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讲情怀的韦晓亮和他的科技教育因果论

2019/3/9 9:40:00

“通用、福特这些老牌汽车公司早就在美国上市了,但一点也不妨碍特斯拉成为让资本市场为之激动的上市公司。因为它带给传统的汽车行业革命性的变化。我相信智课教育也是这样一家公司。”郑华一力说。

人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有时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三个月前的一天,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郑华一力与智课教育董事长兼CEO韦晓亮第一次见面,长谈甚欢。

曾在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工作过15年之久的郑华一力亲历了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黄金期,这让她一直以来有种隐隐的冲动:要是自己参与一家公司从创业到做大的过程,那应该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智课教育首席战略官 郑华一力

那一天,迟到了两个小时的韦晓亮打开书包,掏出电脑,情绪激昂地跟郑华一力“狂侃”智课教育是做什么的,复杂的专业术语听得她昏头晕脑。

这种被推着走的感觉让郑华一力有瞬间的抽离,事后回想,她说:“他是那种TOP级的创业者,他身上有一些很多创业者不具备的东西。”

就这样,没怎么犹豫的郑华一力接受了韦晓亮的邀请,从纳斯达克中国首代的位置“跳”到了智课教育。

01小庙与大神

一尊”大神“,一个”小庙“。“错配”中的和谐,值得玩味!

“我们太小了!”韦晓亮觉得走了五年半、估值20亿人民币的智课教育,在行业里还不算大,郑华一力这样的“大咖”加入,意味着智课教育正在发生某种气质性的变化。


三个月后的一天,智课教育正式官宣郑华一力成为其CSO的时候,笔者所见的二人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


在郑华一力心中,打动自己加入智课教育的是韦晓亮口中的“情怀”二字,人可交,事可做。

“成为能塑造人一生的教育企业。通过科技促进教育的进化,通过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这是我们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这是一整套的体系。”

工科男生的逻辑“强迫症”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让一个在资本市场里浸淫已久的人去相信“情怀”这事,听起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但郑华一力并不这么认为,“这正是智课教育的优美之处!的确,资本是残酷的,是血淋淋的,就是要看你的财务数据。可不要忘了,如果一个资本要长久赚钱,他们没有发现投资标的的软性实力,那就不是高等的资本。”

讲情怀的创业者很多,韦晓亮是能把情怀务实落地的人。做教育和做医疗一样,都是民生大计的事情,没情怀,做不了,但情怀并非空中花园。

“情怀这话要再说深一点,那就是韦总用代码来实现他的情怀,技术+人文这一套系统,让我真的感觉很兴奋。”

尽管在“同一个战壕里”不过三两月时间,韦晓亮口中的“一力”显然已经在智课教育的战略层面开始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我们会在企业发展的方向感上更明确,对自身的问题发现的更及时。一力对智课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在资本层面,业务层面她一样提出了很重要的意见和思路。”

郑华一力自带的资本光环太过亮眼,以至于外界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其加入就是为了运作智课教育上市。

“上市这事我不那么急,一力也是这么建议的。我们都认为上市应该是业务发展好了之后,水到渠成的事儿。”

韦晓亮特别向笔者强调,郑华一力是智课教育的CSO,并非CFO,资本、业务、资源的整合,都是CSO要来把控的。

“投融资固然是很重要的一块,但我希望能在运营方向、国际化扩张、各种资源对接以及公司治理方面,帮助智课教育。”郑华一力说。

02做强的逻辑

在很多投资人看来,智课教育就是下一个“好未来”。

“邦鑫老大哥也是有情怀又务实的企业家,好未来已经做到200亿美金(市值),我们差距还很大。”

相比纽交所上市、已经成为中国K-12教育培训行业领袖级企业的好未来,20亿人民币估值的智课教育的确很小,但其创始人韦晓亮的“野心却很大。

▲智课教育董事长兼CEO 韦晓亮

“我们不大,但我们很强。我们强在对内容、对产品、对技术、对服务标准,抠得很严。五年半时间的打磨,我们的服务、市场口碑确实很棒。”

韦晓亮说,他和老翟(智课教育联合创始人翟少成、USKid事业部总裁)都是非常产品思维的人,不是那么的商业化,“一讲产品逻辑,我们俩都是两眼放光的那种” 。

强是因为做得足够纵深,大是因为覆盖得够广。在教育市场领域里,韦晓亮认为还没到谁和谁抢市场的份上,因为整个市场太大了,几个巨头加起来也不过3%的市场份额。

“智课教育是一个强的公司,当然我们想要变大,跟大的公司一起变得强大。很多大的公司就像超市一样,而我们是做专卖店的。”


