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这届年轻人缘何爱上“国宝”

2019/5/22 19:58:00

这届年轻人缘何爱上“国宝”

文|吴俊宇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如此形容消费文化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消费文化促使企业生产出大量具有符号意义的产品,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对有着深刻社会影响的事件,最重要的是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结构性变化、生活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

是的,消费不仅仅是个体个性的展现,也是社会生活的折射。

淘宝上故宫、汉服以及一系列国宝IP的崛起,正在阐释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些悄然变化。

年轻一代正在通过消费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并成为其传承者。

淘宝上汉服、中国本土手办、脸谱化面膜的诞生,恰恰是这种现象的缩影。

消费品与文化力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位德国人曾心情复杂地赞叹说道:“如果说好莱坞大片是美国的灵魂,那么可口可乐就是美国的燃料”。

是的,强势的消费品,往往会裹挟着强大的文化力,成为某种风潮。

好莱坞大片和可口可乐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席卷苏联和东欧。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冬日,莫斯科普希金广场,瑟瑟发抖的可口可乐公司高管内维尔·伊斯德尔亲手按下霓虹灯开关,20X40英尺的可口可乐标牌顿时点亮,人群欢呼一片。

时值柏林墙倒塌后不到三周,苏联国内的第一块霓虹灯广告就这样启动了。

这届年轻人缘何爱上“国宝”

当时,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苏联人趋之若鹜在可口可乐贩卖机前排队,就为了“尝一口自由的滋味”。

事实上,苏联人也对可乐味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这种刺激性的碳酸让寡淡无味的生活似乎注入了一丝活力,这在苏联当时几近板结的社会之中,如同一阵兴奋剂。

同样是80年代,自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开始,日本动漫就席卷中国市场。

这届年轻人缘何爱上“国宝”

此后处于巅峰时期的一批日本少年漫画陆续改编动画,之后以不同方式进入国内,从《足球小将》到《圣斗士星矢》再到《龙珠》,直接影响了一代年轻人。

直至今日,80后、90后也依旧受到这批日本漫画的影响,他们的审美趣味、生活风格可能依旧对日本有着某种亲和感。

当年中国被国外文化产品横扫的场景,很大程度上源于当时中国物质文化的匮乏。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水墨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电影长片《大闹天宫》等,都曾风行一时,但都是个例。

在上个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品还很难被IP化,商业化,当时的年轻人和青少年,自然和这些文化IP产生疏离。

国潮风席卷年轻人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文化产业快速兴起,传统文化IP也被挖掘活化,拉近了传统文化IP和年轻人的距离。

今天的互联网一代不再仅仅对漫威电影、日本动漫等国外IP如数家珍。大数据显示,他们也在淘宝上追逐中国传统文化IP,比如故宫,汉服等搜索词直线上升。例如,今年3月,淘宝上“汉服”的搜索人数超“衬衫”,汉服单月销量增幅同比高达200%。

21日,淘宝上线“国宝联萌”计划,宣布未来3年,联动淘宝卖家、平台设计师资源及生态伙伴,共同开发100+国宝IP,打造百亿级市场。

这届年轻人缘何爱上“国宝”

从IP引入、创意衍生品设计生产与销售、再到IP二次创作商品版权保护,提供全方位、全链路、全生态支持。

这种IP开发同样需要技巧。

1、中国手办崛起了。兵马俑桌面手办充满了“赛博朋克风”的现代韵味。

你可以说它像是钢铁侠,也可以说他像是高达,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产品不再像过去充满历史感,它和年轻一代的审美趣味更贴近了。

这种手办使得“御宅族”们多了另一种选择——他们可以体验一下中国自己的手办到底是什么风格。

这届年轻人缘何爱上“国宝”

2、脸谱面膜诞生了。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的,过去传统文化和生活离得太远,平时人们心中往往和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距离。

但是淘宝上出现了脸谱面膜,把传统文化和面膜这种日常消费品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长期消费、长期感知,脸谱这种表演艺术因此获得了日常接触的权利。

这届年轻人缘何爱上“国宝”

这就像很多消费文化研究中所提到的一个观点:

将众多平淡无奇的商品进行“出乎意料的并置可以“振奋人心”,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

3、大国重器也来了。从“超级工程”到“大国重器”,航母、火箭等“硬科技”,而今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张名片。

其实,军事科技从来就不乏文化消费市场,日本的“舰娘”其实也是日本军事文化二次元开发的结果,而现在,这种新型的IP开发模式已经在淘宝上兴起。

淘宝“国宝联萌”把国宝IP和当下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让悠久的千年历史文物,甚至是科技创新的大国重器变得更为鲜活,与当代生活发生紧密的关联。

文化感召力在淘宝的帮助下,一点一点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消费力——这又反过来让文化IP更具生机和活力。

商业IP与文化传承

从个人层面上看,消费本身就是和个人认同感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人消费怎样的商品,他其实是在借助商品塑造个人的外在形象,以此获取周边人的认同感。

当一个年轻人,够买中国本土手办、脸谱化面膜的时候,它实际上表明了对一种文化基因的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认同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

美国历史学家KarlGerth在《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中就提到:

美国刚刚建国时,曾经以独有的“美式消费主义”文化去刻意区分欧洲那种贵族式的消费精神,以此构建美国的民族精神。

早在20世纪初期,刚刚在中国社会诞生的消费主义文化和近代民族革命相融合,才诞生了中山装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独有消费品。

我们在日后或许可以看到更多中国本土的手办、国宝IP衍生品因此诞生。它们如同中山装一样,或许有成为潮流的潜力。

在今天,淘宝“国宝联萌”计划亦展现出中国年轻一代在文化上的自信,他们愿意更主动地去拥抱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认同者基数的扩大,必然带来文化IP的发达,或许在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中国文化输出的场景。

这种自信力将给中国年轻人注入更多神奇的因子,他们会有更强大的文化张力,也会更自觉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在这一过程中,淘宝平台上的消费文化,同样帮助他们完成了自身的建构。

----------------------------------------------

作者 | 吴俊宇 公众号 | 深几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