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你凭什么觉得音乐就该是免费听的?

2019/4/16 17:56:00

周杰伦,一个能影响音乐产业的男人。

去年4月1日,某音乐平台因版权到期延长周杰伦歌曲合辑付费下载时间而遭到口诛笔伐。

今年4月,周杰伦的歌曲在腾讯音乐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上推行付费收听,同样引发了诸多讨论。

一年之隔,一位歌手,不同的故事。

周杰伦,这位华语乐坛的旗帜性人物,华语乐坛的风云变幻之中自然也会影响到他。去年4月,大众对侵权平台的愤怒态度,体现了大众版权意识正在逐渐提高。而今年4月,当行业各方进一步推动音乐正版化,要求用户用真金白银为音乐付费时,大众的版权意识还会像去年一样坚定吗?

少部分反对,大部分支持。

为线上音乐付费,对免费盗版时代一路走过来的大众来说可谓是一个较“新鲜”的概念,随着周杰伦的歌转付费,网络上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声音。

部分网友认为,音乐免费收听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翻阅微博、知乎等相关话题,大部分发声的人还是坚定地站在了付费这一边。

知乎用户讨论

微博网友评论

就在开头的网易号文章下面,也依然能发现大量支持付费的言论。

网易号平台网友留言

不仅仅是上述平台。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也都已经开始试水在线音乐付费试听。

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付费视听业务

大众对于音乐付费的观点分歧,反映出部分人对音乐付费的认识还是有一些偏差。对于那些还停留在10年前的言论,这里不做过多评价,仅与大家探讨一下音乐付费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

成熟的海外音乐付费

相比国内还在为应不应该付费争论,音乐付费其实在海外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

2003年,美国唱片行业陷入集体低迷。用户听歌的渠道早已从唱片转入数字,次年开卖的iPod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乔布斯在推出iPod前看到了数字音乐的商机,他亲自去和5大唱片公司谈判,说服他们将音乐压缩成数字版并在苹果的iTunes商店出售。

毫无疑问,苹果获得了空前成功。

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商店,第一个月就卖出了300万首歌曲。只要支付99美分价格,用户就可以从5大公司的20多万首歌曲中挑选一支下载到个人电脑或iPod中。

在此之后,亚马逊、美国在线、MSN、雅虎等公司都开始涉足数字音乐业务。

付费音乐自那之后在美国逐渐成为主流商业模式。此前以打击数字音乐著称的美国唱片协会(RIAA),也将焦点也从唱片业转移到打击盗版下载与分享。有数据记载,2003年到2005年的两年里,RIAA对14000多人提起了P2P音乐分享诉讼。

RIAA的持续打击和呼吁,对付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以致于2007年上映的、与音乐毫无关联的电影《变形金刚》中,还有这样一个桥段:一位参与破解外星密码的黑客误以为自己被抓是因为从网络非法下载了数千首MP3音乐。

可以说,自2003年以后,美国的音乐付费产业正式起航。到2018年,付费订阅已经成为美国流媒体音乐收入的重要组成。

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数据显示,2018年全美流媒体音乐收入达到74亿美元,其中付费订阅收入增长高达32%,达到54亿美元。

RIAA也表示,在2018年,平均付费订阅数量(不包括限制服务)增长了42%,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5000万。平均而言,每月新增订阅量超过一百万。无论是付费体量和用户规模,可以看到,音乐付费已经成为美国流媒体市场的主流趋势。

多重因素推动音乐付费

回到国内音乐市场。出现粉丝抵制付费音乐的负面情绪,有人说国人的版权意识才刚刚苏醒,此时推出这种收费举措会不会太早?

其实不然。该举措在当下的中国音乐市场,已经迟到了。为什么这说?我们从三个层面来看。

一个是版权问题。

2010年开始,国家版权局开展打击网络盗版侵权的“剑网行动”,以促进版权产业健康发展,直到今年已经是“剑网行动”的第9年。2015年,国家版权局“最严版权令”颁布,对网络盗版进行了有力肃清,这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市场全面正版化的开始。

盗版被肃清之后,版权就成为在线音乐平台的核心支柱,甚至于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衍生出一种不合理的烧钱状态。例如网易云音乐此前为了拿下华研版权就豪掷1.7个亿,而之前阿里音乐只花了2000万。

购置版权产生的成本,在线音乐平台需要在实际业务中消化掉。一般有两种方式,付费收听以及免费但出售广告。在美国市场,包括YouTube,Vevo和免费版Spotify在内的广告支持的流媒体服务,2018年商业营收为7.6亿美元,为前者的七分之一。

二是音乐人生存现状。

对付费音乐抱有抵触情绪的用户,大多不清楚目前国内音乐人的生存现状。

2016年,一份《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显示,有68%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月收入在1万以上的音乐人,占比不到5%,收入来源主要是演出和编曲及音乐制作。

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音乐付费的回答戳中了很多人,答主列举了一些音乐人对付费音乐的看法,其中既有胡彦斌这样的知名歌手,也有无人所知的音乐作者。

胡彦斌说他不能接受音乐是免费的这件事,因为1999年的《我爱歌狂》卡带,当时只卖10块钱一张最后卖出了600多万张,音乐免费是倒退。

图片来自知乎@颜值巨人

也有音乐人指出了要害,音乐产业幕后的投入非常之大,词曲作者、录音设备、乐器等等花费也很高,但除了词曲以外还有编曲,而编曲、制作人目前是没有版税的。

在欧美,独立音乐人可以成为一个职业,而在国内只能算是一个兼职甚至是用工资养音乐。

所有音乐人的权益得到保证,不仅知名歌手也有新人,在统一付费的原则下,音乐行业才能进行正常的运作——音乐人得到经济支持,才有热情进行高质量的歌曲创作。

三是,付费音乐需要时间和对的方式。

国人并非没有为音乐付过费。从唱片、卡带时代开始,付费音乐就一直存在,胡彦斌口中的《我为歌狂》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十年前,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推行的来电彩铃,用户或者包月或者单独购买,也是付费音乐的一种形式。

举个例子,早些年在线音乐平台规模还很小时,我们今天讲的“五环外”用户怎么听歌?没电脑,只能用手机通过移动、联通下载,一首歌一块钱。

当你嘲笑《最炫民族风》土的时候,可能没想到他们的凤凰传奇是正版的,而你的陈奕迅是盗版的。

纯粹的音乐生意因为长久的免费MP3而不能做的时候,在线音乐平台也应该多想想能为用户提供哪些增值服务。

再来看看国内外在线音乐平台的收费:网易云的黑胶VIP是15元/月、虾米音乐VIP是8元/月、QQ音乐付费音乐包是7.6元/月,相比Spotify 9.99美元/月(每月约67元人民币)的价格实在低很多。

图片来自Spotify官网

2003年4月,苹果开始在iTunes上设立音乐商店,正式揭开音乐付费购买序幕。现在国内各大音乐平台在做的,其实正是苹果十几年前所做的,只是我们晚了起步而已。

那些看盗版碟长大的影迷,认为自己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而那些当年下载东风破的歌迷,是不是也欠周杰伦一个会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