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张近东两会建议背后:追求与担当

2019/3/4 19:32:00


作为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已经是张近东第17次走进“两会”。


作为“两会常客”,张近东的提案/建议经常与“标准”相关:2010年提议建立行业准入制度,让家电售后服务标准化、规范化;2015年倡导加快建设物流行业信息化,2018年建言快递行业采用绿色包装,以及2019年倡导完善包装回收体系。

 

是企业家,也是两会“人大代表”,两种身份,双重责任。在商界,“一流的企业靠标准”,在张近东的带领下,苏宁从零售连锁时代一路走来;作为有着参政议政之责的两会代表,张近东对行业标准的执着,是他作为行业、社会一线人员对相关行业以及社会发展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



在中国儒家的传统思维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扫“一屋”并不值得称道,在它之外还有对社会、对家国的责任。

 

总结张近东的建议,零售行业“规范化”与“绿色发展”贯穿其中。“苏宁要打造智慧零售的绝对领先优势,就必须将每项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做成行业标准。”如张近东所言,他正面向未来,先从苏宁自身着手,探索于行业、于社会有利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01|从实践中来


2010年,政协委员张近东在“两会”上提交《建立行业准入制度,规范家电售后服务市场》,谈到行业“标准”。

 

上一年的2009年,中国家电保有量突破40亿台,保持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家电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家电安全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热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家电行业信奉“销量为王”。加快产品周转速度,缩短产品库存周期,成为每家零售企业成功的铁律。在此背景下,降价逐渐成为各家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有效方式,后来的十几年间,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一直未曾改变。

 

逐渐下沉的利润空间,不仅将零售企业利润空间挤压殆尽,还培养着一种“内收”的价值观:企业销售的主体是产品,任何叠加其上的资源——咨询、服务、维修等,都将成为企业的负担。


用户花了钱,却买到问题产品;产品出现问题,用户无从解决——制造商与零售商相互推诿责任,各自给出诸多理由,拒绝向用户提供售后服务。整个售后行业秩序混乱,管理滞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出现 “低素质、低服务、乱收费、薄利润”的恶性循环。

 

但是,售后这样的增值服务真的是家电企业的负担吗,良好有序的售后对企业、对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此,张近东有自己的答案。1990年,他开始在南京宁海路经营一家名为 “苏宁交电”的空调专卖店。创业不久,他就斥“巨资“采购了一批电脑,并通过这批电脑摸索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管理系统,涉及送货、安装、维修、保养的全流程。

 

很快,市场印证了张近东销售观的有效。到1993年,苏宁已经实现销售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经销商。

 

鉴于当时家电售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张近东在提案中,建言家电售后服务操作规范需要经过正规培训、严格考核、严密监督,才能完成特殊服务;同时政府要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并通过监督机制,从源头规范服务,保证家电用户根本利益。

 

张近东希望通过这份提案,推动行业发展更加规范,让市场进入良性发展。

 


02|为“绿色物流”鼓与呼

 

2014年,在经济“新常态”被广泛提及时,家电行业也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挑战,虽然最终全年营收1.41万亿,同比增长10%,但整体已出现增长乏力。

 

另一项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当年的家电网购市场规模2011亿元,同比增长51%,线上渗透率突破10%。


同中国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一样,家电网购市场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在为家电市场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为整个行业和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与矛盾。


 

当零售企业的线上平台足够完善,物流能力已成为体现企业品牌价值的新窗口。互联网技术打破渠道在空间和场景的限制,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随心的购物需求,之后用户体验的优劣,集中体现在物流环节。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210万亿元,其中网购业务量已接近140亿件,增速达到48.7%。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快件国,不过零售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运营能力仍然有限,水平参差不齐。

 

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显示,用户对电商的投诉热点主要聚集在物流领域,体现在退换货物、发货迟缓、售后服务等环节。

 

身在零售领域的张近东,当时正在极力主张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并且看到了电商发展中所存在的物流难题。


“物流行业基础投资不足,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仓储拣选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需求”;“小型分散物流企业设备利用率与运输空载率倒挂”;“物流资源浪费严重”。在张近东看来,物流行业没能跟上零售企业的发展。

 

