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是时候了解真正的安翰了:加速构建国民消化道健康生态体系

2019/7/8 8:46:00

  连日来,随着安翰科技官方声明和媒体的发声,“安翰事件”出现了大反转。同时随着上海证券报一篇《调查│多维透视安翰科技“内核”》,定调安翰“截至目前,这是唯一一个明确用于胃部检查的磁控胶囊胃镜”。

  由此一个通过自主创新,致力打造“不插管 做胃镜”全新检查模式的安翰浮现在了公众面前。

  正如我之前的分析所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通过此事件,安翰科技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众美誉度大增。尤其在那篇上海证券报的最新报道中,通过走访多家三甲医院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全景的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安翰。

  此事过后,在业界层面,安翰科技展示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微光学成像、图像处理”等领域拥有51项国内外专利的综合实力;在普罗大众层面,安翰科技的“吞下一颗胶囊机器人,15分钟左右完成胃镜检查,全程系统、精准、无痛苦”的模式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专业学术层面,也备受众多行业专家认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副主任廖专日前在国际消化病大会上表示,安翰科技全球首创磁控胶囊胃镜技术对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的早期筛查,以及遏制中国胃癌高发趋势具有重大意义。

  可以预计,此事件在资本层面将会重塑安翰科技的估值模型,公众层面对这一医疗黑科技的认可度更高。

  当然我们今天更想探讨安翰科技等科创板企业“招黑”事件的启示录以及背后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此事过后,安翰科技十年攻坚研发的科研能力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将助推安翰联动更多的医院、医疗机构等合作伙伴,加速构建胃健康生态系统,探索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不易 不能让“负重前行”的科研人员“流汗又流泪”

  安翰科技的磁控胶囊胃镜也好,各大科研院所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好,华为的麒麟芯片也罢....这几年在国内引发关注的科研技术突破,背后都是一批不为大众所知的科研人员。

  多年的技术攻坚,这些填补国家相关领域空白的科研人员,付出了巨大的辛劳乃至牺牲。然而默默付出了多年,这些科研团队在公布相关研究成果时,频频遭到了一些机构或者新媒体(自媒体)不客观的报道,乃至个别新媒体的恶意的诋毁,这不免让人心痛。我们是时候应该站出来,奔走呼吁:不能让这批“负重前行”的科研人员“流汗又流泪”。

  行业创新不易,产业攻坚更难。他们,理应受到社会各方更多的掌声和尊重。

  北斗导航系统构建之初,很多质疑声音此起彼伏;华为的海思团队研发出麒麟芯片后,也有人误以为成果来自于日本人的研发团队。

  同样,在安翰的磁控胶囊胃镜实现技术应用到市场落地的双向突破之后,包括《安翰科技的谎言②|第一大客户美年,不可能实现的销售业绩》等报道接踵而来,安翰科技逐一回应“全球首家获得CFDA批准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表述准确,美年集团与安翰科技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报道中所述相关设备数据严重不实。”

  事实上,哪怕安翰科技不做任何回应,稍微有点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利益输送”是站不住脚的。

  安翰科技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历经10年的研发突破,可谓中国这几年科技创新的全球代表案例,拥有CFDA批准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些成绩来自于安翰科技董事长吉朋松及肖国华、段晓东、王新宏三位博士等在内的百余人的研发团队,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坚的结果。

  这些研发骨干从2009年开始,夜以继日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回来今天中国在内镜领域能够引领全球的可能。

  看起来一个小小的胶囊背后,集合了当今世界最顶级的研发能力,拥有51项核心专利,是无数幕后人员的心血付出。到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这颗胶囊,拥有可精准定位、导航、自动控制等技术,可应用于人体胃部舒适化、精准化、系统化全方位的检查。哪里有轻易而来的“15分钟精确、安全的胃镜检查体验”,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从胶囊胃镜突破到胃健康闭环生态 安翰到底做了什么?

  大致来说,安翰科技事件乃至科创板集体“招黑”事件已经过去(备注:此事件中的其他企业,比如华兴源创也做了回应声明),相关企业又回归了正常的运营节奏。

  我们是时候可以冷静下来,思考这件事情中的明星企业安翰科技,到底在做一件什么事情?

