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A股迎最严退市监管期,买股票需注意这些雷区

2019/6/3 9:19:00

A股迎最严退市监管期,买股票需注意这些雷区

5月中下旬以来,A股迎来最严退市监管,短短的时间,4家上市公司宣告退市,近40万股东踩雷,另外有9家上市公司进入暂停上市状态。

下图1列出了这些公司的基本情况:

退市到底是什么东西?对于广大股民来说是福是祸?为什么有些人在ST股票中攫取了丰厚的回报,有些人却倾家荡产?大家在股票投资中应该如何避免踩雷?本文尝试给出一些解答。

详解退市三阶段

所谓退市,包括被动退市和主动退市两种情况。

其中,被动退市是指当上市公司不再满足上市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从交易所摘牌退出的过程。

在A股,因为上市公司的瑕疵,发生被动退市,有一个非常严谨的(三阶段)流程,状态逐步升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1、退市风险警示

启动退市流程的第一阶段,对于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进行风险预警(即在上市公司名称前冠以 “*ST”)。根据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被视为存在退市风险加以预警的公司包括以下四类:

(1)财务指标不达标。财务指标无法达到继续上市的要求,包括连续两个年度净利润为负,或者在过去一个年度的净资产为负,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 从这个标准看,A股对于上市公司的利润考核是非常严的,很多我们所熟知的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都无法满足这个条件。

(2)业绩造假。对于业绩造假的“零容忍”是全球资本市场的惯例,在国内这样的情况包括对于会计报表的“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或者无法在法定的期限内披露财务报告,以及会计师无法给出肯定的审计意见(财务报表太假了,连负责审计的会计师都看不下去了)。

(3)重大违法事项。当发生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公司的法律风险影响到继续上市的条件时,交易所将启动退市风险警示。常见的如长生生物因为生产不合格疫苗,涉嫌重大违法行为,被深交所给予退市风险警示。

(4)公司重整、破产清算。当发生公司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等重大变故的时候,交易所也会及时警示退市风险。

虽然被提示退市风险警示,相关的股票仍然可以交易流通,但是涨跌幅限制由10%下降到5%。

如果在风险警示阶段,公司通过整改,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则可以向交易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恢复正常交易状态。

2、暂停上市 

处于退市风险警示状态的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的时间内,相关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则公司进入暂停上市状态。该状态已经是上市公司避免被退市的最后机会,若整改期内仍无起色,将进入终止上市状态。若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则还留有一线生机,申请恢复上市。

在实务中,处于退市风险警示和暂停上市阶段的上市公司,会使出浑身解数处理相关的问题,避免被退市。

例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上市公司卖房案——某造车的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两年,进入“退市风险警示”状态,为了续命,一口气卖了数百套房产,众人惊呼这哪是造车公司,分明是房地产公司呀。

笔者认为,此类操作虽可以解一时之忧,但不可持续,投资者还需要考察公司在主营业务方向的可持续创新和发展。

3、终止上市 

当上市公司处于暂停上市状态一段时间后(具体时限根据退市原因而不同),如果相关问题仍未解决,上市公司将进入终止上市流程,具体包括两个步骤:

(1)退市整理期。在接到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后,上市公司进入为期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整理期内股票可以挂牌交易,这也是散户最后的下车机会,和投机者最后的上车机会。

(2)退市转板。退市整理期结束后,正式从交易所摘牌退市。相应的股票转板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三板)继续挂牌交易。三板虽然可以交易,但是由于投资者数量有限,流动性和估值都受到影响。

对于被终止上市的公司,如果能够整改到位,又满足上市条件的,监管机构一般会网开一面,还是有机会申请重新上市的。但是如果公司因欺诈发行强制退市的,不得重新申请上市。所以,在退市股中,欺诈发行的上市公司更加危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被动退市的基本流程,看似复杂,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该流程给予上市公司足够的整改时间,处于“退市风险警示”或者“暂停上市”阶段的企业通过积极整改,是有可能取消退市警示,恢复正常上市的。根据wind的数据,仅2019年开年至今,已有16家上市公司顺利完成整改,成功实现摘帽(即将标识着退市风险示警标记的“*ST”去除)。