关于做强,韦晓亮有一套“坐标逻辑”:智课教育不贪多,就专注在5000亿消费升级的国际教育赛道上,先在3-12岁语言为核心的少儿国际教育、12岁以上语言考试和语言能力为核心的国际教育上做专,再在合适的节点上扩张。


“我喜欢把任何问题都放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上看,横纵坐标上你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不可能一个脉冲上去,只有纵坐标,那你就飘了。”

有强就有弱,有时候一家公司的长板越长,短板就会越短。弥补“基因”上的某些不足,至关重要。

创办智课教育的近六年时间里,找寻人才这件事占去了韦晓亮90%的精力,智课绝大部分的核心高管都不是通过招聘进来的,而是他一个一个地“谈”进来的。

“我跟很多人谈,都是几个月、两三年地谈。我熬产品,也很会熬人。甚至会找他们家里人来谈,邀请他加入智课教育,就是这种风格。因为靠谱的人太少了。”

在用人这事上,韦晓亮说自己特别清醒,一旦关键岗位上引进的人不对,那就很容易变成企业的血泪史,很多创业者都有过咬牙切齿的经历。

过去几年的创业,智课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但现在又到了一个升级的阶段,人力资源必须先行升级,以补短板。

“我和老翟都是像那种多年闷头思考怎么把鳗鱼饭做到极致的人,开产品会,我们连开几个通宵都没问题,但要开营销会,我们二十分钟就要挣扎了。”

不感兴趣但又很重要的事,那就要引进对这事感兴趣又专业的人来干。言语间,韦晓亮不无得意地告诉笔者,他又“熬”来了两位大咖,一位曾在世界500强公司做人力资源高管,另一位则是全球顶尖企业大学的中国区老大。

“他们可都是大平台上拥有独立办公室的高管,但他们跟我们一起来吃盒饭了。”

03杀将到B端去

2002年的时候,韦晓亮还在西安交通大学的系统工程所学习“深度学习”专业,换成今天的话,那就是“人工智能”。

彼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自己的职业、事业有什么样的关联。

后来,因为想找人帮自己把备考的资料出成书,韦晓亮跑去新东方求助,结果从未当过老师的他竟然“试讲”获得了当时新东方全国最高的评估分数。

这个“一炮成名”的结果也让韦晓亮在新东方的讲台前,一站站了九年。

“我发现我成了一部机器,不断不断地重复,这太痛苦了。我甚至可以在打盹三四秒的情况下,嘴巴不带停的,因为太熟了,熟到已经没有成长了。”

为什么不能精心研发一套专家课,让孩子先听老师安排的一个知识点,听完之后练习,练习完之后再进行测评,测评完根据结果老师针对性地辅导孩子;与此同时,再把孩子的学习行为记录到一个系统里面,一个月或者100天之后,我们再看看这个系统里面记录的孩子每分每秒是怎么学习的,结果如何?

“这其实是极其场景化、具象化的。”再后来,学“深度学习”的韦晓亮把这个“其实是极其场景化、具象化的”想法,变成了智课教育的“中央厨房”模式以及“Smart系统”。

这两个韦晓亮口中的高频词,官方的解释如下:

“中央厨房”基于云端,可以汇集师资和课程内容,将知识点切分形成关联型知识图谱;同时基于AI引擎、任务管理和个性化适应的“Smart智能教学系统”,为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线上学习方案和内容,也能为有陪伴需求的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合式教学。

2017年的时候,韦晓亮就在智课教育的高管会上提出一个叫“open+计划”,就是开放智课所有的东西给教育机构。结果,测试下来,反馈效果相当不错。

“open+其实是智课教育的一个商业模式,我可不是做公益的。”

韦晓亮说之所以很快能在行业端取得效果,就是因为在匠心和良心的打磨之下,智课教育开放给其他教育机构的东西和自己的直营学校是一样的好产品。

当然,韦翟两位创始人都是那种谨慎面对市场的产品经理型的人,所以直到2018年11月月底,智课教育才以“中央厨房”命名产品系统,正式TO B。

原本计划发展2000家B端教育机构,结果2019年第一季度还没过去,智课教育就已经交付合作了近8500家机构,还专门成立了inside事业部。

“现在,目标已经变了,我们要让1万家教育机构使用智课教育的中央厨房。”韦晓亮也坦言自己以前没怎么想过会重点发力B端,但后来想明白了一件事:既然智课教育是产品、内容、技术来驱动服务的公司,那就应该开放它。

