,可以放电影的猪鼻子,充斥着无厘头的气息,娱乐性兼顾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

2.仇人变CP,“剔骨还父”变舐犊情深

《哪吒》非常善于用符合现代审美的眼光重构经典。

首先,主角人设颠覆很大胆,主要遵循一个原则:正面人物,加点反面色彩;反面人物,加点悲情色彩。

过去故事中无恶不作的龙太子敖丙,成了仙气飘飘的灵珠转世,承担着龙族复兴的大任;而哪吒却变成了魔童,被人们视为妖怪。

就此带来了哪吒与敖丙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原来的哪吒故事,基本都是哪吒惩治为非作歹的敖丙,扒掉其龙筋,大闹东海。

在《哪吒》中,两人打破常规设定,成了好朋友:本该斗到底,海边把毽踢。

自古红蓝出CP,在CP热大行其道的带动下,各种话题悄悄蔓延,很多网友进行再创造,出现了多个版本的“哪吒敖丙”,让角色人物怒刷一波存在感。

这样一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角人物都彻底被盘活。

影片中哪吒与父亲的关系也颠覆了旧版故事。过去版本都是“剔骨还父”,到新《哪吒》演变成了催人泪下的护犊情深,这样一来,完全契合了当下受众对家庭关系的感悟,获取到更多的共鸣。

3.巧妙避开敏感情节,让主题更燃、热血

影片中删去苦大仇深的“反抗父权”情节,虽说避开了哪吒题材最强有力的人伦内核,却很巧妙地开拓了另一个宏大的命题——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是一个经典的热血主题,每个年龄层的观众,尤其是电影主流观众年轻人,都能与“不认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这一主题产生共鸣。

爽感仍在,立意不低。

为了市场和票房,《哪吒》可以说是很鸡贼了,遵循着商业片的一般规律:直给、不绕弯,够精彩,服务观众,符合市场的需求。

但商业动画,这么苦这么穷,总还是要赚钱的。

刀哥结语:

中国苦优质动画久矣,最像国漫的《花木兰》变成了迪士尼的产品,《功夫熊猫》也被好莱坞拍了。

因此当《大圣归来》、《哪吒》出现时,仿佛“久旱逢甘霖”,都被观众捧为“国漫崛起”。

但《哪吒》并非完美,过剩的笑料、夸张的表现方式、在商业化的套路里循规蹈矩,都可以说是作品的瑕疵。

所以说,国漫崛起真的不要再喊了,如果不能做到产业化、常态化,《哪吒》只能称为昙花一现。

对于国漫真正的自信与底气应该来自于清醒的自我认知,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所说:

“当大家不说国漫崛起的时候,它就真崛起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