另一方面,也是给投资者足够的时间了解风险,理性投资。根据该流程,一个上市公司,从退市预警到最终退市之间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且即使最终确定终止上市,也还有三十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给予投资者足够的反应时间理性决策。

另外,还有一种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情形,即公司因为被并购或者战略发展的需要,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退市。相对被动退市,主动退市更加正面和积极,比较经典的案例是阿里巴巴于2012年从香港主动退市,之后卧薪尝胆,并于2014 年以 250亿美元创下美股 IPO 募资纪录。

以上是关于退市的基本情况的介绍。

退市监管趋严的影响

目前,退市监管趋严,对于广大投资者是好消息是坏消息呢?

在笔者看来,退市监管趋严对于投资者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提升违规成本,震慑问题企业。之前,因为违规成本偏低,A股市场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如扇贝跑路、存款失踪、大股东挪用资金甚至暴力抗法等。如今退市监管趋严提升了违规成本,对于问题企业能够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2、提高配置效率,利好优质公司。因为A股总市值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根据wind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28日,A股的总市值58.6万亿),退市监管的趋严,使得不良企业和问题企业被出清,资源更多的向有竞争力的优质公司聚集,对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积极的意义。

3、保护中小投资者。一方面,问题企业被打上“*ST”的标记,提示退市风险,有助于中小投资者及时地规避风险,理性投资;另一方面,退市监管趋严使得上市公司优胜劣汰,市场环境日益优化,对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然在短期内,退市监管趋严,也会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困惑,上市公司不得不考虑更高的退市风险,对于经营决策更加的谨慎;投资者也有必要重新检视投资策略,规避相关风险。

但是从长期来看,加强退市监管,让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新陈代谢,有利于一个更高质量的资本市场的形成,利大于弊。

投资人注意事项

那么,面对退市监管趋严的大环境,投资人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投资被退市警示的股票能赚钱吗?答案是能,但不一定适合中小投资者。市面上,针对问题股票的投资策略通常包括两种方法:

(1)信息研判法。利用信息优势和研究能力,选择基本面有望改善、能恢复上市的股票进行投资。这里的关键是信息优势和研究能力,即在市场的其他人之前发现有潜力的标的,并提前买入布局。

(2)资源介入法。此类机构往往有很强的资源,在大肆购入问题公司股票实现控股的同时,开始将相应的资源注入问题公司,包括且不限于资金、资产、管理能力等,待问题公司恢复正常,再逐步卖出。

以上两种策略都基于机构的信息优势、研究能力和丰富资源,中小投资者在不具备相应优势的情况下,贸然投资问题公司股票,跟赌博没多少区别。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投资者,在投资中需务必注意三点:

1、远离问题股票。根据退市警示机制,在存在较高退市风险的股票前都冠以“*ST”,其本意就是警示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根据前面的介绍,中小投资者无论在信息优势、研究能力还是介入资源方面都非常有限,故远离问题股票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2、关注市场动向。需要注意到,我们时刻处于一个动态的市场中,关注市场的动向是一个好习惯,除了把握市场趋势(衰落行业更容易出现问题公司),一些突发事件可能也会使得某个正常的上市公司沦为存在较高退市风险的公司,如2018年7月突然报出来的“疫苗事件”,使得经营了26年的上市公司长生生物在很短的时间沦为了高退市风险的公司。作为投资者,有必要对于市场的动向密切关注,规避风险。

3、有自己的判断。市场上充斥着各类专家,良莠不齐,所以作为成熟的投资者,务必有自己的理性判断,专家的意见仅仅作为参考。对于那些号称有内幕消息、推荐具体股票的“专家”,务必特别警惕。如果真的那么准,这些所谓的“专家”,早已经自己去买了,没有必要在媒体上做公益。投资一些自己所从事或者熟悉行业的股票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最后,希望本文对大家拨开股票退市的迷雾,发掘企业的价值有所帮助。

(本文由“苏宁财富资讯”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首图来自壹图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苏宁金融研究院是苏宁金服集团旗下的大型专业研究机构,通过整合苏宁控股集团内部资源,与政府、同业、高校、智库等机构广泛合作,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于国内消费金融、贸易金融、互联网金融和产业金融等研究领域。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