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在“科技向善”上,这一次阿里和腾讯同途同归了

2019/6/27 15:33:00

  这几天阿里巴巴的“罗汉堂”又一次引发了世界关注。

  2019年6月25日,阿里罗汉堂发布了包括“我们是应该先控制风险,还是先迎接数字技术?”等在内的关乎数字经济世界未来的十大提问。

  同时,在“西湖论剑”的闭门会议上,包括数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一众江湖泰山北斗级的宗师,响应阿里巴巴和罗汉堂邀请,就这些问题展开十分接地气的讨论。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这十个问题,都非艰深奥妙的科技难题,而是和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问题。

  这十个问题分别是:

  1、我们是应该先控制风险,还是先迎接数字技术?

  2,数字技术会扩大鸿沟,还是会让世界变平?

  3,数据是谁的?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4,数字技术会让更多的人失业,还是会让工作时间更短?

  5,谁是平台经济的受益者,是所有参与者,还是少数平台公司?

  6,治理机制要如何改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

  7,金融服务在越来越平民化的同时,会不会引发更多的风险?

  8,数字时代全球化会走回头路吗?

  9,人工智能该不该有道德观?

  10,大算力和大数据,一定会让我们离真相更近吗?

  这些话题相信我们都不陌生,它本质上来说,核心就一个问题“数据应用和数据保护”。这些问题背后所探讨的实质问题其实和腾讯“科技向善”背后所探讨的问题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今天的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在践行“科技向善”。而且在我看来,在“科技向善”这件事情上,腾讯和阿里同途同归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阿里和腾讯在“科技向善”的认知研究和落地应用上,已经“同途同归”,而不是“殊途同归”?

  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起始根源相同:应对数据应用和数据保护难题

  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言,似乎科技和大数据的发展总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总是“刺痛”我们。

  “科技双刃剑”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业现象,其实就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关于“科技向善”研究的背景或者契机。

  阿里巴巴罗汉堂就是阿里“科技向善”理念践行的机构,它成立的背景和原因就在于“解决伴生出的经济和社会形态、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

  而腾讯的“科技向善”体系成立的背景也是“互联网发展20余年,为人类社会带来高效、有趣与便利。与此同时,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开始浮现:信息爆炸让人们焦虑不安;网络互动挤占亲密关系的空间;数据权属与隐私变得复杂不明。”

  正所谓,凡事都有两面性。的确,这几年信息和数据时代已经全面的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同时也极大的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困扰。如何发挥它的“善”,减少它的“恶”,是我们各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模式相同:开放心态,广邀天下豪杰共举

  不管是腾讯的研究院,还是阿里的罗汉堂,到了今天,到已经上升到“行业的研究院”和“行业的罗汉堂”。

  众所周知,马云是金庸的铁粉,马云对阿里巴巴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好,重点项目的研究理念应用也好,都极大的参考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体系。阿里六脉神剑、风清扬、光明顶等,还有这两年在业界崭露头角的达摩院(2017年成立)、罗汉堂(2018年成立),都深受金庸小说影响。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受限于门户之别,各门派都是闭门造车,有各自专属的功法体系。然而,在《倚天屠龙记》中差点出现了转机。

  金庸借助张三丰少林之行,阐述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理论:各家武功,都有缺陷,如果能放开门户之见,互相把核心的功法基础开放出来,互相参照,互补遗缺,用开放的心态,推动武学繁荣,岂不更好?

  《倚天屠龙记》第十回,原文是这么写的,张三丰道:红花白藕,天下武学原是一家,千百年来互相截长补短,真正本源早已不可分辨......贫道修习先师所传‘九阳真经’,其中有不少疑难莫解、缺漏不全之处。少林众高僧修为精湛,若能不吝赐教,使张三丰得闻大道,感激良深......愿将本人所学到的“九阳真经”全部告知少林派,亦盼少林派能示知所学,双方参悟补足。

  少林寺的秃驴方丈回答很是气人:武当派武功,源出少林,今日若是双方交换武学,日后江湖上不明真相之人,便会说武当派固然祖述少林,但少林派却也从张真人手上得到了好处。小僧忝为少林掌门,这般的流言却是担代不起。

  就这样,中原武林原有望进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诸子百家时代,却被宥于门户之见的少林寺方丈扼杀在了设想之中。100多岁的张三丰,唇焦舌敝说了半天,也只有空自悲叹,最后无奈之下带着张无忌飘然而去。

  今天,阿里巴巴达摩院和腾讯研究院要做的事情,就是补足张三丰当年的遗憾:用开放的心态,广邀天下豪杰共举大事。

  阿里这边,罗汉堂广发“英雄帖”召集全球200多名顶尖学者、政界人士、企业家来到西子湖畔,共同论剑,其中包括6名诺奖得主。

  腾讯这边,也是广发“英雄帖”,邀请了很多腾讯以外的专家学者,比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VIPKID 联合创始人陈媛等等。

  阿里罗汉堂的研究模式一开始就是“各方参与,服务社会”,官方介绍是这么写的:由全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顶尖学者们共同发起,将一起研究与科技创新伴生的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等课题。罗汉堂的研究成果将为全社会服务。

  腾讯“科技向善”的研究模式一开始也是“各方参与,服务社会”,官方介绍是这么写的:邀请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大众与媒体一起,对新技术带来的一切变化保持觉察,让社会各方真正意识到科技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寻求最大范围内的共识与解决方案,并引导技术和产品放大人性之善,实现良性发展,用科技来缓解数字化社会的阵痛。

  看到了吧,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科技向善”这个事情上,官方介绍都如此雷同。研究模式更是相似,就是我们前文说过的“开放心态,广邀天下豪杰共举,最终服务整个江湖”。

  研究结论相同:数据应用和数据保护的一般原则达成共识

  就研究“科技向善”这个事情,阿里和腾讯各自开展了不到两年时间,时间虽然不多,但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

  我总结了双方各自公布的各种消息、演讲等,双方最主要的研究结论已经吻合,即数据应用和数据保护的一般原则达成共识。

  为什么说双方的研究结论达成共识,我们还是先来分别看看两派掌门人的发言吧。

  腾讯掌门马化腾表示“我们希望’科技向善’成为未来腾讯愿景与使命的一部分。我们相信,科技能够造福人类;人类应该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科技应该努力去解决自身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阿里太上掌门马云表示“大数据、云计算,驱动未来制造业的是数据,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栖大会)。拥抱科技时代的同时,应该重视大数据的安全,尊重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博鳌亚洲论坛)。”

  马云和马化腾的观点虽然用词不一样,但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也就是,“数据能不能用”的争论,可以结束了,我们应该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好数据,让它发挥价值的同时,减少作恶的可能”。

  马云和马化腾以及双方分别用一场大会(腾讯这边是科技向善两周年峰会,阿里这边是罗汉堂一周年大会),阐述了解决“发展和矛盾”问题的一般原则:即我们不能因为近年频繁的数据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放弃了对数据的应用,走向封闭;我们也不能因为单纯的看到数据应用带来的前景,而无节制的对数据进行滥用,带来数据危机。

  在我看来,阿里和腾讯关于数据应用和数据保护的一般原则达成共识,堪称这几年全球关于数据开发和数据保护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成果也应该成为全球数据社会治理的一般原则。

  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