牵绊物流行业发展的,除了效率问题外,还有能耗与污染。

 

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9.7万亿元,与GDP比值为17%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高出一倍多。同时,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字,这一年全国共消耗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67亿个包装箱、114.5亿米胶带、20.1亿个内部缓冲物。

 

据了解,生产一吨纸需要砍伐17棵十年生大树,生产一吨塑料袋,需要消耗3吨以上石油。在资源消耗的同时,胶带、塑料袋以及塑料填充物,百年内无法降解,在回收、处理与再利用上存在困难。

 

站在零售行业与物流一线的张近东,作为政协委员,在2015年两会期间递交了《建立行业协同标准推动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的提案,建议龙头物流企业需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促进信息高效匹配,同时建设绿色货运配送体系,鼓励快递包装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

 

当然,“绿色物流”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此后的两会期间,在张近东提交的建议中始终有“绿色物流”。

 

比如2018年针对快递过度包装、包装的循环利用率低下、快递垃圾泛滥、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的《尽快完善法规标准,大力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行动》,今年提出的《制定循环包装国家标准,建成绿色包装回收体系》。



 03|从企业到行业

 

“鸡”与“蛋”,行业发展与行业标准的关系本应是这样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催化。但是在中国的众多互联网行业中,两者往往是单向的促进关系,先有企业以及行业发展,再有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制订、出台。

 

去年生效的电商法,正是案例之一。它出生之时,中国的实物、服务电商都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与几轮的争夺,行业格局基本奠定。同时,行业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以及行业先进案例,汇集起来,拓出行业标准与法规的雏形。

 

在这样的单向传输中,行业领先企业往往起着火车头式的拉动作用,有声有形地成为引领行业标准与规范化中的带头人。当然,这些“带头人”也并不是单纯的“慈善家”,在行业规范与标准化之下,整个行业发展空间扩大,企业的机会也更大。

 

一路将苏宁从街边小店,发展成营收2453.11亿元、净利润133.20亿元的全球500强,经过足够多的企业实践后,张近东也开始向行业播撒“标准”与“规范”的种子。



从2015年的两会开始,张近东一直致力于为“绿色物流”建言献策,重点从一开始的“建立行业协同标准”,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再到今年的“建成绿色包装回收体系”,在越来越细化与具体的建议之下,基础正是苏宁自身在“绿色物流”上不断的探索与改进。

 

2017年10月,在苏宁易购O2O购物节上,苏宁推出了“共享快递盒计划”,以可循环回收的纸盒代替常用的纸箱。2016年我国快递共使用纸箱4600万吨,假如使用这样可循环利用的纸盒,测算下来一年节省下来的树木相当于46.3个小兴安岭。此后,当年12月,其就推出了2.0版,以及“零胶纸箱”。

 

2018年,苏宁将这两个产品推向了1000个品牌,并建立了绿色产业联盟。在去年的818发布会上,苏宁物流推出了S计划,试图打造一个以物流科技为核心的行业共享平台,排在首要位置的就是绿色包装应用共享平台。

 

去年年中,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曾表示,邮政业要来一次行业绿色生产方式“大革命”,到2020年要在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3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毫无疑问,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从变了的快递盒、外卖盒到提倡不用一次性餐具可获得绿色能量,这样的“大革命”已经到来。


甚至这已经不是停留在前期的“自愿”行为,而已开始进入强制范畴,不久前生效的电商法中明确提出,“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在这场有关绿色的“大革命”中,走在前列的仍然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张近东带领下的苏宁位列其一。正如张近东曾在家电行业聚焦价格而轻视服务时提出制订售后服务标准那样,在“绿色物流”上已有几年实践后,他在这个领域仍然承担着“标准”制订推动者的角色。


 

04|结语

 

树旗子的永远是跑在前面的人。

 

无疑,在行业里,龙头企业肩负着这样“树旗子”的重任。或是一项技术标准,或是服务标准,或是生产标准,他们有义务率先探索实践并与社会共享。

 

在一项一项的标准下,在标准推动者的疾呼之下,他们也在为跑道中的同行者指引方向,为场外观看的人群明确重点。



来源:一点财经(yidiancaijing)

作者:邱   韵 

编辑:刘   煜

版面:苏慕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