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2018共享经济梦破:传统与改革的单向度战争?

2019/2/2 8:37:00

“我们发现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必须被理解、改变甚至颠覆,以便显露出它的实际面目。”于共享经济而言,2018年是一个被理解,转而又被颠覆、被抛弃之年。这一年共享经济的梦碎了一地,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网约车的宿命:“四不像”出租车? 


网约车绕不开滴滴这一市场老大。

 

2017年年底,滴滴依然高歌猛进,彼时还拟进行第16次融资,融后现金储备近120亿美元,估值超500亿美元,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2018年打头之月,滴滴IPO吹风似乎无往不利。

 

然而,画风急转直下。

 

随着滴滴空姐事件和乐清惨案接连到来,滴滴的滑铁卢也随之而至。2018年可谓滴滴求生欲望最强的一年,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这一年滴滴不伤筋动骨也要脱几层皮。

 

乐清事件之后,滴滴在产品、流程、管理、战略等各方面,迎来了一次系统性危机。产品接连整改,顺风车这一“现金牛”业务也被下线整改,截止发稿,顺风车上线时间依然无期,年前已经提上日程的IPO计划遭搁置,滴滴模式的的短板也露出水面,估值大幅缩水......

 

进入前所未有的困局,滴滴吹响“ALL in 安全”的号角。然而,在全国各地监管部门约谈,部委进驻式的调查之后,网约车监管再次来敲门。

 

2018年9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加强网约车和顺风车司机的背景核查,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实现网约车平台、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通常情况,黑车将会被处以进行至少一个月的扣押,罚款下限为1万元。

 

梅开二度,网约车监管的“悖谬”再次现身,一方是安全与合规;另一方是用户的需求不断地增加,网约车数量却逆势下滑。

 

据天风证券的报告统计,在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名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也有调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具有运营资质的车辆,不足注册数量的1%。如此,就能确保用户的安全吗?你会发现,安全的困惑是,不知道标准,合规的困惑是知道标准。在知道和不知道之间,滴滴这一新技术条件下的商业模式,已经变得泯然众人矣。

 

滴滴成为众矢之的,行业的围剿拉开序幕。

 

除了原来曹操、易到等竞争对手,哈罗出行、嘀嗒出行等顺势而为来了个“喧兵夺主”,传统汽车厂商更是跃跃欲试,2018年年底上汽集团推出“享道出行”宣布进军网约车,在这之前宝马、东风、吉利、江淮、长城、通用等国内外传统车企纷纷把目光投向网约车,希冀通过网约车这一新鲜血液脱离“苦海”。

 

然而,问问前路,网约车这一共享经济模式在何方?

 

互联网企业素以规模经济著称,若从规模来探讨网约车的对市场的垄断,这其中必然是把网约车看作是出租车的直线思维作祟。互联网其实是一种技术,网约车是利用技术本身来实现信息的透明和对称,从而解决司机和乘客的“配对”问题,让出行变得简单、方便。

 

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在技术下的创新玩法在于共享用户、共享车辆、共享生产力,推进传统出行服务的进化,省去无效的成本投入。

 

如今看来,网约车和传统出行服务有何本质区别?滴滴未来或许也只是一家大的出租车企业而已。网约车也披着共享经济的羊皮,卖着“四不像”的出租车狗肉而已。

 

共享单车大败局


“花瓶”胡玮炜于2018年12月底辞职了,“摩拜单车”更名“美团单车”的官宣随之而至。如果说,胡玮炜的大智慧在于深谙成人之美,而ofo小黄车戴维却依然倔强如初,一封“为欠的每一分钱负责,跪着也要勇敢活下去”却也止不住互联网金融大厦门前,寒风中排队退押金的长龙。

 

种种行迹,共同谱写了共享单车大败局的休止符。

 

两年前,VC还会为一个美好的故事买单。

 

2016年4月,大街小巷刮起一阵“橙色风暴”之后,同年10月,小黄车也迫不及待地冲出校园,突进共享单车的暴风中心。共享单车成为那些年寂寞资本下的当红炸子鸡,资本的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从2016年的8、9月份的B轮融资开始,ofo和摩拜二者的融资步伐,几乎是前脚进,后脚跟的节奏。B、B+轮之后,几乎相隔不到一个月,C轮和C+轮融资又尘埃落定,在短短八九个月的时间里,ofo和摩拜的已经完成E轮融资,双方累计融资超20亿美元,各自在超百亿元资金的加持下,拼了命书写共享单车的神话。

