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哈啰顺风车成“夹心饼干”,频遭用户和司机吐槽

2019/3/5 7:42:00

哈啰顺风车成“夹心饼干”,频遭用户和司机吐槽


文/于斌

滴滴顺风车下线后,顺风车市场除了嘀嗒之外,并没有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能够迅速补位。哈啰出行在去年底开始探索顺风车业务,在上海、成都两个城市启动,想要趁着头部品牌退出市场的期间切入这块蛋糕。但是之前聚焦二轮出行的哈啰在项目启动初期,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让盼望有新品牌进入市场能带来更好变化的司乘两端都开启了吐槽模式。

一个并不算顺利的开局

正式上线一个多月后,哈啰的顺风车业务开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反而演变成了“夹心饼干”。不管是司机端还是用户端,都遇到了各种问题,被频繁吐槽。从订单匹配机制和服务能力,大家都有点怀念起以前的滴滴顺风车来了。

从乘客端来说,哈啰顺风车的出行体验并不高效。很多网友听闻哈啰上线顺风车业务,纷纷去下载体验,却发现打车4、5次都失败,叫车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司机接单,订单被自动取消。有些出行单子,刷新多次都无人接单,只能不断提高出价,最后在原本报价基础上加价十多元才有司机响应,最后支付的价格,其实和快车费用差不多。接单后又因为平台拨号不畅、定位不准,出现绕路等问题。而针对此问题,哈罗出行官方的回馈是,目前哈啰顺风车仍处于起步的阶段,新业务会有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算是间接承认在自身在运力上的不足,以及技术端还需要更多的升级更新。

从司机端来说,哈啰顺风车的定价过低,虽然车主是顺路出行,但是和之前滴滴大概2元/公里的定价相比,哈啰顺风车计费标准在1.4元/公里,显然低于他们的心理预期。为了吸引用户而不顾及车主,也成为车主端的吐槽点。在顺路带个人赚些油费和绕路一大圈带人送人花费的时间中衡量,显然哈啰顺风车给出的条件还不够车主们动心。更何况,哈啰顺风车上线后还出现过几次车主完成订单,乘客也完成支付后,突然取消订单的情况,车主连油钱都拿不回来,对于入驻平台长期接单就更没兴趣了。

面临3大发展难题

在司机和乘客两端都没有迅速打开局面,哈啰顺风车想要快速填补滴滴无期限下架顺风车业务造成的市场空白,还需要时间突破三大难题。

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运力和订单双向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刚刚上线,运营机制以及订单机制不完善,引起的司乘两端的不满,这个通过后续在运营和技术上的机制调整就可以做到显著的提升。一方面提高司机和乘客端的补贴,一方面优化订单匹配,在利益和体验上提升和解决。

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哈啰单车之前聚焦的业务是二轮出行,解决的问题是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在乘客端比较容易进行市场拓展,但是在司机端之前完全没有积累,需要依靠补贴或者其他途径来吸引车主注册并持续接单。不过通过补贴的方式来招揽司机和乘客,除非竞争对手不跟进,不然很容易陷入持久战。但通过目前哈啰公布要拿出3000万的补贴来刺激顺风车业务发展的规模来看,靠补贴起量显然并不是他们目前的首选。

第二是如何做到安全运营,顺风车的安全机制如何完善?毕竟滴滴已经第二次下线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滴滴在网约车出行这块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和数据,同样也基本接入了支付宝信用体系,但还是无法杜绝之前几次危机事件的发生,直到现在也没有上线顺风车业务。刚刚上线网约车业务的哈啰单车如何做到确保能够安全运营呢?这块业务如今面临着政策的逐渐收缩,监管的加强,要全面扩大业务,哈啰要做提前做好准备怎么跨过这个难关。

第三是来自竞争对手的PK,滴滴今年年初裁撤掉了一部分边缘业务,回归聚焦出行业务,在运营机制和人员结构设置上,一直在强调专注做好安全,说不定今年会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如果滴滴回归,那么刚刚起步的哈啰顺风车将会直面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全方位PK。

根据之前公布的数据,滴滴顺风车车主数量将近千万,每天滴滴平台承接完成的顺风车订单就超过200-300万单。除了纯接顺风车单的车主外,滴滴众多的快车业务司机也可以在完成一天的快车工作后顺路接单。车辆运力充分,发布的路线多,乘客自然更容易叫到车。加上滴滴经过多年的价格补贴战,已经渗透到大部分一二三四线城市。哈啰单车目前拓展业务时,在城市的选择上,还是会以自身的二轮业务渗透率比较高的城市开始,也就代表着主要以二三四线城市为主。在运力资源调配和整体订单需求上来说,暂时是不能和滴滴这样的平台竞争的。

更何况,即使在滴滴没有回归顺风车市场之前,也已经有嘀嗒顺风车、一喂顺风车等竞争对手走在前面,哈啰出行在顺风车市场要面对的竞争,其实也并不弱。相比于嘀嗒和一喂,哈啰在顺风车领域的运营经验、出行数据的积累和匹配的算法还需要时间来提升。

在滴滴顺风车业务回归之前,哈啰顺风车是否能够把握住这个关键的成长期,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于斌

    总访问量:3951661
    全部文章:439
中央国际广播电台《新财富时间》连线嘉宾,江苏电视台财经评论嘉宾,国家域名注册服务监督员,美国格理集团专家,美国格尔曼集团专家,《中国经营报》、《证券日报》、《人民网》、《法治周末》、《南方都市报》、《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等媒体采访嘉宾,研究方向:互联网、通信、手机、家电、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