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涨价成最后一根稻草,共享单车可持续运营只是个笑话

2019/4/9 20:40:00

在失去“车厘子自由”、“外卖自由”、“香椿自由”后,或许你又要接着失去“单车自由”。

换句话说,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成本都即将飙升。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非得要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三月,上演一场“涨价”大戏。

小蓝单车率先按捺不住,吹响涨价的冲锋号:在北京市实行新的计费规则,起步价由每30分钟1元更改为每15分钟1元,超出时长后每15分钟0.5元,骑行1小时为2.5元。而近段时间被多重问题缠身的摩拜单车也不让对手“专美”,同样在北京地区上调骑行价格,且价格与小蓝单车保持在同一档位。

 

至于哈啰出行,则涨价更“凶”。哈啰出行方面宣布,将从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区实施新的计费规则——骑行费每15分钟1元。这意味着,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4元。此前,哈啰单车的收费规则为每30分钟1元。

对于齐齐涨价的共享单车,各方都有自己的看法。

业界人士俨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涨价是共享单车企业的无奈之举,只有通过涨价才能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派则认为,共享单车企业是“被迫”涨价,更像是为了生存下去的唯一手段。

用户的看法或许更加简单粗暴,很多人认为价格上涨后,还不如自己买辆单车!

而面对业界人士和用户的质疑,共享单车企业抛出的理由,则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的运营”,从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笔者认为,这只是共享单车企业仍未找到合适商业模式下的最后一招而已。涨价,是共享单车企业给伤痕累累的身体再度狠狠砍了一刀。

其实,纵观整个共享单车行业从兴起——巅峰——落寞的发展轨迹,它始终都未找到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之所以短短数年就从“资本宠儿”沦为“资本黑洞”,就在于共享单车企业的生存都是围绕“圈钱”而维系的。

 

 在共享单车兴起之初,企业就画下了一张大饼——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能够占领市场并引领全民风潮,利润就会随之而来。而热钱当时也蜂拥而入,给予了共享单车行业最大的成长空间和能力。

 但遥遥无期、始终未至的盈利预言,耗尽了资本的信心,它们捂住自己的钱袋子不再给共享单车企业输血。资金链断裂后,共享单车企业的脆弱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一连串的倒闭事件不断出现。即使共享单车收取、挪用押金,也没有扭转自己的颓势。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就剩下摩拜、ofo、哈啰等几大巨头。按照常理说,应该是到了收割胜利果实的时刻。可惜,共享单车企业依然没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ofo不断被传“破产”,处境凄凉。排队退押金、推出车身广告和APP开屏广告、变卖资产、牵手理财平台、公众号卖蜂蜜等,ofo使出浑身解数去拓展营收渠道,但却依然处于风雨飘摇态势。

“卖身”给美团点评的摩拜,三个季度亏损45.5亿元,成为一个沉重包袱。

 在种种不利局面下,共享单车企业想通过涨价实现可持续运营,没有一点可能。在运营成本过高、运营效率极低的大环境下,涨价所带来的收入只是杯水车薪罢了。毕竟融到的海量投资、数以亿计的押金挥霍完都没能让共享单车企业站起来,那么纯粹的涨价自然也不可能。

事实上,涨价是共享单车企业的最后一招。如果这一招再没用,共享单车企业就将面临一败涂地的境地。始终找不到合适商业模式的共享单车行业,也该就此退出舞台了。

█ 十多年科技行业记者,TMT行业有一说一。目前已在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大鱼号、新浪看点、凤凰网、极客、知乎及品途、雪球、艾瑞等几十家平台开通专栏。转载及商务合作请加微信:nxping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