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科技赋能金融:这里的改变静悄悄

2019/7/6 14:05:00

Ⅲ编者按
变革总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萌芽。回看过往三年,新与旧交织,道与术并存,理性与梦想、沉稳与激进从未如此相融。
当然,无论时代的浪潮如何翻涌,总有一群弄潮儿傲立于潮头,肩挑起一个行业的未来。以BATJ为首的科技巨头,以数据、科技为名,意图将触角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传统银行后起直追,积极以变革嫁接科技;无数创业者,携着技术之利,在行业内找到自己的生存之地。
这是一场横跨金融和科技两个赛道的战事,并且已近中场。对于所有的入局者来说,准备好的它们正要迎接一场更为激烈的赛事。未来已来,颠覆与被颠覆,都在转瞬之间。
本文系《金融科技的中场战事》专题系列文章之一,科技如何赋能金融?改变又在如何静悄悄发生?

“现在能让银行行长睡不着的,除了不良贷款率,还有数字化转型。”

伴随科技而来的总有无穷变数。当下的信息革命,以互联网与全球化普及为重要标志,正在给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金融正是受影响的行业之一。

其表征之一便是新技术对于金融的赋能和改变,一个更加智能、更具效率的金融时代,在科技的加持下,已经到来。当金融与新技术相遇,一些改变正在静悄悄地发生。

01 | 金融的科技维新

在广州做生意的王先生现在跑银行的次数已经屈指可数,几年前他每天都要到银行存款、转账,有的时候还要办理财、贷款,而现在,这些通过手机就能实现。

同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去年微众联合腾讯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互联网平台已成为用户流动资金主要管理平台,选择微信或支付宝的用户占50%以上,选择银行的由2017年的40.1%进一步下降至33.1%;近30%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转账、汇款……

“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是马云在2008年喊出的豪言壮语。如今看来,他的这一愿景已经“部分”变成现实——去年6月,在30多家顶级金融机构面前,说着“虽然这几年支付宝对金融产生了冲击,但从未想过要颠覆金融机构”,马云重新为阿里定位,“一家技术企业”。

回顾支付宝出现后的这几年,金融行业风云变幻,互联网金融也好,金融科技也好,甚至变样了的传统金融也好,一切的改变源于科技。

过去的200年间,来自蒸汽机、电气化的两股变革之风呼啸而过,第三次的计算机变革恰逢尾声,第四次的风暴已经到来。两相交织下,一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科技变革正在深入改造各行各业。

与科技行业极为相似的金融行业,无疑成为这场行业变革的先锋之一。智能营销、智能放贷、智能核保等,一系列10年前想象不到的场景已经成为现实,尤其是在中国,金融与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结合。

在科技的助推下,金融行业的格局不可避免地出现变化——华泰联合证券董事长刘晓丹将“技术革命”看做是影响金融行业格局的两个因素之一。

最为明显的是金融科技势力的崛起,其中金融“跨界者”、科技“原生派”占相当大比重。毕马威和H2去年发布的2018年金融科技100强榜单中,来自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持续统治榜单,占据了“领先50”榜单的五分之三,包括排名第一、第二、第四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

当然,在“另一因素”监管等的影响下,从最初剑拔弩张的颠覆与被颠覆,到当前的合作与赋能,科技与金融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

7月3日,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一款金融“数字人”,具有与真人无异的外形,逼真的表情,流畅的动作和语言,甚至能通过多感官实时关注和识别用户的情绪、表情、语气并及时作出反应。在这款产品的背后,除了百度,还有浦发银行。

 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和“数字人”对话

在一份报告中,普华永道如此定性科技赋能金融的过程:既是新竞争者进入、现有行业格局遭到挑战到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全面合作的过程,也是金融科技全面应用到中后台产品设计、风控、合规等领域的过程。

如今,新竞争者与传统金融的全面合作早已开始,科技赋能金融在横向上已至边界。未来,这种赋能的重点将更多地是在纵向上的金融各环节应用上,如何深潜金融科技的应用,挖掘金融服务中潜在的痛点和需求,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

02 | 4.0进行中

从支付宝的出现到现在,新金融已经实现多次迭代,从一开始网上卖基金的渠道变迁,到现在新思维、新科技对金融全产业链的渗透。

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的金融科技已发展进入第四阶段,即“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阶段——