“他在用代码来实现他的情怀,花五六年的时间、花掉大量的资金,沉下心来把这套系统做出来,在中国教育行业里几乎没有这样的人。”

郑华一力用越来越“powerful”来形容智课教育这一套系统,“也许还能有更大的颠覆,因为我们Smart系统是可以通用所有与学习这件事相关的地方,并且很快能规模化扩张,就看我们要怎么做”。

04“技术服务于服务”

“本质上,教育行业是一个服务业,它不是内容行业,不是技术行业,但它是需要由内容和技术来驱动服务的一个服务业。教育是目的,内容、技术是手段,这是我一直以来讲的因果关系。”

在智课教育迅速在B端放量8500家合作教育机构的背后,是近六年时间智课教育积累的家底以及核心团队教育行业的从业经历所构成这套知识图谱、课程和系统。

韦晓亮说,做B2B其实很难,门槛特别高,而B2B的本质在教育行业其实是B2B2C。

说门槛高,是因为要成为第一个“B”,背后的“P”(product)不可或缺,这个“P”是要N年时间打磨,才能够让中间这个“B”满意的。

“你面对的是一帮这个行业里的行家,让行家买你的东西和C端买你的东西,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你要搞明白,你是帮他赚钱,不是你赚他的钱。当你还不够好的时候,那你就是自取其辱。”

在目前智课教育合作的8500家教育机构中,难搞而严苛的集团化大客户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还有不少是上市公司。

这让韦晓亮颇为得意,“因为我们开放的产品、内容和系统真的过硬,对方能感觉到我们的底气很足” 。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带来客户需求的升级,这对教育机构而言也是一种倒逼,否则就会逐渐失去C端客户。

过往时间里,教育行业一些所谓TO B的机构,更多走的是营销路线,走的是品牌加盟的模式。所以,当智课教育杀进B端市场后,恰好迎来了B2B的井喷市场。

说回到技术,“专业出身”的韦晓亮多次在他的同名微信公众号(ID:weixiaoliang_zhike)中提到,他始终认为AI人工智能在教育这件事情上的确能发挥重大作用,而智课教育其实就是内容和技术两架引擎来驱动TO B\TO C服务的。

但韦晓亮也说他很少单纯提AI,“有一些同业说AI代替老师是未来的趋势,纯扯呢,你让孩子跟一个机器人去学一辈子试试,绝对会有人格缺陷的”。

技术能够改变一些东西,但还有很多东西是改变不了的。AI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它是协助人们提高效率、帮助人做决策和分析的,它绝对不会代替人。

“技术必须服务于服务”,这句听起来有些拗口的话是韦晓亮经常跟员工提起的。

举个例子,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后机器先批改,把基本的语法错误八九不离十地挑出来,老师再在这个基础上批改。技术服务于服务就在于,老师人工批改的时候,不用再去做重复性的修改语法错误了。

“机器没法改思想、改态度,没法判别文章是否跑题。‘古道西风瘦马’,机器只能翻译,人才能理解那个凄凉的感觉。一个老师教一个孩子,正如一个医生看一个患者一样,他传达的不只是信息,还有情感。”

05后记

在笔者与韦晓亮和郑华一力对话的最后,作为智课教育CSO的郑华一力作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


纳斯达克是一家交易所吗?其实不完全是,因为它的那套交易系统或者说交易引擎,全世界很多交易所都在用。这套交易系统上可以交易股票,也可以交易石油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外汇。智课教育的中央厨房教育引擎和纳斯达克的交易引擎道理是一样,那就是赋能。


我们曾太多太多地听到赋能这个词,但在赋能之下到底行业改变了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看得并不足够清楚。观察智课教育这样一家用科技赋能传统教育行业,同时又尊重、敬畏行业本质和规律的新兴公司,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它所带来的改变就在眼前。

至于估值,至于上市,至于是否技术至上的种种喧嚣,我们希望,在热闹散尽之后,还能看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智课教育这样的公司,因为它们就是未来教育的真正所在。

来源:一点财经(yidiancaijing)

作者:严 睿

编辑:刘 煜

版面:苏慕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