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区块链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2019/5/5 14:08:00

区块链技术在2018年跌宕起伏,因此2019年筱静观察节目开篇主题是“区块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一期请到三位重量级嘉宾: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朱岩;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秘书长黄检良;北京芯际科技联合创始人、深圳同学村投资公司总经理潘友林。


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观点高屋建瓴、洞悉未来。


微信图片_20190415113702.jpg

(左 朱岩 叶筱静 黄检良 潘友林)


01

从技术开谈区块链技术的前世


区块链有多种用途,其中之一是做数字货币,比特币就是成功的首例。


比特币采用的是基于互联网的点对点(P2P:peer-to-peer)的分布式架构系统,是按照P2P协议运行的一系列节点的集合。P2P网络是指位于同一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彼此对等,各个节点共同提供网络服务,不存在任何“特殊”节点,每个网络节点以扁平(flat)的拓扑结构相互连通。相比中心化网络模型来说,在P2P网络中不存在任何服务端(server)中央化的服务。P2P网络的节点之间交互连接、协同,每个节点在对外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用网络中其他节点所提供的服务,每个节点即是服务端又是客户端。


朱岩认为,P2P网络的形态实际上不仅仅是技术实现的方式,也是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即从中心化治理转向分布式组织治理。区块链要真正的实现价值:一是要通过点对点的网络结构实现公平;二是要通过点对点的价值传输解决安全问题。互联网时代实现的是数据信息的传输,信息是可以任意复制的也是缺乏监督的,因此会出现所谓重复支出的“双花”问题。区块链技术实现的是去中介化的价值传输,它通过该机制能够建立起更加可信的价值网络,从而提升社会生产和治理的效率。


回顾区块链技术过去发展的十年时间,其基本逻辑就是使用点对点网络作为区块链网络层的通信协议,点对点的传播机制和验证机制构成了区块链网络层的基石。无论是比特币、以太坊还是超级账本的系统,它们的协议核心都是通过点对点网络的所有节点共同承担了点对点网络服务,从而实现相应的网络服务。从技术视角来说,区块链采用P2P网络拥有以下优点:去中心化、可扩展性、健壮性、隐私保护以及负债均衡。正是通过这种分布式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可以用一种高性价比的方式搭建起安全、高效和有价值的新型网络。


微信图片_20190415113711.jpg

 (嘉宾朱岩)


02

区块链的理念与实践


谈区块链技术所衍生出来的社会学以及哲学以及各自在这个领域的实践工作。


潘友林:区块链目前展现五种用途——制造加密数字货币、分布式计算加重型密码的联盟链、建构可信互联网、打通大数据、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可以匿名的自主的网络生命保护系统,未来会进入芯际社会。所谓去中心的核心是去掉中心的控制,实现超级计算中心和每个终端用户之间平等的交易和交流,形成节点自诚互信的互信价值网。因此,他联合投资参与创办北京芯际科技公司,为设想中的“芯际社会”开发基础设施Thinkey。


朱岩说:“从技术角度来说,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账本技术,其应用范畴涵盖可编程的货币系统、可信任的公证系统、基于物联网的商品追踪溯源等。这些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对所有参与者数据一致的数据库。”在中国电子政务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可信的价值已经体现出来了。目前,国内已经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照共享平台,由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电子证照区块链网络,建立起政府部门之间点对点的可信网络。在共享账本中存储公民信息和数据归集记录,基于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数据目录规则和数据隐私管理规则,解决了权责不分的问题以及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提高政务工作效率。


黄检良认为,任何一种技术的应用和开拓都需要时间周期,关键在于它的价值核心是否不可替代,而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加密分布式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朱岩认为区块链并不代表社会将完全的去中心化,中心化的优势是管理方便效率高,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去中心化的机制会带来比较沉重的计算负担。未来可能是二者并存。区块链技术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十年之后,现有的TCP/IP这样一个以DNS域名服务器为主的这样一种互联网中心化的运作机制可能会被一种分布式的区块链互联网来去取代掉。区块链技术可能会体现习总书记所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十年里区块链会在社会治理或者叫全球治理上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会极大地倒推区块链社会的到来。


三位嘉宾对技术的理解概念不完全一样,但都认为区块链技术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领域。目前已经拉开以区块链技术升级传统行业的序幕,传统大型企业、机构的信任与区块链的信任相结合,构建透明、平等、自由的市场、政府、社会体系。未来不再依靠规模、道德、法律等工具的约束构建可信第三方,从而削弱垄断性行业和机构相对于个人、小型机构的优势。未来大型企业不再完全掌握用户的数据,他们只有在被许可的情况下才能拥有相应数据的使用权。对于金融、能源、零售、不动产等行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能改变其运行模式,直接将供应者和需求者联系到一起。对于创业者和企业家来说,既要关注技术趋势,也需要把握它带来的商业内在逻辑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190415113715.jpg

 (嘉宾黄检良)


03

区块链的未来


三位嘉宾谈得兴起,集中讨论区块链的未来趋势。


朱岩认为,未来必将越来越公平越来越正义。在技术的推动下,社会越来越进步,尤其是区块链技术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新的机会和变量。当然,区块链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例如由于区块链还是基于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来运作的,只不过是分布式的而已。由于区块链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去设计的,只能局限于完成计算任务去设计IT系统,因此必定存在逻辑不全的缺陷,从而难以应对人为利用缺陷进行攻击。目前业界讨论的可信计算,也就是通过云计算和防护并存的主动免疫的新计算模式来提升安全,可能是未来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潘友林认为,芯际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人工智能之间、人工智能彼此之间用数字资产点对点公平交易的的诚信社会。区块链正是芯际社会的工具,是提纯互联网创建互信网的新技术。人类走向芯际社会的过程将催生万亿级的新型公司。百业造假,急需诚信主义。网界性本恶,区块链是恶灵的结界。区块链重新切割世界,形成互信网。


事实上,关于可信网络的讨论是目前业界对未来区块链发展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区块链的核心特点就在于通过集体维护的加密分布式网络,实现不可篡改以及可信网络的建设。它依靠工作量证明机制选取节点作为数据记录节点,而非依托传统的中心节点管理技术数据,在区块链中所有的安全性和结论都是依靠算法,而不是依靠中心机构的信任。除此之外,由于区块链上交易的隐私数据被加密,其他数据都可以共享,基于此特点,区块链目前被认为是推动互联网由不可信到可信、由传递数据到传递价值的基石。我们通常认为的不可篡改的特性,就是因为区块链中的数据在每一个节点中有一个完整的备份,通过这种结构,修改其中的任何一个数据都将导致块链无法使用,因而不可篡改。


黄检良介绍道,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是中国科协一级学会,于1978年成立,首任院长为中国社科院于光远研究员,主要的任务是研究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现已经筹建区块链分会来推动相关工作。新兴的区块链行业也需要这样的专业组织来帮助,比如区块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落地、区块链企业实践领域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结合推动区块链发展等。

微信图片_20190415114057.jpg


(嘉宾潘友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筱静观察

    总访问量:1420
    全部文章:32
视频谈话节目,立足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区块链+,每月四期高端对话。《筱静观察》2019,把握未来新财富!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