  从2009年攻坚研发开始,安翰走上了从0到1的过程,这个阶段主要是实现磁控胶囊胃镜的技术突破。

  这个阶段,安翰科技的“磁控”解决了胶囊能不能被主动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而这个技术瓶颈的突破,就开启了全新的临床应用,即像胃这样的大空腔结构也可以使用胶囊内窥镜进行完整检查了。

  正如《人民政协报》日前的一篇报道所言,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的诞生,除了安翰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和呕心沥血,也离不开严谨的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正是李兆申院士带领医学团队,通过技术指导和临床应用评价不断完善这一发明,才推动磁控胶囊胃镜最终走进了百姓生活。

  对于医疗器械来说,临床研究是灵魂,是存活的生命力。安翰的创新技术通过各大医院多年、多项的临床验证,通过了层层考验,方才被各大医院和国内国际学术界所接纳。简单列举两项:

  1. 在包括301医院、长海医院、上海仁济医院等全国7家三甲医院进行了350例电子胃镜与磁控胶囊胃镜对胃部疾病检查准确性的对照研究,证实磁控胶囊胃镜与电子胃镜检查结果高度一致。同时,相比于传统电子胃镜,95.7%的患者倾向使用磁控胶囊胃镜检查。这项研究,刊登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GH,并被作为封面文章推荐,后被日本消化内镜权威期刊转载,并给予极高评价。

  2.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科消化内镜中心、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了3182例接受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的无症状体检人群,在这群人中,共检出7例胃癌。注意,这里说的“无症状体检人群”,也就是你我这样平时既不觉得胃有什么不舒服,也不愿意无缘无故去医院插管,却有意识要给自己做个胃部检查的普通人。这项研究成果也震惊了国际学术界,因为这意味着中国无症状人群的胃癌检出率高达2.2‰,超过了日本基于人群的筛查检出率1.7‰!这项成果也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GIE发表,同样作为封面文章进行推荐。

  除此之外,通过安翰官网查询,还有针对早期胃癌发现能力的临床研究课题《磁控胶囊胃镜诊断浅表性胃肿瘤的初步研究》;针对服用阿司匹林人群溃疡、出血等粘膜损伤的研究课题《利用磁控胶囊胃镜筛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的无症状人群的胃肠黏膜损伤》;针对肝硬化患者监测消化道出血风险的研究《应用磁控胶囊胃镜评估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风险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CHESS1801)》;均证实了胶囊胃镜在胃病“从治到防、从防到管”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临床应用是检验产品效能的主要标准,安翰科技的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磁控胶囊胃镜技术是“真金火炼”。因此安翰科技的产品被称为具有变革性的第二代胶囊内窥镜,是被业内认为内窥镜技术“从0到1”的第二次突破。

  从2011年临床实验到2015年的百万颗生产线启动后,安翰进入了从1到N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安翰产品迅速落地到构建大健康生态体系的过程,是更有效更大范围对百姓展开服务的过程。

  正如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所言“这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磁控胶囊胃镜,这种舒适化的检查方式很受百姓青睐,也成为医生进行胃癌筛查的有力武器”。

  构建国民消化道健康生态体系,任重而道远,这不是安翰的独奏曲,而是行业的共鸣曲。从0到1的安翰,是“安翰的安翰”;从1到N的安翰,是“行业的安翰”。走完0到1,进入1到N时代,安翰正在秉承开放的心态理念,让更多的第三方合作机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共同为国民消化道健康生态体系的建设贡献智慧。

  当然挑战和机遇并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看来 “中国的科学家不笨,中国不是没有市场,中国的研发也不是没有经验,但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机构还需要更有战略性的创新规划,以及平台。”可以看出,看着安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李院士,现在又见证安翰联动整个内镜领域,构建了一个胃病“从治到防、从防到管”的闭环体系。

  写在最后:不难预计,随着安翰科技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合作模式,缩短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路径,更高效、更安全的提高中国胃病胃癌筛查水平,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消化道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