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周前,笔者所在的一个媒体群群主扔出一个福利消息:人民日报旗下正在试运营自己的内容平台——“人民号”,并推荐了对接入驻的小伙伴。
入驻后发现了一个奇怪想象:百家号和人民号竟然后台是打通的!也就是说,发布在人民号的文章可以同步到百家号。党媒与互联网巨头的这种合作模式让我一度好奇。
直到11日,百度与人民日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内容、产品和技术层面共同探索媒体新生态的消息,让这种模式下的双方心思逐渐浮出了水面。
双剑合璧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均进入思“变”期
透过这次有风向标指向的联姻背后,折射了新形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内容平台均试图思“变”的心路历程。
传统媒体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在新市场运作空间和盈利显然必须有新的生存逻辑。从受众的视角上看,已有这么几个市场假设前提发生了变化:
1.从“书籍文化”到“屏幕文化”。在1440年古腾堡发明印刷机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得益于书籍、报刊等印刷物带来的精神养分。而如今受众已“潜移默化”地将屏幕文化视作现时一切文化形式的主宰者;2.从“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信息噪声泛滥的年代,受众俨然需要的不再是强调5W要素的全面、以及所谓的“倒金字塔”模式的翔实信息,而是短而快的“发生了什么”的信息;3.从“要读”到“在读”。新媒介时代的受众身上,他们不是“要读”,而是希望时时保持“在读”的便捷式在线状态。
这三个变化直接影响的结果就是,传统纸媒作为阅读入口的优势正在被剥夺,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必须推倒重来。
而对于新媒体而言,实现了“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直播”的内容载体升级后,内容质量的升级显然还在路上。以今日头条系产品为代表,今年出现的几次“水逆”事件正是在此处跌了重跟头,平台遭遇管制。围绕算法选择,加之对于流量为王的追崇,势必让平台内容走向“媚俗化”的歧路。
这也让很多内容平台也不得不慎重思考:到底应当倡导什么样的内容?让内容不被流量、点击率等绑架,并做到既叫好又叫座。
权威优质内容+技术驱动,百度的生态卡位战
在商业世界里,任何牵手结合往往是一场双赢,意味着两方将彼此优势力量互相渗透,并同时补齐各自“木桶上的那块短板”。百度与人民日报此次强强联合也同样如此。如果将视野再放开阔一些,以走在数字发展前列的《纽约时报》为例,其转型方法之一,正是与互联网巨头Facebook合作实现双方的互赢。
人民日报可以发挥权威媒体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并用用主流价值纾解新媒体的“流量焦虑”和“算法焦虑”,百度则将为移动传播聚合平台“人民号”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思“变”中的双方,显然是皆大欢喜。
具体拆解开来,人民日报选中与百度合作,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看中的是简单“搜+推”的模式背后,百度复杂算法逻辑下呈现的技术实力。
对于这信息流这块奶酪,不止百度,今日头条、微博、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的资讯类客户端都试图切割,通过重点布局信息流留存用户注意力。但如何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融入到用户所接受的信息当中成为很多移动端产品思忖的问题。
百度AI技术实力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基于搜索形成天然的大数据优势成就了百度智能大脑,从而可以用“人找信息+信息找人”的方式来把用户真实需求的内容进行定向智能推荐。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保障内容质量之余还实现高效分发。
再者,百度正在构建的更具战斗力的内容生态“航空母舰”。
2017年剥离百度游戏、百度外卖等非核心业务,专注人工智能和无人车领域布局。而几乎同期,百度开始发力构建的“搜索+信息流”双引擎,一种新型的信息聚合与检索形式形态。这直接推动了百度内容生态的壮大。百度的内容生态,一言蔽之,其实是一幅“手百+信息流+百家号+联盟+知识体系+其它”的生态图谱。
当然,百度内容生态还不仅仅止步于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贴吧、百度搜索、百家号等自身优质内容的沉淀。百度PC内容生态(包括百度知道、百度文库、贴吧等)和移动内容生态倘若无缝隙联动起来,无疑会让百度更充满爆发力。
最后,不断加入的新内容形态将为传统媒体多维报道提供新思路。
比如打开百度APP可以发现,界面首页推荐、视频等频道分类明确。另外,百家号的内容原创者涨至120万,爱奇艺、百度视频、好看视频组成了视频生态联盟,而在微博和今日头条正在大力推进的直播、问答、UGC等业务上,百度显然还有更多的施展空间……这些业务的整合与协同,将会是百度内容生态未来的重点。
随着双方合作进入更亲密阶段,这些也将为传统媒体突破平面化、单向的传播,实现多维度报道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借鉴。
综合看来,人民日报其实为自己选择一个兼顾内容与技术实力的合作平台。从李彦宏亲自出席“人民号”发布仪式,也可以看出百度方面对于此次合作的重视程度。选择权威优质内容+技术驱动,百度正在为自己的内容生态卡位战提前布局一枚枚棋子。
平台头部效应愈加明显,内容创作进入精耕期
新媒体内容平台领域,借助个性化推荐,有今日头条先品尝了甜头。但随着百度+人民日报等实力选手“打团战”入场,马太效应将成内容产业第一定律,大平台的头部效应未来将越来越明显。据了解,除了人民日报这个合作者,百家号此前与新华社、北京日报社、澎湃新闻、新京报等媒体机构达成深度合作。
百度+人民人报的此次牵手也在启迪着各大内容平台——类似今日头条等单纯Kill Time(消磨时间)的快餐式内容,一味通过驾驭技术算法“喂养”投读者所好的内容生产方式将成为过去式,只有有价值的内容,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流量。有价值内容依旧是资讯平台未来的角斗场,而非只强调点击量的个性化推荐产品可比拟的。
当然,对于像笔者这样入驻平台的内容创作者而言也带来一场龙卷风式的变革。基于百家号和人民号双方账号的打通,将助力创作者实现一个内容在两个平台分发并产生双重收益的效果,多样化的创作者收益渠道,首先为优质作者赋予更多的变现方式。
同时也预示着,仅靠标题党拼10w+的自媒体将成为过去式。内容创作将结束早期盲目、无序的蛮荒时代,逐渐步入由重“量”转向重“质”的精耕阶段。
——————————
王小琉(个人微信wangxiaoliu203406),微信公号“王小琉”。科技专栏作者,前中央媒体人。
智能硬件体验者;IT&科技领域观察者、记录者、评论者