 

在用资本说话的赛道中,拉开军备竞赛的“橙黄”两家迅速成为第一舰队,几乎占尽90%以上的资金。据地歌网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共享单车第三梯队近70家车企。而仅有优拜单车、一步单车、由你单车等12家企业获得过融资,金额合计不足12亿元。严格来讲,共享单车是资本拱起来的赛道。

 

然而,行业并不缺乏勇者,小蓝单车、小鸣单车、哈罗单车等第二梯队的选手似乎毫不畏惧,它们依然卯足劲欲杀出一片天。

 

虽然,勇气可嘉,不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得不到资本眷顾的梯队,唯一的出路也只有死亡。

 

2017年7月,小鸣单车在广东通报破产,成为共享单车首个破产案例。其实,风口已过,资本不再犯二,城市容量天花板显现等,共享单车死亡魔咒早已蔓延。

 

2017年,2月,卡拉单车上线20天因“丟车”死;6月,悟空单车因”单车被偷光”死;半个月后,3Vbike“资金花光”死;酷骑单车在7月出现“资金压力”死……

 

中消协调查发现,截至2018年1月, 70 家共享单车平台中有 34 家倒闭。至始至终,共享单车并没有完整的商业模式,挂着互联网企业、共享经济之名,ofo、摩拜的竞争逻辑路线依然清晰,在最短的时间内,铺最多的车,获得最多的用户......

 

繁华落尽,一地鸡毛。

 

为资本唏嘘之时,共享单车坟场的画面一帧一帧出现。共享经济的创新对实体经济算不算一种祸害?

 

订单来了,钢铁厂有活了,车厂复工,工人拿到薪酬,商场有了客户,税收有了保证,GDP有了增长动力......

 

鼎盛时期的摩拜和ofo拿了高达40亿美元的融资,足够投放5000万辆共享单车,据相关计算,如果全部报废相当于十几艘航母的结构钢总量。当爱玛、富士达、飞鸽这些厂商曾经开足马力来满足摩拜和ofo的订单之时,也应该想到订单消失那一刻,时至今日,谜底揭晓,无一荣光。

 

与其说,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先锋,不若说是资本蠢蠢欲动下的一场小范围试错,上演的是中国式创业的疯狂。

 

共享汽车溃败


同样是在寒风中,ofo北京总部排队退押金的画面,真实的写照在共享汽车商途歌上,其办公室门口退押金的用户也开始躁动起来了。

 

2018年10月,共享汽车途歌还宣布了千万级美元B2轮融资。在其累计融资额超5亿元的利好消息下,短短两个月,途歌的名声便不行了。据媒体计算,在途歌运营的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中,注册用户已接近200万人。假设以接近200万的注册用户计算,每天只能保证退款15人,那么全部完成退款则需要约365年。

 

共享汽车的溃败看得见。

 

作为早期入局者的友友用车,在2017年3月宣布停运;2017年10月,共享汽车EZZY正式宣布终止服务,进入清算阶段;2017年11月,天津红极一时的共享汽车 “SHAREN GO”被曝跑路;2018年5月到6月间,麻瓜出行和中冠共享汽车也相继退出市场。从2018年上半年就被曝出用户押金难退的途歌,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到今年,

 

而自此之前,美团就在四川上线的汽车分时租赁业务被关掉。更早入局的滴滴,2017年9月在上海、武汉、程度三地上线的滴滴分分租业务,也没有更多进展。

 

共享汽车何以能成?汽车本身的投入就大,且又是重模式,不但,汽车租赁费用占很大一部分外,还需要支付包括汽车维护、停车费、章款费以及运维人工等成本,仅仅依靠押金和用户的使用费用来获得价差,没有大量的资金持续投入,这一行是没法干下去的。

 

与共享单车相似,大潮退去后,留下的是数以千万计的“无处安放”的躯壳,以及被拖累的用户、供应商、地勤人员等。

 

回望这些共享经济的产物,他们恰好在“风口荒”拐点适时出现,并且提供了巨头们所需的线下流量入口,投资者们渴望在其身上复刻O2O和网约车的成功经验,用资本迅速催熟了一个个庞然大物。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共享经济的梦再次坍塌。

 

共享充电宝:存在即合理?


