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从“雨女无瓜”这种网络黑话中,一窥流行语背后的社会心理变迁

2019/6/12 20:20:00

文 | 京畿部长

最近一段时间,在微博乃至抖音等平台兴起了“雨女无瓜”“要泥寡”等网络热词。网络文化发展到如今,网络流行语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对于“吃瓜群众“”这类词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了,但是这个“雨女无瓜”到底说的又是什么瓜,很多人就表示不明就里了。

null

△“雨女无瓜”表情包

“雨女无瓜”出自电视剧《巴啦啦小魔仙》里的一句台词。在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个角色叫游乐王子,他穿着一身蓝色衣服,戴着面具。有一天在教室门口,他和另一个角色小蓝面对面站着时,小蓝问:“为什么你老是戴着面具啊”,游乐王子楞了三秒,头一抬回答了一句“雨女无瓜”,其实也就是无你无关的意思。

因为口音和词意的问题,这一幕被网友翻出来之后,因为觉得这个词实在太好玩了,所以一时间就风靡网络。不少网友认为这个词可以用来回答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遇到别人发问,回一句“雨女无瓜”就完事了。

不止“雨女无瓜”,”要你寡“也同样出自这部剧,在剧中因为演员袁奇峰口音问题,他把“要你管”说成了“要你寡”,“自行车”说成了“竟车”,“自私贪婪”说成了“鸡屎汤狼”。而这些词在现实中被网友使用,就会出现奇特的效果,比如袁奇峰因为拍到他和一个女人的合照,就有网友问袁奇峰是不是真的结婚了。

下面的回答是,“你住吼,这件事雨女无瓜,他杰不杰芬要你寡,请骑着你的竟车离开”。

对于这件事,袁奇峰本人在微博辟谣,否认自己已经结婚这个传言,结果又引来一波沙雕网友的雨女无瓜。

null

△袁奇峰微博截图

就这样,因为这些话,演员火了,一部五毛特效的剧也随之火了。

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文化现象,网络黑话,也就是网络流行语,以其惊人的传播能力和强大的适用性,改变着大众传媒和大众日常用语,同时也反映了现如今网民的社会心态。很多时候,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并非是偶然,一个词和一句话能成为网络流行语,除了自身具有简单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外,还有反映某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的因素在其中。因此,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社情民意、社会心理的特殊载体,反映了网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些特征。

换句话说,这些语言代表着一种情绪群体认同和心理价值需求。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网友的语境再造,账号和ID是网友的虚拟身份,同时也让人们都戴上了面具,就是不同与现实生活中的另一面。在这种环境下,使用表情包和流行语,就能让使用者在这种表情面具下,实现情感的宣泄和主观意见的表达。

null

△某明星篮球表情包

这些黑话,就是现实和虚拟这两种层面上,使用者的身份切换工具。是大众表达情感与宣泄压力的重要渠道,折射出网民彰显个性、减压宣泄等复杂的社会心理。

众所周知,在网上你要说服人是很难的,由于大家的立场和思维的不同,导致信息错位和认知偏差,在更多的时候,长篇大论远不及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词来的更有效果。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解读你真实的意思,所以相比于文字评论的局限性,网络黑话能够很准确的完成文本含义表达,同时再配上表情包,进一步拓展了表达的信息量,又增加了沟通的诙谐性。

一直以来,文艺作品大量催生了不少网络流行语,网络文化中也掺杂了不少社会现实表达。从电视到小品,从综艺到电影,各种互联网流行语取材其中,又经过传统媒体、内容创作者们加工再造,现在已经成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有时候甚至能够反哺社会语言,比如不少网络黑话热词甚至被收录到《现代汉语词典》,对照之前的网络热词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网上流行的“愤青心态”正渐趋隐退,取而代之的是调侃和吐槽。从伤不起、悲催的焦虑压力,到狗带、坑爹的诙谐调侃,再到现如今佛系、雨女无瓜的事不关己心态,网络流行语的变化进一步反映了网民群体心理诉求的变迁,这些流行语,不止是一种集体狂欢,也是一种鲜明态度,代表着现在普遍的社会心理。

语言是承载大众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亦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网络流行语是对当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但这些矛盾都是处于变化的状态,这样一来结果便是,网络黑话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一夜之间人人皆知,一夜之后又悄无声息都是正常状态,所以有时候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也没必要大惊小怪。

网络黑话的研究和解读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群体心理的变化也会产生新的网络黑话,一个网络新词会被大家争相使用,而用的人又会影响到更多的人,网络黑话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交货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网路热词可以爆炸性的传播,但决定其生命力的,还是其符号化的网络文化意义。这些象征性的符号总有一定的情绪缘由和社会背景在其中,而这种全新的话语解读体系,已经成为了现在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词变了,但表达方式依旧是这样,人们总想要反映自己内心更真实的想法,而创造的热情又永远不会消失,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我们分析变化的依据。

毕竟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