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钢铁侠马斯克的未来探索,Space X估值凭何超越特斯拉?

2019/6/1 20:24:00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连续创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估值已升至333亿美元,他的另外一家公司特斯拉股价周五收盘时下跌,当前市值为328亿美元。马斯克是两家公司的最大股东兼首席执行官,持有SpaceX54%的股份,持有特斯拉20%以上的股份,这意味着SpaceX的估值已经超过特斯拉市值。


加速融资的Space X

2002年,马斯克正式投身商业航天,SpaceX破壳而出。马斯克希望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使用卫星技术提供宽带服务,他在 2015 年的一次演讲就提到:SpaceX 希望创建一个「全球通信系统」,与在太空重建一个传统的互联网相比,这样的效率则要高得多。

如今Space X已成为仅次于Uber和Airbnb的美国第三大最有价值风险投资创业公司。公开资料显示,Space X此前获得的资金主要来自硅谷知名风投公司德丰杰投资(DFJ)、Founders Fund,谷歌以及全球第四大共同基金公司富达投资。在过去10年间,SpaceX始终在为火箭、航天器等项目筹集资金,该公司的估值也一直在稳步上升。

在上周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SpaceX最新一轮融资以每股204美元的价格筹资5.36亿美元。SpaceX今年迄今已经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该公司正在加速筹集资金,以支持利用太空高速互联网向地球上任何地方提供网络服务的庞大计划。目前,这家太空公司正在展开两个雄心勃勃的资本密集型项目:一个是建设由近1.2万颗互联网卫星组成的太空网络,名为“星链”(Starlink);另一个是开发大到足以将100人送上火星的巨型火箭,名为“星际飞船”(Starship)。

筹集更多的资金,对SpaceX公司来说也是再好不过的事,他们已经开始部署的“星链”计划,由包括4425颗低轨道卫星和7518颗轨道更低的卫星在内的共近1.2万颗卫星构成,全部建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他们也需要充足的资金来保证这一计划的顺利推进,至少要到其能够部分提供服务的程度,这样其就能带来一定收入,补充发射更多卫星所需要的资金。


拉开“星链”组网序幕

2015年1月,SpaceX提出“星链”计划,旨在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星座。“星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规模大。根据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在今年4月26日批准的方案,该计划将在高度为550公里和340公里的轨道面上分别“撒上”4409颗和7518颗卫星,总数高达11927颗,而当前全球在轨工作的全部卫星不到2000颗!

按照 SpaceX 的规划,星链”组网的卫星将在距离地面 1150 公里到 1350 公里的轨道运行,轨道高度恰位于国际空间站和地球同步卫星之间,能为全球用户提供 25ms 的低延迟网络信号,比目前通讯卫星 600 ms 的延迟要提高不少。SpaceX原计划到2027年完成“星链”部署。但今年5月16日,马斯克表示,SpaceX计划加快部署“星链”,将其生产和发射速度从每年1000颗卫星提高到2000颗卫星。

如果SpaceX能够坚持这一计划,那么两年内“星链”卫星数量将超过其他在轨卫星之和。去年12月初,在代号“小卫星特快专递”的发射任务中,“猎鹰9”一箭发射64颗卫星。其中4颗卫星直接安装在二级火箭上,另外60颗则分别安放在两个“自由飞行器”上。“自由飞行器”先后从二级火箭分离,再各自释放卫星。如果仍采用“一箭60星”的发射方式,每年需要至少执行30多次类似的发射任务,而2018年整个美国的火箭发射次数仅有34次。

如此庞大的太空计划投入自然少不了!“星链”的建设成本预计耗资100亿美元。马斯克本月对记者表示,SpaceX有“足够的资金”使其星链卫星网络“达到运营水平”。马斯克相信SpaceX将是他开拓火星的关键资金来源,因为他估计星链网络的收入至少是该公司火箭发射业务收入的10倍。虽然SpaceX公司的年度发射收入估计在20亿美元左右,但马斯克认为在未来几年将达到3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去年底发布报告称,通过打造一个卫星宽带网络,Space X可能成为价值500亿美元的巨头。该机构表示,Space X公司中价值最大的部分,还是已经列出了计划、但尚未实施的卫星互联网计划。这一计划于2016年提出,计划2019年开始实施,2024年全球组网。Space X公司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发射4425颗卫星,向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耗资将超过100亿美元。虽然初期耗资巨大,但在这一计划完成之后,其投入就将大幅减少,能为SpaceX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中国的“SpaceX”在哪里?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SpaceX一次次打破航天界固有的“禁忌”,将传统观念中的“不可能”变为现实,其成功之路引来航天界广泛关注。Space X以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性能,在全球商用火箭发射市场上已经逐渐超越美国其他公司、以及欧洲和俄罗斯的对手,占据最大市场份额,而这一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2016年,有“国字号”背景的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先后成立,这两家企业分别提供“快舟”系列和“长征”系列火箭,均被视为“中国版Space X”。与体型越来越庞大、载荷能力越来越高的“长征”不同,“快舟”系列火箭主打“轻、快、便宜”,目前公布的快舟11号预计今年年初进行发射,并且一箭可搭载六颗卫星。

但以SpaceX为代表的民营航天公司的出现,却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更多人看到这个行业的潜力和民间力量如何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这本身也将是一个上万亿的产业规模。在中国,商业航天全面解冻始于2015年。当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军民融合”发展被提至国家战略层面,这让航天体制内的专业人士看到商业航天的机会。

此后在多次会议和官方发言中,鼓励商业航天有序发展成为主旋律。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进一步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根据融资情况和实际业务,国内的民营火箭企业目前可划分为两大梯队。第一梯队当属蓝箭航天、零壹空间和星际荣耀,这3家企业均已完成数轮融资,已相继发射数枚自研火箭,是这一赛道上的抢跑者。第二梯队的玩家比较多,九州云箭、星途探索、灵动飞天和翎客航天等已完成天使轮或A轮融资,但尚未真正发射火箭,公司仍处于早期的研发阶段。

不过,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私营航天公司相比,中国的民营企业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未有一家成功发射火箭,但这个市场仍然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