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以“电”命名的充电宝项目平均两天就冒出一个,赛道项目数量一个月增加了22个,参投机构40家,40天融资12亿。然而,截至2019年,共享充电宝也仅有怪兽、小电科技、来电科技、街电等头部企业在活跃了。

 

回眸这一历程,即使王公子都摆出吃翔的架势来了,也没办法阻挡这一赛道的狂热。

 

不过,资本再狂野,也有到顶时。从2016 年到2017年,共享充电宝过半数集中在天使轮及以前,23%左右处于A轮。B轮仅小电一家,融资金额3. 5 亿元。另外还有一起并购,聚美优品以 3 亿元完成对街电的收购,占股约60%。

 

从赛道形成到开始坍塌,也不过两年光景。

 

成立于2015年的乐电,与2017年11月宣告倒闭。乐电的死亡也触发了行业的多米骨牌效应,已有小宝充电、河马充电被爆出局,甚至“明星企业”Hi电也出现员工遭遇劝退并维权的状况。在风口之时,美团点评还在推进共享充电业务,不到两个月,在试运营阶段的项目就被宣布停运。

 

共享充电宝本就是低频、回本能力不足的硬伤。以乐电为例,乐电共计有2000个充电宝投向市场,硬件成本共计8万元,50元押金意味着需要有1600个充电宝租出方可回本,使用率需要保持在80%左右。

 

事实上,除了乐电之外,市面上大部分移动式共享充电宝的押金在100元左右,因此使用率达到40%即可回本。然而对比共享充电宝实际的市场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使用率想要保持在40%仍然比较困难。

 

如果在供应链上没有优势,在资本上没有积累,这门生意还是不好维续的。即便是头部玩家,也要有大腿可以抱。共享充电宝模式之所以依然存在,关键之关键在于对场景的抢占,通过硬件来触达用户,然而,没有规模就没有故事可讲。

 

在这条赛道行,资本又来了一次“弄权”。

 

单向度


在共享概念的催化下,各种场景上的共享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共享办公在这一年,特别是资本寒冬中反而见到了不少起色。除此之外,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花样百出的噱头。

 

比如共享雨伞,2017年,OTO共享雨伞在上海投放首批 100 把共享雨伞,免押金、免付费、不设密码锁,投放当天,雨伞全部消失。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东莞、杭州、南昌等多个城市。


比如共享按摩椅,2017年国内已有摩摩哒、乐摩吧等十余家企业进军共享按摩椅市场,健康养生领域的碎片化消费呈蔓延之势。

 

和共享按摩椅一样,很多大型商超、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的共享KTV,也常常被路人当成休息、吃饭、聊天的场所。更有甚者连共享女友都出来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共享单车退却的大潮中,共享童车、共享衣柜等小打小闹的共享租赁也开始凉凉。

 

“在中国很多好的模式,走着走着就会变样。”一位投资人感叹。

 

2018年是共享经济大败局之年。改变传统打车方式的网约车,满足3公里里出行的共享单车,走到最后已经不是共享经济原来的样子。一方面,在资本的狂热下,他们被迅速催熟,潮水退却短板即刻出现;另一方面,在技术端的碾压下,创新带来的阵痛已经看到。

 

2018的共享经济也是一场传统大于改革的单向度战争。网约车之死能够看到这一角逐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笑到最后的人都走向理性,回归到商业本质本身。

 

在启动一个共享经济模式的初创公司时,第一,一开始要让自己的供给、需求平衡起来。有时烧钱太多了,包括提供了大量代金券来创造需求,可能什么也收获不到,你必须将服务质量提升起来才行。而这需要在公司初创早期就要着手去做,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体验很重要,而且这与平台积累到一定规模是相关的。在你的平台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很多原因会导致你失败,而平台一旦搭建起来,你的客户会对你很有兴趣,他们愿意更多地来体验。

 

共享经济的鼻祖蔡斯认为,传统和创新彼此融合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传统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和资产开放来应对变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IT老友记

    总访问量:2365102
    全部文章:928
用极简主义做行业扫描,以财经视角出原创深度。恶弃善从坚守底线立商业思维,嬉笑怒骂不拘一格做靠谱文章。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