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一季度财险重回高增长轨道 13家企业盈利超亿元

2019/5/20 18:25:00

者:猫某人

编辑:楚客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与一季度寿险公司赚的盆满钵溢步调一致的是,财险公司也重回高增长轨道。GPLP犀牛财经按照偿付能力报告编制口径统计,2019年一季度,86家财险公司净利润大涨20%,超过107亿元。

2018年保险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保费增速低迷,投资收益下滑,两端双重承压。然而新的一年,情况似乎正在好转。从险企近期发布的一季报来看,飘红一片,可谓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2018年保险行业有点冷

根据前不久公布的2018年年报数据,86家财险公司2018年共实现净利润317.23亿元,相较2017年的415.39亿元,下降了23.63%,差了近百亿元。

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保费收入7528.26亿元,市场份额合计达到64.04%,而净利润分别为163亿、132.09亿、35.92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人保财险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最大,达到-17.31%;太保产险居中,达到-6.58%;平安产险下滑幅度最小,仅为-1.22%。

而一旦将老三家除去,其余73家财险公司将整体亏损-13.78亿元,更是惨不忍睹。

财险公司净利润骤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受去年资本市场不景气的影响,险资的投资收益下降、车险投保带来的亏损是大多数财险亏损的“罪魁祸首”。

根据GPLP犀牛财经的统计,2018年共有34家财险公司出现了亏损。长安责任保险是这批财险公司中的亏损王,总亏损额度高达14.9亿元,亏损的原因包括踩雷P2P、国资甩卖股权、偿付能力不达标、停设分支机构、切断车险及责任险外的新业务流入等多重因素。

以渤海财险为例,其2018年净亏1.12亿元,其中投资收益1.89亿元,同比下降了9.61%。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股票市场大幅调整导致二级权益资产亏损较为严重,同时存量资管产品受信用债市场波动及个别品种违约影响也导致固收类资产收益未达预期,从而导致净利润大幅减少,亏损严重。

渤海财险所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正是多数财险的真实写照。

一季度回暖几家欢喜几家愁

进入2019年,经历了持续寒冬的保险行业终于迎来了回暖的迹象。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陆续披露了保险公司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按照偿付能力报告编制口径,2019年一季度,86家财险公司净利润大涨20%,超过107亿元,这或与一季度资本市场涨幅较大,险企投资收益普遍提高有关。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

梳理86家财险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现,第一季度86家险企的净利润总计约107.07亿元。具体到各险企,各家之间的分化较为严重,一季度,共有47家财险公司盈利,合计净利约135亿元;39家财险公司亏损,合计亏损27亿元。总体来说,财险公司终于呈现出盈利多、亏损少的状态。

47家财险公司的净利润指标为正数,各险企间个体差异较为明显。盈利达1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两家,1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1家,净利润小于1亿元的财险公司最多。

大型财险公司依然优势明显,其中老三家财险公司贡献近104亿元利润,占比97%左右。具体来看,人保财险一季度净利润52.09亿元,同比下降1.94%;平安财险净利润43.23亿元,同比增速达12.53%;太保财险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增速达4.81%。另有英大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增长良好,净利润增幅均高于80%。

除上述5家财险公司外,还有8家产险公司净利超过1亿元,包括中华联合、大地财险、中原农业保险、都邦财险太平财险等。

此外,有33家财险公司一季度虽然盈利,但净利均不足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众安在线在第一季度表现十分亮眼,净利润为2.83亿元。

诚泰财险、众诚汽车保险、史带财险、瑞再企商、安盛天平、华安财险和长安责任险等7家险企实现了扭亏为盈。

相反,锦泰财险、国任保险、阳光财险、北部湾财险和天安财险等7家险企则由盈转亏。其中天安财险净亏损13.48亿元,为巨额的投资亏损所致,在所有保险公司中亏损最多,中债资信近期更是将天安财险列入了负面信用观察名单。其他35家险企亏损金额则均在1亿元以内。

不确定性犹存

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财险公司第一季度的盈利上涨得益于资本市场的“丰收”,如果去除投资收益,单纯从承保来看,财险公司仍处于亏损中,所以后三季度的营收状况不容乐观。

去年保险业投资收益下滑,主要是受A股市场下跌牵连,今年以来受资本市场回暖影响,公司的公开市场权益资产的价值明显提升,使得险资对于全年投资收益形成比较好的预期。但是受股市波动以及会计政策的影响,全年投资收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随着资金量持续增大,加之长期投资收益处于下行通道,险资的配置难度在增大,特别是存量资产到期再配置时,收益或将再次面临下行压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