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伴随着《创造2019》的落幕,是偶像市场的冷淡

2019/6/10 17:19:00

234.jpg

去年火爆全国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选秀节目推出了中国首个由全民选秀组成的偶像男团NINEPERCENT以及偶像女团“火箭少女”。两大团体的国民热度,让各大平台看到了偶像产业的风口,开启了拍摄偶像选秀类节目,其中以爱奇艺、腾讯、优酷平台为主。近日,正值端午假期,又值高考首日,火热的《创造101》的男版《创造2019》也迎来了总决赛,在长达三个小时的现场直播后,最终确定了十一名出道人员。随着《创造2019》的成团结束,今年上半年的偶像选秀节目也落下帷幕。众所周知的是,无论是今年优酷的《以团之名》还是爱奇艺的《青春有你》亦或是刚刚结束的《创造营2019》其实都是去年两档节目的复制延续,但并没有复制到以往的火爆,这或许是因为市场在改变,也有可能是因为粉丝的心理在改变。今年节目的热度及成功出道选相较于去年,距离相差较大。

《偶像练习生》推出了定级流量偶像蔡徐坤,虽然被黑不断,但在出道后的一年中也是广告代言时尚活动不断,创造101》的火箭少女代言杂志也是接连不断,其神曲《卡路里》在全国也是被不断播放反观,《以团之名》的资源就较虐,出道的新风暴和BLACKACE两个男团,虽然都发行了自身的新歌,但是网易云音乐的数字专辑售卖情况并不理想两团的销售额总和不足百万。这数据都不用跟全年出道的NINEPERCENT的近2500万的专辑销售额相比,就与同年份出道的UNINE相比也差一大截。偶像或偶像团体,他们的专辑销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粉丝的数量和忠诚程度的。《以团之名》出道的现状,也让网上一片网友高呼:“这是出道即失业啊。”出道上斯出道了,但人气不足,后续资源跟不上,热度也就难以持续。

今年的偶像选秀节目的热度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这些选秀越来越糊?相较于第一批,后续的肯定是不如先行者。任何市场都害怕跟风。一旦跟风,同品类的节目就开始不断涌现,受众就会出现审美疲劳,收视率、热度、口碑也就自然下降。国内偶像市场潜力虽大,但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不仅如此,今年的偶像选秀节目受到了粉丝的思维影响,不是迎合就是避开,并未有创新突出之处。

除了市场的同质化,今年《创造营2019》热度低迷还有三大原因:一是不规范集资导致粉丝缺乏参与感。集资应援是粉丝经济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粉丝获取参与感的渠道之一。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的偶像选秀节目,各家粉丝的集资应援也是十分火热。去年《创造101》的孟美岐单人就获得了超过1200万的粉丝集资应援今年《青春有你》C位李汶翰的整体公开集资数额接近400万,相较于去年《偶像练习生》C位蔡徐坤的公开集资数额200万要翻一倍。今年的《创造营2019节目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不需要集资,因此选手粉丝公开集资项目比较少具体金额多为保密,这让粉丝的参与感直接下降。二是粉丝事件频发,败坏路人缘。《创造营2019》播出期间,粉丝就出现了借花呗来集资打投并号召其他粉丝效仿、后援会骗票负面事件更是一度上了热搜榜。提及粉丝,《创造营2019操作最神奇的就是人气选手王晨艺退赛。因为多家粉丝联合举报王晨艺存在“黑历史”随后节目组宣布王晨艺退赛,这也引起了其粉丝的不满和评论轰炸但这些热搜不仅不能提高节目的热度,反而让粉丝变得更疯狂,秩序更紊乱。三是参赛人员的质量愈发低迷。优质艺人的资源是有限的,没有质量好的选手,节目的质量也就堪忧。有些选手仅仅当了十几天甚至几天的练习生就来参赛。偶像选秀节目主要采用的是人海战术,节目在初始阶段就有100名左右的选手参赛。与《青春有你》、《以团之名》等节目相似,《创造营2019》也有着选手水平尴尬的处境。这其中也就只有哇唧唧哇学员学员、SDT学员等,还不乏一些已经出道的明星,这点也被网友嘲讽为“回锅”,比如SWIN的徐也、至上励合的马雪阳、X玖少年团的夏之光、赵磊、彭楚粤、焉栩嘉等。今年像蔡徐坤、杨超越、王菊等话题性选手也是少之又少,这也是造成节目热度低的原因之一。

《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创造101》、《创造营2019》、《以团之名》等选秀节目,透露的不仅仅是偶像市场的竞争,还存在着爱奇艺、腾讯、优酷三方的正面战争。各家都瞄准偶像市场,准备大干一场,奈何却以惨败收场。没有话题想选手,没有高热度,这些节目难以生存。最初的新鲜体验期已过,受众的心理环境也在改变,审美逐渐疲劳,在今年选秀节目《创造营2019》的背后也体现出市场的冷淡。偶像市场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就看能不能有创新性的内容出现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