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腾讯优图的2018,刷脸支付推动腾讯ToB化

2019/1/7 10:12:00

2018年的AI产业可谓波澜丛生,人工智能开始深入各行各业,AI落地潮空前火热。而腾讯优图实验室在今年的落地潮中表现则尤为亮眼。

早在2016年10月,马云便在阿里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新零售”概念,使得还在为线上流量增长瓶颈焦虑的众多巨头们终于意识到了线下场景的价值。

而腾讯优图的2018,正是完美契合了“新零售”概念向刷脸支付发力的一年。

腾讯优图成立于2012年,隶属于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SNG),专注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业务落地,是腾讯的三大人工智能实验室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AI Lab和微信AI团队)。腾讯优图的技术研究以“计算机视觉AI”为基础,通过腾讯云及“腾讯优图开放平台”对外输出团队核心的技术能力,建立AI云生态, 着力成为腾讯云与智慧事业群的底层支撑,带动行业的智能化变革。

其实验室总监吴永坚透露,优图实验室在2018年有三大重点主攻方向,分别是:核身、安防与智慧零售、软硬件一体化。

我们在此重点来谈腾讯优图发力刷脸支付对发展新零售和智慧城市的意义。

为追求一个通用、灵活和高质量输出的人脸处理网络,腾讯优图在学习Style-Bank可替换风格转移层的启发提出了一个 Facelet-Bank 框架,该框架该框架很灵活,可以用不同的中层网络(称为 Facelet)来对不同的人脸属性处理操作建模,在智能新零售中,其线下场景应用方案构成大致如下:

在商场、门店入口安装的摄像头可在顾客进入时通过人脸识别确定会员和回头客身份,顾客无需出示会员凭证即可完成身份验证,与此同时店内服务人员便能够第一时间获取进店会员、回头客的身份信息从而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而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

具体而言,这一方案即是将对人、货、场多维图像信息的识别技术植入进摄像头终端,通过其云平台的客流统计功能来帮助门店从性别、年龄、表情、新老顾客、滞留时长等维度建立到店顾客画像。再结合门店成单转化率数据,为管理者呈现门店最真实的经营状况,也可为不同类型的门店运营提供决策依据。

但我们也不免提出质疑:在移动支付已经十分便捷的前提下,刷脸支付真的有必要吗?

实际上,刷脸支付恰好解决了移动支付的痛点,并延伸出支付以外的功能。第一,移动支付完全依赖设备。扫码支付和指纹支付都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通过手机预先录入指纹再来继续核验,依赖于手机、POS机等智能硬件,而扫脸支付可以解放设备,在任何支持刷脸支付的收银机、无人售货机甚至自助点餐机上自动完成支付;

第二,刷脸支付省略简化了操作步骤。对于老人和小孩群体,打开APP——对准二维码扫描——输入密码这类步骤过于繁琐。但刷脸支付却无此难题,除了第一次使用需要输入手机号码来验证,通过刷脸支付收银机一扫描即可1秒完成支付,实现了科技的普遍适用性;

第三,刷脸支付具有更高的效率。不到10秒就能完成人脸识别和验证支付,不仅加快了智慧零售的收款速度,大大缓解消费客流,也为顾客带来了更好的购物体验,目前,肯德基、家乐福、卜蜂莲花等餐厅和商超已开始使用刷脸支付。人脸识别门禁和刷脸支付的组合应用,让无人便利店的真正落地得以实现,有些便利店甚至可以根据人脸的表情来识别顾客的情绪和对商品的喜恶;

第四,刷脸支付能更好地了解顾客。传统的商业零售,顾客付款后便与商店再无更多互动。而刷脸支付依靠人脸识别来分辨不同的顾客,能够帮助线下实体店统计客流和分析顾客消费行为,描绘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也能优化和调整商品供应配置,并有效降低商店被盗风险。

在即将到来的新零售智能科技时代,商场应该借势做好消费数据和客流数据分析,针对性地进行营销。通过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和客流统计分析,满足消费者不同体验需求,腾讯优图发力刷脸支付,为即将到来的全新智慧零售模式注入了强大动能。

不仅如此,优图AI技术如今还广泛应用在金融、鉴黄、安防、医疗等领域,和微信支付、微视、QQ音乐、全民K歌、腾讯觅影等明星产品合作,并且还与福建公安厅、顺丰等多家政企客户合作。加速人工智能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显然已经成为多个产业走上转型之路的必然选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倪卫涛

    总访问量:44443
    全部文章:109
新商业三部曲(《媒体+时代:开启未来新商业的秘密》、《网红是怎样炼成的(案例版)》、《互联网+风口》)作者,微信公众号:倪卫涛频道,个人微信:ok209938.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