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业务进行革新和分解,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在这个阶段,传统金融与新金融公司可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一方手握金融场景,更了解用户需求和风控,拥有大量的数据积累与沉淀,但缺乏对科技的理解;一方强于科技、数据运用,在金融场景、用户、风控等方面存在弱势。

但有一点共通的是,科技如今已成为当前金融行业的共识。“我们去年在近40个城市进行调研,在问及未来几年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时,这些城市都说要关注金融科技。金融业和高科技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是大势所趋。”英国Z/Yen集团负责人MarkYeandle此前表示。

在传统金融行业,同样也是如此。当前,几乎每一家银行、财富管理平台、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都成为了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推崇者,唯恐落于人后。

今年3月,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预算不会低于全年营收的3.5%,而上一年这一比例为2.78%。另一个在科技投入上十分积极的是平安银行,其2018年财报显示,去年其IT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82%,至25.75亿元,营收占比约为2.21%。

当前的很多传统金融正在向科技企业转型。进入中国十余年的捷信集团(简称捷信)更是将科技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工具。捷信董事长依西·施梅兹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对工程师或者IT人员的需求特别大,当前已成为最大的大数据应用企业之一,“如果一个大数据专家想找一个有意思的工作,他们就应该来捷信”。

捷信董事长依西·施梅兹

在中国,捷信去年开始便在手机客户端和微信中开发了很多自助服务。整体看起来,客户和机器人进行交互,大概可以占到85%到90%,只有10%左右的复杂问题,需要后面真实的人力坐席进行回答。

但正如某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人士所说,他们对科技的理解并不彻底,在战略提出之后,发展金融科技所需要的人才与组织架构成为难题所在。

而这一点,为各种来自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新进入者提供了合作的可能。甚至在由互联网从消费向产业端转型的现在,B端布局与合作已成为金融科技的重头戏。比如度小满,已与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等50多家合作,涉及营销获客、产品、科技平台搭建等多方面。

当然,无论是B端、C端,不变的是,科技没有边界,正广泛流向金融全产业。

03 | 无科技不金融

花旗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10年间,商业银行体系的雇员将随着行业的变化减少30%,银行业务会逐步转型,更多转向顾问业务、咨询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利润也将部分转移至金融科技公司。

在科技大趋势下,整个金融生态正在发生改变。

拿度小满金融来说,其正式入股哈银消费金融公司,拓展了公司在消费金融方面的合作场景。类似的还有玖富入股了湖北鄂州农村商业银行,达飞入股了石嘴山银行。诸多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已全面覆盖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其未来规划也将以科技为核心,坚持综合金融场景发展。而这显然已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不二选择。

与美国金融科技更偏工具属性的发展路线不同,我国的金融科技其实更偏向创造新的金融性产品——毕竟当前我国的金融科技创新领先世界的领域之一在于对普惠金融的促进,良好的数据基础为金融的个性获客与产品供给提供了基础。

正如度小满金融CEO朱光所说,它既有好的技术和场景产生优质资产,风险又管得好,具备与B端合作的基础;同时,要了解金融机构的需求,就必须对从根本上更了解用户,即为C端用户服务,这样才能将两端连接起来。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影响这种生态的进一步完善。

比如去年以来行业所暴露出来的、在风控和规范性上的不足,甚至这种不足正在影响整个行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曾在提到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金融科技情绪指数时表示,指数反映出公众对数字金融行业的认知在起起落落,震荡非常厉害。

随着监管的加强,以及去年一波的“清洗”,这个行业正在向规范化前进,来源于科技、互联网的新金融公司们不得不更重视风险防范。

金融与科技,原本既相似又不同的两个领域,如今正在叠加、反应。虽然当前仍仍存在种种问题,但两者叠加产生的威力无疑将会相当惊人。反过来,两者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又将成为推动金融与科技各自发展、更好融合的原动力。

04 | 结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C·默顿(RobertC.Merton)认为,科技的发展伴随着金融的创新,金融科技会让金融变得更加普惠,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货币、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的创新,未来这些技术创新将在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各种细分金融领域得到更加全面的运用。

当金融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变得更加高效、安全、普惠,试问这一点未来,我们如何不期待?

? 往期回顾

一点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